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05/08/2016

不一樣的紅樓——香港舞蹈團《紅樓.夢三闋》

#舞蹈 #Art & Culture

  《紅樓夢》是眾所周知的經典作品,歷年來紅學研究豐富,改編作品多不勝數,而香港舞蹈團即將要表演的項目中,竟也包括了以《紅樓夢》為主題的《紅樓.夢三闋》,更是實驗舞蹈劇場。到底黎海寧、楊雲濤、何應豐三位創作人將會如何舞出紅樓?

 

 紅顏如何不薄命——黎海寧《夢未完》

  《紅樓夢》中最為人所知、最惹人憐愛的,莫過於故事中的薄命紅顏,她們的悲慘命運,早於第五回薄命司冊子中透露。而認識《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曹雪芹未寫完《紅樓夢》便已去世,所以嚴格來說,曹雪芹的《紅樓夢》確實是未完的。那如果夢未完,大觀園的女子能否打破判詞預言的命運?黎海寧指自己見書中各人命途悲慘,當然想她們打破命運,然而若在當時的社會而言是不太可能的了,所以她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給她們一個不願逆來順受的現代靈魂,與命運來一場掙扎的舞蹈,看能否找到出路。

 

  《夢未完》中以《紅樓夢》中十二位有提及名字的伶人來演十二釵,她們沒有固定角色,時有替換,角色的身份如此模糊,只因她們的命運相仿,甚至可看作一體。「我取了她們的共通點,如受壓迫、孤獨、離鄉別井,還有一些人的結局是毀滅、死亡,以此為主題。」除了十二金釵,男舞蹈員也飾演不同時期、面對不同女子的賈寶玉,寶玉既同情受壓迫的女子們,他自己卻也是受壓迫的一員。「剛才談到這些女子追求自由,我覺得其實寶玉也是其中一個追求自由的人。」然而是否來到了現代社會就沒有封建痕跡了呢?「封建的遺跡?或者未必用封建二字,但例如賈政要寶玉做學問,現在的家長也是如此呀,也是舊時影子。」要想追求自由,舊時不可能,現代之中也不是易事,然而看舞蹈員在劇院舞台上為十二金釵掙扎,到最後掙扎還是有盡頭,劇院還是有出路的,我們找得著現世尋找自由的出路嗎?

 

 大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楊雲濤《白》

  《紅樓夢》,賈府一代顯赫,在極盡奢華的紅樓裡頭紛紛擾擾,結語還是一句「大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萬事轉眼成空。楊雲濤經過多年來的舞蹈生涯,到了今天這年紀,在雜亂的環境、工作的壓力、家庭和生活的各種瑣事之下,不由得對「大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一句心生觸動,便以這次舞蹈提醒自己,無論世事如何紛紜,這片大地最終還是會回到白茫茫一片。

 

  楊雲濤形容他的這場舞蹈,其實是在尋找和自己、和《紅樓夢》的對話,他談到自己已到40歲是個很重要的時期,因為人生已經起了頭,不能從頭再來,所以要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我覺得不要讓自己機器化做事,我不是要做甚麼新的事,但每一個人,尤其我是一個創作者,都是要有想像的,所以至少讓我的想像的世界有靈魂、空間,讓自己重新重視這個世界,不要只顧面對現實世界。」所以,在這二十分鐘的舞蹈裡頭,楊雲濤為自己營造一個空間,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不用一直記掛自己是甚麼身份,而是一個跟自己完全坦白的溝通,可算是為自己而編的舞蹈,每一次排練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都是一種修行。

 

  如此個人的舞蹈,為甚麼要給觀眾看?「這是給觀眾的另一個選擇,我們常說,我們不能在觀眾的後面走,即是觀眾要甚麼我們就做甚麼,那不是藝團,是生意、娛樂公司的做法。」楊雲濤又談到show與performance的分別,前者是為了給觀眾看,後者卻是把自己呈現出來,他指出,香港舞蹈團有時要和觀眾走在一起,有時要走前一點,這才是推動舞蹈藝術。

 

 大觀生命曹雪芹——何應豐《假語村的一塊石頭》

  對於《紅樓夢》,若說黎海寧讀到的是對受壓迫人們的同情,楊雲濤讀到的是同在紛陳世事中尋找純粹的自我空間,那何應豐便是讀到了曹雪芹大觀生命的眼光。

 

  何應豐談到現今社會都把人的概念、價值拿走,公司、機構甚至舞團中,每個人都只是結構體系中的一員,只有角色,沒有自己,沒有生命,在網上社交平台中,隻字片語,幾張照片,就是一個生命,所以,《假語村的一塊石頭》是一個有關三十年後的預言,那時,每人都不見樣子,不把自己呈現出來。然而紅樓裡頭的大觀園卻叫每個人都在當中找到了只屬於自己的生命,何應豐形容曹雪芹擁有大觀生命的眼光,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眼光。「我覺得我不是要演《紅樓夢》,而是要用《紅樓夢》的眼光看世界,去尋找這種書寫的筆觸。」他以此概念,做了這場舞蹈實驗,他讓舞蹈員脫離舞團的結構,不再為表現技巧而起舞,而是考究自己為甚麼要動起來,重拾對生命的慈悲之心。他讓每位舞蹈員敘述自己身體的故事,大家不再跳一模一樣的舞蹈,只有導演,沒有編舞,全由舞蹈員按當下對自己、對同伴的生命所思所感誠實表現自己,舞出同一主題,甚至連燈光、音樂都是現場即時決定的。「其實在我的世界裡沒有分舞蹈戲劇歌劇,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舞台寫詩,完全劇場一直都是我創作理念的核心。」而這詩,何應豐不打算獨力去寫,反而是要和一眾舞蹈員、後台人員合力去寫,而且每次排練都有不一樣的化學作用,這樣的實驗,可謂顛覆了一直以來我們對舞台創作藝術的概念,這場演出,是一場未知的冒險。

 

  三場實驗舞蹈,三個不同與《紅樓夢》的對話角度,這場超出我們所能預想的表演將於星期五上演,來與三位創作人和一眾舞者們一同冒險,找一個看世界的全新視野。

 

14/03/2024

法國五月精選節目!從藝術、音樂到戲劇,逾百項文化節目從3月延續到6月!

#法國五月 #藝術 #藝術節 #Art #Artcation #音樂 #舞蹈 #Art & Culture

  踏入春季,藝術三月、法國五月接踵而來,似乎包攬了香港上半年的藝文氛圍。來到今年,法國五月已經踏入了第三十一個年頭,作為亞洲最大型的文化盛事之一,今年法國五月將帶來逾百個不同的藝術和文化節目,從傳統到當代,涵蓋藝術、音樂、電影、戲劇、美食等活動,以不同角度感受不同文化的交流。

 

  舊時,法國五月的節目一般均於5月至6月舉行,今年則提早至3月,由「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黑白──攝影敘事」展覽拉開帷幕,延續至6月。在眾多活動中,不如一起看看有哪些精選節目吧!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黑白──攝影敘事」展覽

 

馬里奧.賈科梅利,《我沒有手撫摸我的臉》,1961至1963年攝、約1971年印,法國國家圖書館,巴黎。© Mario Giacomelli Archives

 

  展覽「黑白──攝影敘事」(Noir & Blanc—A Story of Photography)由M+與法國五月藝術節合辦,並與法國國家圖書館(BnF)共同策劃。展覽是繼BnF展出後,於亞洲的首個公開展覽。展覽帶來超過170位國際知名攝影師的作品,包括逾250幅BnF的珍藏,以及逾30幅來自M+館藏。從光影、對比、色景入手,帶觀者走進黑白影像的世界。

 

日期:2024年3月16日至7月1日
地址:M+地下大堂展廳
門票:正價門票 $140 | 特惠門票* $70 | 正價套票 $210 | 特惠套票* $105

 

馬凌畫廊「法比安.梅洛個展」

 

 

  ⾺凌畫廊於適安街的藝術空間帶來法國當代藝術家法比安.梅洛(Fabien Merelle)的個展,展出一系列⽔墨、⽔彩及雕塑作品。法比安的創作結合東⽅⽔墨意念與⻄⽅繪圖技巧,手法寫實,卻也帶著超現實的感覺。藝術家曾於2013年的法國五月在馬凌畫廊舉辦香港首個個展,於中環皇后像廣場展出5米高的巨型雕塑《摩西五書》,這件作品衍生自藝術家於2012年創作的同名繪畫,而雕塑則由樹脂與玻璃纖維製成,當時展出後,引來不少關注。法比安的繪畫風格簡約,卻有著耐人尋味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思考其背後的故事。

 

 

日期:2024年5月16日至6月29日
時間:星期⼆⾄六 中午12點至晚上6點
地址:馬凌畫廊 |灣仔適安街10號
門票:免費

 

港法劇場交流計劃:「讓鏡子說」

 

 

  除了展覽,為期兩年的港法交流計劃——「讓鏡子說」於今個法國五月帶來全新驚喜。由來自香港和法國的編劇及導演胡海輝和尼古拉.卡森鮑姆分別帶來新作《香西法蘭港》和《祈福》。前者是香港導演胡海輝的作品,這部人種誌戲劇作品於去年以讀劇方式演出後,經過一年的琢磨,將於今年搬演到舞台之上,闡述了居港法籍人士的生活;後者是尼古拉.卡森鮑姆以民間信仰為靈感,結合劇場想像,來描繪城市中人的生活狀況。兩齣原創劇作均以創作者自身的獨特視覺出發,描繪兩個城市的境況。

 

《祈福》
日期:2024年5月10至11日 | 晚上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香西法蘭港》
日期:2024年5月31日至6月1日 晚上8時 | 2024年6月1至2日 下午3時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門票:$220(於URBTIX公開發售)

 

音樂和舞蹈相遇:《新世界交響頌》

 

 

  表演方面,《新世界交響頌》將結合音樂及舞蹈風格於一個舞台上,由指揮莎雅・齊奧妮聯同法國嬉戲交響樂團及香港城市室樂團,演奏選自世界各地,如歐洲、亞洲、非洲及南美洲的古典音樂名曲;同時,有被《金融時報》譽為「法國嘻哈舞文化大使」的編舞家穆哈.莫蘇奇帶領卡菲舞團,以嘻哈舞、霹靂舞、武術及當代舞動作為靈感,讓觀者感受古典音樂與街舞的碰撞!

 

日期:2024年5月23至24日 晚上8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門票:$420 / $320 / $220 / $150(於URBTIX公開發售)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