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11/03/2020

Art Exhibitions 2020:3個超現實主義女性藝術家展覽,一個顛覆傳統之旅

#Art & Culture #超現實主義 #女性藝術家 #女性藝術家展覽 #Art in 2020 #Art Exhibitions 2020 #藝術展 #Meret Oppenheim #Frida Kahlo #Fantastic Women #Linderism #Andre Breton #Dora Maar

  甚麼是「超現實主義」?以夢境、潛意識、過去和未來、幻覺、無意識等不受任何理性控制所建構的荒誕畫面,就是超現實主義的世界;它建基於佛洛伊德提出的「無意識」說法,是20世紀最重要的文化運動之一,在文學、藝術、甚至政治上曾引起一陣波瀾。這場運動反對傳統價值,包括傳統中產階級的家庭、婚姻和性觀念,在以Andre Breton為首的圈子裏,Salvador Dali、Man Ray、Max Ernst、René Magritte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代表藝術家,可是驟眼看,不就是另一個「男性俱樂部」?

 

Leonora Carrington,Portrait of the Late Mrs Partridge,1947

 

  超現實主義脫離現實,超越理性和常理,解放了思想,但在父權社會、刻板印象下,有些事情依舊沒變,就如性別定型。在超現實主義繪畫中,情慾(erotic desire)依舊是一個很常見的題材,而女性的身軀就正正是一個很好的描繪對象,所以在這個男性俱樂部裏,女性仍是他們眼中的幻想對象。不過正因如此,從女性藝術家視覺為出發點的作品與他們的作品大有不同,而這些都能從她們透過藝術認知自我和詮釋自我的過程中,去理解和體現女性的性別身份。在當時,其實並沒有一位女性藝術家被正式列入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行列中,她們多以藝術家配偶、愛人或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圈子中,同時也因這些身份,她們在藝術上的表現和潛質也被忽略;不過,這些女性藝術家為藝術史依然帶來了貢獻及影響,甚至讓她們成為超現實主義的代表。

 

  這裏為大家介紹3個關於超現實主義的展覽,了解及欣賞這些女性藝術家脫穎而出的作品如何顛覆父權主義下的超現實藝術圈。

 

  Readmore:

  沒有Art Basel的三月:精選7個展覽,滿足你的賞藝慾望

  Tate Modern 20週年展:從草間彌生的Infinity Room中,感受介乎恐懼與絢爛之間的宇宙

 

 

Dora Maar,Model in Swimsuit,1936

 

 

1/ 她們超現實世界中的現實世界 ——「Fantastic Women – Surreal Worlds from Meret Oppenheim to Frida Kahlo」

 

 

  「Fantastic Women」展覽是由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籌辦的大型聯展,同時亦與德國藝術中心Schirn Kunsthalle合作,分兩個時段和兩個地方展出。展覽將展出30位女性藝術家的繪畫、雕塑、素描、相片及影片等逾250件作品,希望透過展覽,讓大家了解及欣賞到女性藝術家在超現實主義時期的貢獻及發揮;這些藝術家包括當時活躍於André Breton帶領下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圈的Meret Oppenheim,亦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墨西哥藝術家Frida Kahlo、Leonora Carrington及法裔美國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等人……通過她們自身的經歷,創作出與男性視覺大不同的藝術作品。

 

 

  要數較早期在超現實主義圈子成名的,是Meret Oppenheim。這個女孩亦被人熟知為Man Ray的靈感繆斯及鏡頭下的裸體女子,但她不甘於只作為「他人的繆斯」,所以她抓住當下的機會,將離經叛道的想法轉化為現實。這個毫無違和感、覆蓋皮毛的茶杯、茶碟和茶匙的作品《Object》讓她名聲大噪,儘管她表示,自己討厭被標籤為超現實主義或者女權者身份,作品後來卻被MoMA收藏,作為「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這個作品創作靈感源於一次和Pablo Picasso及Dora Maar喝咖啡時,Picasso看見覆蓋皮毛的金屬首飾後,打趣地說任何東西都可以用皮毛包裹起來,於是Oppenheim便拿起面前的杯碟問:「也包括這個嗎?」就這樣,一件轟動的作品誕生,更被稱為「典型的超現實主義物件」,那年她才22歲。不過,這件作品並沒有增添她對自己的信心,反而在她探討的過程中和作品中,引起不少質疑的聲音。幸好獨立自主的她仍循著追求自由、表達自由的思路創作出讓人難忘且有深遠影響的作品。

 

Meret Oppenheim, Object. Paris, 1936

 

  同場還有墨西哥知名藝術家Frida Kahlo和Leonora carrington等人的作品,Frida Kahlo雖然一生被疾病困擾,幾乎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病床上度過,但她是頑強的,將痛苦帶來的動力轉換到畫布上,是以作品充滿強烈的故事性,一幅又一幅的自畫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於英籍墨西哥藝術家Leonora Carrington和阿根廷藝術家Leonor Fini筆下亦多以女性或自身為主題,以女性視覺體現女性的性慾;她們所繪的女性形象都有女巫和魔女的元素,同時在她們筆下,可見女性對於性慾是帶有自信和嬉戲的一面。

 

Frida Kahlo,Self Portrait with Necklace of Thorns,1940

Leonora Carrington,Self-Portrait,1937

Leonor Fini,Chthonian Deity Watching over the Sleep of a Young Man,1946

 

Fantastic Women – Surreal Worlds from Meret Oppenheim to Frida Kahlo 

地點:Schirn Kunsthalle Frankfurt

展期:2月13日至5月24日

詳情請按此處

 

地點: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展期:6月18日至9月27日

詳情請按此處

 

2/ 蒙太奇拼貼女王 ——「#Linderism」

 

 

  另一邊廂,在劍橋大學8個博物館中,Kettle's Yard畫廊將展出另一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Linder Sterling的個展「#Linderism」。Linder Sterling是一位英國歌手,曾組成後龐克(Post - Punk)樂隊Ludus並擔任主唱。或許你對她不是很了解,不過相信你對2010年MTV音樂錄影帶頒獎典禮上,Lady Gaga 身上那件「生牛肉裙」還有印象吧!其實早在80年代,Linder Sterling就已經為自己製作了一件生牛肉裙並穿上它進行唱跳表演!其實除了音樂,她還是一名藝術家及女性主義者。

 

Linder Sterling‘s artwork

 

  在她的作品裏,畫筆不是主要工具,剪刀才是。她喜歡在現有的照片上進行加工和組合;好像雜誌上的相片,她將喜歡的圖像剪下,再拼圖和重新組合,運用拼貼方式去呈現她所想表達的信息。她最經典的作品多以色情雜誌上的女性或裸女為主,再從時裝或家具雜誌上取材,將原本完整的影像上加入日常用品元素遮蓋,或將男女私事與家事用品組合,形成一個又一個具有衝擊性的蒙太奇作品。當中包括她為後龐克樂隊Buzzcocks 的单曲《Orgasm Addict》封面所設計的第一個拼貼作品。專輯封面上的裸女就是從色情雜誌中直接裁下,裸女的頭部被換成一個熨斗,而胸前則貼上了露齒紅唇影像,讓本來裸露的性感尤物頓時產生了一種怪異感,同時又衝擊著視覺,如此大膽前衛的嘗試對時裝界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Linder,BUZZCOCKS, ORGASM ADDICT , 1977

Linder,It's The Buzz, Cock! 2015

Photo from White Cube

 

  除了經典蒙太奇作品,後期她亦開始嘗試行為藝術,展覽亦展出關於她的其他作品,讓大家更加了解她作為行為藝術家、歌手、zine-maker等多元一面。

 

Linder, Untitled, 1977 photomontage

Linder, Untitled, 2015, photomontage

Linder, Glorification de l’Élue, 2011

 

Linder on Art and Punk Rock | TateShots

 

 

#Linderism

地點:Cambridge Kettle's Yard

展期:即日 至4月26日

詳情請按此處

 

3/ 撇除畢加索「繆斯」和「愛人」的標籤,她是才華洋溢的攝影師 ——「Dora Maar」

 

 

  剛提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在男性主導的藝術圈內,其才華及發光發亮的機會常常會被掩蓋,而Dora Maar就是其中一個。提及她,大家多以「畢卡索的愛人」、「畢卡索的繆斯」等標籤,對她的印象或許也會是畢加索畫中充滿憂鬱傷感的「哭泣的女人」,又或是畢加索擅長的立體主義下扭曲的面孔。但撇除這些標籤,Dora是一位才華洋溢的攝影師和畫家,在超現實主義的圈子裏,有一定的影響力。

 

  Paul Getty Museum 今次的展覽「Dora Maar」主要圍繞她的個人作品,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街頭攝影、超現實蒙太奇到戰後的畫作,呈現她在藝術史上留下的種種及影響;除了作為別人的繆斯,大家可以通過一件又一件作品,對她有更全面的了解。

 

Dora Maar

 

  Dora Maar出生於法國,早期主要以攝影為創作媒介。早在24歲時,已和友人創辦了工作室,以攝影時尚雜誌、人物肖像及商業廣告為主,其後受超現實主義影響,她亦將元素融入攝影中,包括一些廣告攝影的作品中。同時,她的攝影作品亦十分具實驗性,以戲劇性的燈光和陰影結合拼貼、蒙太奇等元素營造出幻想及虛構的一面;不同的是,她沒有從雜誌上取材,所運用的影像都是自己的攝影作。除了廣告和時尚攝影,政治、社會也是Dora關注的題材,通過街頭攝影記錄當時的生活和社會環境。和畢加索分手後,她的世界或許倒塌了,但靠著重拾藝術,她漸漸站起來,畫下一系列的靜物畫,比起畢加索筆下「哭泣的女人」,她本身更值得讓人關注。

 

Dora Maar, Etude publicitaire pour Pétrole Hahn, 1934

Dora Maar Untitled (Hand-Shell) 1934 

Dora Maar, Sans titre , 1935

Dora Maar,The years lie in wait for you, 1935

 

Dora Maar

地點:Paul Getty Museum at the Getty Center

展期:4月21日- 7月26日

詳情請按此處 

17/06/2024

June Art Map:推介4個藝文展覽和活動,為仲夏之月添一絲記憶點!

#Art & Culture #M+博物館 #六月展覽 #藝術展覽 #戲院 #電影 #M+ #藝術 #展覽

  伴隨仲夏之月而來的,除了雨水,便是雲後的陽光。在外出吸收維他命之餘,不如也逛一逛展覽或看一場電影,為平凡的一天添上一絲記憶點。

 

1/ gdm | 返歸種番薯

 

 

  這個月,gdm帶來內地藝術家劉聲的個展《返歸種番薯》。展覽由李耀策展,以有趣又幽默的命題、透過刻畫日常中的平凡人物,表達草根階層堅韌的生命力。劉聲出生於廣東湛江遂溪縣北坡村,見證中國的工業革命與急速地城市發展。2019年,他回歸農村,租了兩畝田,開啟了《返歸種番薯》的社會實踐項目。劉聲表示:「我生活在這裡,置身其中,從『陌生人』變成『熟人』,發現只有權力才能改變這裡的現實。我開始研究村裡的權力結構,同時身體對勞作和環境產生強烈反應,因此近期繪畫裡帶入了身體感受。」他從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日常入手,以藝術角度解構再重組,探討及思考人類生存的問題。

 

Liu Sheng, "Burning Cane Stalks", Oil on canvas, 90 x 120 cm (2023)

Liu Sheng, "Red Bull", Oil on canvas, 150 x 200 cm (2024)

Liu Sheng, "The Cold Within", Oil on canvas, 90 x 120 cm (2023)

 

日期:2024年6月15日至8月31日
時間:周一至周六 10:00 - 19:00 | 週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11號律敦治中心108號

 

2/ M+ | 石漢瑞:化圖為語

 

「石漢瑞:化圖為語」展覽現場,2024年
攝影:鄭樂天
圖片由M+提供

 

  M+全新專題展覽「石漢瑞:化圖為語」帶來平面設計之父石漢瑞(Henry Steiner)的一系列作品,包括逾200件M+藏品及石漢瑞的個人收藏展品,聚焦於設計師自60年代至今的重要創作。石漢瑞出生於奧地利,六十年代從紐約來到香港,自此便在此地留下了不少重要的作品,而最為人熟知的不得不提匯豐銀行標誌、渣打銀行鈔票、置地廣場、海運大廈、康樂大廈(現怡和大廈)等地標。展覽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石漢瑞的成長歲月及早年在港的經歷,包括他如何來到香港並自立門戶,成立圖語設計有限公司(現石漢瑞設計公司);第二部分展出他所設計的作品,包括上述廣為人知的設計,並從中一探香港的發展,以及體現市民日常生活的變化。

 

「石漢瑞:化圖為語」展覽現場,2024年
攝影:鄭樂天
圖片由M+提供

「石漢瑞:化圖為語」展覽現場,2024年
攝影:鄭樂天
圖片由M+提供

 

日期:2024年6月15日起
地點: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
門票:成人標準HKD120 | 特惠門票HKD60

 

3/ WURE AREA | 工廈角落

 

 林曉敏,Wandering,2024年
@Hiuman Lam, Wandering, 2024
Courtesy of 顯影 PhotogStory


  香港的工廠大廈外形其貌不揚,但內裡卻隱藏乾坤。由劉東佩策劃的攝影展覽《⼯廈⾓落》以工廈為切入點,邀請兩位本地攝影師何逸和林曉敏以不同角度、內外對比的手法捕捉工廈風景。攝影師何逸聚焦工廈的外形,在看似平凡的工廈中,尋找讓人莞然一笑的定格,比如繪於外牆上的兔子圖案;另一位攝影師林曉敏則走進工廈,捕捉藏於建築內的人、事、物。除此之外,位於九龍灣寶龍中心的展覽之地——WURE AREA亦呼應著主題,在這「三尖⼋⾓」的空間中,產生火花!


 林曉敏,Wandering,2024年
@Hiuman Lam, Wandering, 2024
Courtesy of 顯影 PhotogStory

 何逸,源發工業大廈,2024年
@Rabbit Ho, Yuen Fat Industrial Building, 2024
Courtesy of 顯影 PhotogStory

日期:6⽉15⽇⾄30⽇
時間:星期五⾄⼆(星期三四休息),下午1時⾄6時
地點:九⿓灣宏照道11號寳隆中⼼B座7樓707室WURE AREA

 

4/ M+ 戲院 一系列電影與紀錄片

 

  除了展覽以外,M+戲院於這個夏季也帶來了不同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音樂人的紀錄片和電影。當中包括呼應月尾開幕的特別展覽「貝聿銘:人生如建築」的紀錄片,在鏡頭的引領下,一探這位建築大師於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作品,以及建築理念與影響。

 

  除此以外,夏季節目還有「Y.M.O.S.T.」——向日本樂隊Yellow Magic Orchestra致敬,放映三齣分別由三位成員配樂的電影;分別是細野晴臣在高嶺剛執導的沖繩語經典《樂園幻景》(1985)、高橋幸宏為大林宣彥的喜劇《四月的魚》(1986)操刀配樂兼擔綱演出,以及坂本龍一為大島渚的告別作《御法度》(1999)配上最後的旋律。

 

地點:西九文化區M+戲院
詳情請按此查詢。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