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人眼》當社會信心不足,對各項經濟活動也有所影響。個人而言,大眾會傾向儲蓄少
作消費,亦因為就業較為困難,不會輕易轉職;物業市場方面,投資者的活躍度會下降,而發展
商在投資任何項目的態度也會更為審慎,正因為這個原因,近年頻頻出現流標情況,最近市建局
的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亦是流標收場。
上述重建項目在7月完成招收意向書程序,當時合共接獲30份意向書,之後於9月底正式
招標,卻只有長實入標,加上標書的條款與市建局條款存在差異,以致最終收回標書並流標。發
展商沒有積極入標,是源於前景不明朗。此外,發展商其實寧願「貴投貴賣」,而不願低價投地
卻把土地閒置。
除了部分以收租為主的發展商外,發展商之道為售樓牟利,但如果計算成本回報後,未能快
速投入項目發展,便有機會閒置土地且有利息支出。假如出現如此情況,不參與投標便成為最好
的選擇。再加上,入標亦有計算材料支出、設計圖則等事前準備及時間成本。
面對今次流標,市建局表示會研究重新招標或由局方自行發展。筆者認為重新招標的機會較
大,因為政府並不在行自行發展。現時政府赤字嚴重,每個部分也要量入為出,連經驗豐富的發
展商也不敢冒險,假如自行發展,成本可能更難控制。而且,政府轄下沒有建築公司,很多部門
亦把執行工作外判,就算自行發展亦需為項目工程招標,很可能是採用合作或包底形式。
當局亦有提及收回標書對市建局的財務狀況造成一定壓力,考慮在適當時候再安排發債或銀
團借貸。銀團借貸發債需要經過評級,雖然市建局是公營機構,但同樣需要被視為具有潛質才可
獲得良好的借貸條件,若真的自行發展項目,便須定下完善方案。還是成功招標,才是最好增加
局方收入的途徑。《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 盧展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