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廖錦興,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博士。

廖博士於90年代在香港創業,為工程塑料及特殊聚合物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網絡遍佈香港及內地多個省市。2009年獲選為香港青年工業家,現為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並擔任多項公職,於2018年獲頒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

05/02/2021 11:35

《青工俠說-廖錦興》香港製造業的前景

  香港製造業曾有著輝煌的歷史,從開埠以來都在亞洲地區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善用港口優勢為進出口貿易帶來豐厚的利潤,製造業乘內地改革開放的機遇建立加工經濟的營商模式,並將生產線往內地北移。如此,港商避開了香港高昂的生產成本,造就金融服務和旅遊業等成為香港主要收入來源,因此製造業在政府眼中已成為二三線產業,同時在欠缺政策支援下,工業界的發展只能單打獨鬥。當前,工業界更要面對來自區內的強烈競爭,因而陷於苦戰。近年工業界提出再工業化以應對未來發展,並獲得政府支持,究竟各方面的持分者對香港再工業化有多大期望?香港製造業的前景如何?應該走向那發展模式?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委託香港大學進行一項題為《香港製造》的研究,目的是因應香港、內地和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發展,以及營商環境和市場的改變,以瞭解港企目前面對的挑戰及應對策略,探討香港工業的發展面貌和潛在出路,也為再工業化定位。研究方法包括利用大數據分析、問卷調查及焦點小組討論方式進行。根據資料顯示,在2016年在內地的港資製造企業約為4﹒6萬間,其生產線大多位於廣東省(48%),其次是江蘇省(15%)。報告估算在2018年港資企業在內地創造了約五千億港元的產值,相當於該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17﹒6%。在珠三角的港資製造企業以中小企為主,而5000萬營業額以下的中小企佔55%,同時調查結果發現中小企有續漸退出市場的現象,估計與內地企業崛起影響競爭力有關

  多年來港企都以加工出口為主要營運模式,但是面對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嚴重影響經濟,鎖國封城措施亦大幅減低歐美國家進口商品數量,港企必須要有化危為機的能力。工總在這中期研究報告中提出了四項策略建議:一)中國+1:海外設廠以控制成本及分散風險,東盟巿場成首選;二)市場定位:中小企爭取開拓生產鏈上下游服務,進入內銷、東盟巿場成主流;三)升級轉型:投放資源,竭力創新升級,令企業轉型增值;四)香港本地製造:將核心技術、產品研發、高端技術等工序回流香港。

  香港乃彈丸之地,要保持競爭力必定要有方法也要有能力,工總的策略建議或許不是每間港企都適合(尤其是中小企業),我認為港企在法治制度、理事效率、執行力度和靈活彈性等軟實力上是成功要素。《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當然顧問 廖錦興》

全新etnet健康網購,送你【健骨維他命D3(1000IU)】乙樽(價值$108)► 立即行動!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