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盧穗欣先生於金融界累積了21年經驗。於2014年加盟東亞聯豐投資前,他為中信建投(國際)的執行董事,負責亞洲區整體資產管理業務。在此之前,盧先生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的執行董事,專責投資者關係及公司投資基金平台的銷售及市場推廣。此前,盧先生於大和資本市場(前身為比聯金融產品)任職9年擔任執行董事,負責不同範疇包括亞洲的互惠基金、結構性產品,衍生工具及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產品開發,銷售及市場推廣。於大和資本市場之前,他為德意志資產管理的區域銷售經理,負責發展亞洲區基金分銷業務。盧先生於1995年在渣打銀行開展其事業。盧先生取得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24/05/2021 16:21

《宏觀理財-冼健岷》經濟不景,謹記兩大理財法則

  理財向來重要,尤其是在經濟不景的時候;坊間就有兩大法則備受推崇,分別是631法則,以及100法則。
  先說631法則,簡單而言,就是將月薪的60%、30%、10%,分別用於應付現時、未來及未知的需要上。所謂現時的需要,即是日常生活使費,包括衣、食、住、行、娛樂等;當中,「住」相信是佔比最重的一環,隨時佔去這60%的一半甚至更多,因此,應多花時間在這一環的規劃上。
 
*建立短中長期儲備*

  至於未來的需要,即是為了短期緊急應用,以及為了中長期實現人生不同階段或目標,例如置業、結婚、生小朋友,以至退休所作出的儲備。前者作為收入突然減少甚至失去工作的安全網,在太平盛世的日子,金額也需要相當於3至6個月月薪,然而,在現今人浮於事,失業率上升至7﹒2%的2004年以來最高的環境下,撥出6個月月薪作為儲備已是最基本——以6個月月薪計,用作維持本來投入60%收入的生活,便能維持10個月時間。
  至於後者,假設一個大學生22歲畢業開始工作,至65歲退休,期間一直將30%用於儲蓄,儲了43年,若要用作維持本來投入60%收入的生活,不計通脹的影響,只能維持21﹒5年時間,即是86﹒5歲,而港人卻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長者——2019年香港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8﹒13歲及82﹒34歲。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例子只計及維持退休後生活的儲備,並未計及人生其他階段的花費。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第一,投入30%收入應付未來需要,已是最低比例,為未來作更好打算,此比例愈高愈好;第二,只靠儲蓄,並不足夠,一定要投資,從而享受複式效應,以年均回報率4%計,約18年本金便能翻倍。

*謹守「隨齡降險」原則*

  說到投資,則不得不提另一條法則--100法則,意思是將100減去目前年齡,就是投放於高風險資產的比例。例如現年25歲,便適合將75%資產投放於高風險資產;35歲,便放65%;45歲,便放55%,隨齡降險,概念與強積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相似。
  不過,根據100法則,到65歲,投放於高風險資產的比例,仍高達35%,到75歲,還可達25%;反觀DIS,在65歲後,投放於較高風險資產的比例,已降至20%。
  至於何謂高風險資產,市場普遍解讀為股票,但其實很多投資產品的波幅也極高,比股票尤甚,例如衍生工具(包括期指、期權、牛熊證等)、商品,以至加密貨幣等,此等極高風險資產佔比不宜太高,同樣需要謹守「隨齡降險」的原則。
  事實上,有些風險,並非個人可以預計與承擔,不如轉嫁到保險公司身上,此之所以631法則中,有10%收入投放到保險產品,以應付未知的疾病與意外。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冼健岷》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道教符箓解析:符咒能醫百病可驅鬼?功效、製作、用法、顏色代表咩?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