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梁崇讓,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現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從事證券及期貨工作近45年,擔任金融公司責任董事及負責人員逾40年,同時擁有外匯業和金銀業的業務經驗,曾任香港期貨交易所市場委員會委員,現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

梁對金融、證券及期貨業的監管、運作、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經驗和見解。自2004年開始,分別為《東方日報》、《經濟通》、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會刊,撰寫文章超過1,000篇,內容涉及金融政策和經濟問題,對中港政策和制度以及市場的變化有個人獨特見解。

曾任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副理事長、副會長、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導師、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證券及期貨持續培訓課程導師,也經常舉辦講座和投資課程,為從業員進行持續培訓課程。

27/04/2023 10:47

《行內行外-梁崇讓》美元霸權將隨世界變局而褪色

  香港一直號稱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超級聯繫人的美名,早於1983年因政治和經濟因素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宣布與美元掛勾,並訂以港元7.75至7.85港元兌換1美元,並以100%的外匯儲備作為保證,在匯率不正常的情況下,香港金融管理局便會出手干預聯繫匯率,以確保波動範圍以維持匯率的穩定。
  97回歸後,特區政府並沒有改變聯繫匯率制度,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聯繫匯率制度更抵禦了外來的衝擊,聯繫匯率制度確實為香港帶來了多年經濟穩定和繁榮發展,也確是成功令香港渡過了多次經濟和金融危機。因此特區官員們都常用一句「行之有效」作為慣用語,以捍衛聯繫匯率制度,也一直強調無意改變這制度。不過自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逐漸提升,中美博弈日漸加劇,俄烏戰爭引致俄羅斯資產被西方凍結,美國又禁止俄國使用美元結算系統,迫使俄國宣布與各國的能源交易以盧布結算,這令各國「去美元化」的步伐加速,也是百年的一次大變局,可見美元在全球或世界舞台上的價值已不是一成不變了。
 
*各國「去美元化」步伐加速*
 
  本工會「行內行外」文章並非馬後炮,早已多次提及中美意識形態之爭應以「開弓沒有回頭箭」來形容,從中美近期的唇槍舌劍和雙方在台海問題的糾紛,筆者意識到自港版國安法立法後,美國在港分裂國家的活動明顯減退,只能更積極地在台灣部署分裂中國的活動,而面對中國積極的外交政策,美國總統拜登也只好到處外訪爭取盟友,但這也阻擋不了美元疲弱的趨勢。大家可以想想若干年後,特區政府還會堅持港元單與美元掛勾嗎?
  筆者記得很早已提出了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人民幣成為全球流通貨幣,那香港民眾較願意手持人民幣還是港元呢?到時港元還有沒有存在的需要?筆者並非危言聳聽,只因這問題的答案遲早也要釋疑!日前有分析員指出,雖然美國經濟是否步入衰退仍是言之過早,但各國逐步「去美元」化已成趨勢,美元走弱,美債和美元資產都會被減持,著名對沖基金經理德魯肯米勤和富豪馬斯克同時看淡美元出和指出「去美元化」有加速的危機,連美國財長耶倫也承認,實施與美元有關的制裁措施會帶來風險,長遠而言或破壞美元的主導地位。
  據美國銀行分析,在美國預算赤字飆升、主權債務上限臨近、債務違約機率上升、銀行業危機損害美元避險貨幣地位、「去美元化」的浪潮和各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影響下,美元已經開啟了新一輪熊市,長遠而言將下跌20%。如真是這樣,與美元掛勾的港元和手持這麼多美元資產的香港特區會如何應對?當然以美國現時的政經實力,人民幣國際化和「去美元化」也不會是三朝兩夕便可到位的事,總要有一個過程和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特區政府會有何想法?做法?目前香港是中國人民幣離岸中心,也是協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城市,在互聯互通機制和發行人民幣債券產品的交易下,如何減少完全對美元的依賴或逐漸減少與美元掛勾的比例,是否值得深思研究?相信這又要找些學者和專家來解說和評論了!
  雖然這種說法、構思或做法必引起市場波動,但總不能避而不談和不面對啊!現時有報導指中國不斷減持美元資產和對美元的依賴,除了減持美債已創13年來最低的倉位外,有消息指中國某些對外的貸款以美元借出,可算是發美元債,但卻要求借方以人民幣作為償還貸款的結算貨幣或以貨物商品對沖,這種手法其實已是變相減持美債。
 
*環球經濟重心東移*
 
  此外近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結算貨幣,有部分國家已逐漸改以人民幣或本幣作為結算貨幣,這也是減少對美元的依賴,目前環球經濟重心正向東移,全球生產總值(GDP)約有一半來自亞洲市場,加上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比例超過60%,在經濟發展和增長下,消費力的增長也成正比,這正是「東升西降」徵兆,也許是導致美元主導地位減退原因之一嗎?至於一直以「行之有效」作為聯繫匯率制度口頭禪的香港特區政府,有沒有長遠的部署?筆者不是政府官員,又沒有內幕消息,自然不知道啊!現時環球政經局勢不穩定,美債和美元是否繼續被他國減持?仍要觀察年底的數據和走勢,這也會直接影響投資市場的勢頭。
  回說香港股票市場,近期內地科技或新經濟股不斷被外資基金或投資者減持,騰訊(00700)和美團(03690)被騰訊大股東Naspers減持,巴菲特旗下基金繼續減持比亞迪(01211),軟銀則減持阿里巴巴(09988)和商湯(00020)等等,現傳出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再簽署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投資,這是否引致投資者更不敢看好這類內地企業的前景呢?還有雖然內地首季經濟增長勝預期,但房地產投資仍然錄得負增長,內地房地產企業資金周轉仍出現困難,需要繼續在市場融資 ,連國企越秀地產(00123)也大折讓供股,這令港股添加不明朗的因素,大市短期因此而受壓,更跌穿20000點水平和下試250天均線,可見政治市的震盪比經濟來得更兇,看走勢壞消息似乎還有待時間消化了。 
 
  後記:法國政府為了防止養老金赤字繼續擴大,強制通過退休改革法案,將62歲的退休年齡提高到64歲,這項決定引發在法國的多輪示威,退休養老並不只是法國所面對的問題,現時全球大部分國家都面對人口老化,出生率不足的現象,中國和香港也不例外。在香港除了政府和大部分公營機構或大集團有退休的年齡限制外,中小型企業或細公司對退休的年齡較為寬鬆,尤其是某些工種或行業,往往無法吸引年青人入行,只能讓經驗較豐富或年紀較大的員工支撐行業,加上香港的生活水平位於世界前列,因此在香港社會65歲以上仍在勞工市場就業的人數為數應也不少。無論是擔任全職還是兼職,還是沒有離開職場,而一直在香港拼搏的上一代香港人,大部分根本很少有真正退休的念頭,當然這也可能與香港早期並沒有退休金或養老金制度有關,但這種種社會的問題至今仍無法解決,退休金或養老金制度仍無法完善,強積金制度也引來詬病多多。
  至於香港社會街頭上的拾荒老人,職場的老司機、年長的清潔工、保安和洗碗筷等等人士都隨處可見,這是由於這群年長人士不願退休,還是仍要為生活、生計而勞碌奔波呢?近期有調查顯示,有60%受訪工友的收入在1萬港元以下,有些工種更是要七天工作,作為一個發達的城市,這些現象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呢?筆者不是專家,也不是政府官員,因此無法解答,只感到弱勢群體的無奈和無助!
  至於香港的證券及期貨金融業,早期的有關當局為吸引更多人投入金融業來推廣香港的投資市場,因此設立了最低佣金制,鼓勵大部份有底薪的業界人士轉為持牌收佣金的經紀中介人和吸引當時的年青人入行,在90年代,持牌經紀可算是香港金融業的超級聯繫人,其收入也不錯,但時至今日,這群超級聯繫人,年紀已隨時間老化,大部份應已超過55歲,由於時代的變化,聯繫人的角色被淡化了,撤銷最低佣金制導致經紀中介人收入捉襟見肘,俗點些說已成為有關當局的棄子,現連持第6類牌照的負責人員也無IPO生意可做,不再是天之驕子,那以往的超級聯繫人還能在金融業擔任什麼角色呢?留在行業炒賣股票經營自已的業務?還是上班只聊聊天過日辰呢?如要賺取有一萬元或以上的收入,那或者只好轉任職業司機,保安清潔員或拾荒老人吧!
  莫非金融業真的是香港社會的縮影嗎?這種社會現象又是誰造成的呢?香港金融業沒有了超級聯系人,怪不得有報導指現時香港的股票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足,股票市場交投與市值規模增長不成正比,既無法更好地體現資產價值,也不利企業融資,金融行業結構性問題不解決,相信日後也難保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了!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副會長 梁崇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原生家庭對成長有咩影響?改善溝通有計可施?►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