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23/12/2020

用火雞骨許願、食肯德基、糉子慶祝?這6個聖誕大餐「傳統」,你聽過嗎?

#2020xmas #2020xmasdining #聖誕傳統 #火雞 #聖誕大餐 #2020xmasonline #Food Map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 今年你會怎樣慶祝聖誕?在不少香港人的印象中,這個西式節日最傳統的美食就是火雞,其實不然!火雞只是美國及加拿大人的傳統,漸漸流傳至其他地方;許多北歐國家的人反而多以魚、雞、羊慶祝,瑞士人則會以當地知名的芝士火鍋慶祝聖誕。除了這些常見的節日美食,原來不少地區還有各式各樣的美食與傳統,這5個搞鬼的聖誕「習俗」,你聽過嗎?

 

 

聖誕為甚麼要食火雞?

 

  講起火雞,香港人好像不甚熱衷,無他,在香港吃到的,大多又乾又嚡。為甚麼聖誕節外國人要以火雞慶祝? 原來火雞背後藏著一個很有意義的歷史故事!

 

Source / @purzlbaum

 

  在1620年,英國有一班清教徒不滿意英國政府對宗教的政策,而作出反抗。他們因而遭到逼害,逃到北美洲。當時,他們搭船橫渡大西洋來到普利茅斯,當地還沒有開發,欠缺食物,不少人餓死了。幸好,當地的印第安人十分善良,教他們種植及捕捉野生火雞,他們因而存活下來。他們就是第一批北美洲的開墾者,慢慢發展成現時的美國及加拿大。美國人最重視的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正是為了紀念這件事及向上帝感恩,吃的就是火雞。至今無論是感恩節及聖誕節都依然會以火雞慶祝!

 

美國:火雞骨能為你達成聖誕願望?

 

        記得經典美劇《老友記》(Friends)其中一集,講到6個朋友吃完火雞後,Joey與Phoebe一人拿著一邊的火雞骨,一邊拉向自己一邊許願,並說骨頭較長的人便能願望成真。原來這不只是電視劇的劇情,也是西方人的習俗!這個習俗在英國開始,他們相信鳥類是有靈性的,並能預知未來。在英國清教徒移民至普利茅斯後,他們就在當地延續了這個習俗,至今天部分美國人都會在聖誕節做這件事!

 

 

Source / <Friends>

 

英國:象徵好運的6便士

 

       聖誕布甸是英國的傳統聖誕甜品,若你在英國朋友家中開派對,享用聖誕布甸,便要小心!因為隨時會「咬崩牙」!

 

 

Source / Lavender and Lovage

 

  皆因英國人會在聖誕布甸內加入象徵財富與好運的6便士。一家人會在聖誕前的星期日一同製作Christmas Pudding,這個傳統活動由維多利亞時期流傳至今,被稱為“Stir Up Sunday”。製作時,將6便士放入麵粉漿內,然後每個成員順時針攪拌,並許下願望。在聖誕當天,將布甸切開並分享,吃到藏有銀幣的人,便會得到祝福!不過這習俗已漸漸失傳。

 

日本:聖誕食炸雞

 

      香港人慶祝聖誕,大多來一頓豐盛晚餐。那你知道日本人會吃甚麼慶祝嗎?不是火雞、牛扒,也不是傳統的日式晚餐,竟然是平日時常都會吃的快餐店——肯德基!日本人更不惜花幾小時大排長龍,只為一盒炸雞!聖誕期間,這家快餐店受歡迎的程度超乎想像,所以每年肯德基都會建議客人在節日前提早預訂。

 

 

Source /  KFC Japan

 

       為甚麼日本會有這個「習俗」呢?原來肯德基在上世紀70年代進入日本市場時,聰明地將自己包裝成聖誕的節日食品,每年都會推出聖誕炸雞桶,並以廣告在當地大肆宣傳,從此成為了日本的聖誕傳統,更流傳至今。據一位日本YouTuber所講,不少日本人現時依然以為自己遵從西方國家的傳統,更以為全世界都是以肯德基慶祝該節日!

 

 

墨西哥:聖誕食糉?

 

  中國人在端午節才會吃糉,想不到墨西哥人會在聖誕節以當地特色的粟米糉(Tamales)慶祝!墨西哥糉也是以葉子包裹澱粉與肉,不過他們的糉子以當地盛產的粟米葉包裹粟米粉製成的麵糰,內裡的餡料十分豐富,常見的有豬肉、雞肉、牛肉、芝士、馬鈴薯、豆類及辣椒,甚至有水果餡的甜糉。Tamales的歷史十分久遠,早在西元前5000至8000年便發現其存在的證據,比起屈原投江更早幾千年。流傳至今,這一傳統食品不但沒有失傳,反而在美國廣受歡迎,美國南部有不少墨西哥餐廳都有這款食物。

 

 

Source / @dashof_colorandspice

 

Source / @jacob225

 

  為甚麼墨西哥人會在聖誕吃Tamales?其實墨西哥人時常都會吃!以往在祭祀時,原住民會將Tamales獻祭給神。所以當聖誕節流傳至墨西哥時,他們也以Tamales慶祝該節日。另一個當地人的解釋是——「吃Tamales,讓我們在聖誕節有東西可以拆。」因為鄰近的美國,在聖誕節總會大肆慶祝、拆禮物,但相對貧窮的墨西哥人卻鮮有禮物收,起碼他們可以拆Tamales吃。這算是對自己國家貧窮的自嘲?

 

俄羅斯:聖誕肉啫喱(Kholodets)

 

  在俄羅斯人節日的餐枱上,你會見到一款冷盤——肉啫喱,當地稱作Kholodets。它以較肥的肉類,例如豬腳、雞腳、羊肉等,花至少幾個小時將骨頭內的骨膠及肉的脂肪熬出,加入蘿蔔、洋葱及香草,製成濃湯。然後將湯放涼,充滿肉類脂肪的濃湯在寒冷氣溫下,自然地結成了啫喱。俄羅斯的冬季十分寒冷,當地人以這道高脂肪的菜式為人體提供足夠能量,並搭配伏特加,身體頓時感到溫暖。

 

 

Source/ @momsdish

 

  這款前菜在東歐國家傳戶曉,不過它的賣相並不吸引,鹹味、冰涼而油膩的口感對不少人來說應該是一個挑戰。雖然怪怪的,不過你可能也曾嘗過,因為除了東歐,中國江南一帶也有類似的菜式——水晶肴肉,在一些上海、蘇杭餐廳都能吃到。

 

 

Source / @vareniki_and_pelmeni

 

埃及:聖誕食素?

        在埃及,大部分基督教徒都是科普特東正教會(The Coptic Orthodox Church),該教會遵從科普特日曆,於1月7日慶祝耶穌的誕生。不過,在1月7日之前的43日,即11月25日至1月6日期間,他們必須遵從嚴格的齋戒,被稱為“The Holy Nativity Fast”。在這段時間內,他們不能吃任何動物類食品,當中也包括雞蛋、牛奶、芝士等等。而非基督教的埃及人則與其他地區一樣,在普天同慶的12月25日進食大餐慶祝,而教會人士則只能進食清淡的純素餐。

 

 

Source / @nadineprimeau

 

  不過,在1月6日一整晚的科普特平安夜彌撒後,教徒便會回家享受大型聖誕節盛宴,通常這餐都十分豐盛,有牛肉、家禽、雞蛋等所有在禁食期間不能吃的食物。其中一道熱門菜式是Fatta,它是由麵包、米飯、大蒜和羊肉煮的湯,味道濃郁,能補償他們在齋戒時對肉的渴望。

 

 

Source / @ _chiefschoice_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