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22/01/2021

Step into the Art World:藝術總是高深?4個小眾平台,深入淺出帶你了解藝術另一面

#Art & Culture #Art Loop #Art on Purpose #Lita-Arti #島聚 #daoju #galleriesgal #藝術 #藝評

  對於藝術,不少人都抱著看不懂、搞不清的印象,某些曲高和寡的藝術,更是嚇跑了不少人。縱然藝術或許有高深的一面,不少也是雅俗共賞的。

 

  想接觸藝術,其實有著各式各樣的方法,書籍、展覽、導賞、藝評、工作坊等都是方法;編者在平日裡,除了看書和逛展覽外,也會留意本地一些藝術平台的藝評或藝文活動,如展覽導賞和短期課程;雖然平時自己會逛展覽,但偶爾還是喜歡聽聽別人怎麼談藝術,怎麼看藝術,不時都會有新的靈感和看法衝擊著固有的印象。除了畫廊平日發放在社交媒體的展覽咨詢,以及主流平台,編者想介紹幾個比較小眾的藝術平台,讓大家多一個選擇,Step into the art world!

 

#1

Art Loop

 

  Art Loop是本地2014年成立的藝術教育工作室,主要聚焦於東西方藝術文化史的藝術教育,對象包括兒童及青少年。

 

  今年,Art Loop就與本地藝術顧問公司Art on Purpose 合作,舉辦一系列線上 / 線下藝術展覽導賞及創作課程。除了原有的基礎課程,更增設一些藝術導賞及創作課程,由藝術專家及導師親身帶領,逛當下不同的藝術展覽並講解展品,而最近的線上藝術展覽導賞便是香港藝術館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波提切利與他的非凡時空——烏菲茲美術館珍藏展》。通過導師引導及講解,可以嘗試打開兒童及青少年對藝術的大門,成人亦可一同參與,打破對高深藝術的印象,以輕鬆的心情觀看。

 

 

 

Website:artloop.hk

Instagram:@artloop.hk 

Facebook:artloop.hk

 

 

#2

Lita-Arti

 

  Lita-Arti是本地藝文組織,由6位香港大學藝術系畢業生共同創辦,主要聚焦在藝術史及當地文化的推廣。

 

  Lita-Arti定期會舉辦不同的活動,包括講座、藝術家對談、展覽及工作坊,好像霓虹燈工作坊,就讓公眾認識這種近乎細微的文化,同時和本地霓虹燈手作人一起親手製作霓虹燈牌;還有以城市景觀作為主軸的展覽等。另外,Lita-Arti還有一些主題性的短期藝術史課堂,如「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1945至今」、「符號學導論」等。這些課程時間都不太長,而且以廣東話教授,由香港藝術史學家Kenneth Chan深入淺出的教授方式,和大家聊藝術,作為藝術史快速入門班,是不錯的選擇。

 

 

 

Website:litaarti.com

Instagram:@lita_arti_hk 

Facebook:Lita-Arti

 

 

#3

島聚 daoju

 

  除了一些藝術組織,網上的咨詢亦相當多,而社交媒體上的某些藝術平台是吸取藝術咨詢很不錯的選擇。不過除了畫廊本身發放的展覽咨詢和主流藝術平台外,編者就喜歡看一些小眾藝術平台分享的藝評和資訊。「島聚」(daoju)是近幾個月推出的一個本地中文藝術評論平台,主要聚焦時下的當代藝術展覽,通過分享展覽咨詢、藝術評論、拜訪藝術家/學者等與大家一起討論藝術。島聚的藝評篇幅不算太長,選取的展覽亦非來自國際級畫廊舉辦的展覽,更多是本地及小型畫廊展覽,讓大家看見國際畫廊以外的本地藝術。

 

 

 

Website:daoju.art

Instagram:@daoju.art

 

 

#4

galleriesgal

 

  有留意開香港展覽咨詢的,對這個Instagram帳號@galleriesgal應該不會陌生。這個帳號是一個香港Art Blogger創辦的,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有一定粉絲,主要分享香港時下的各個展覽。

 

  帳號主理人可以用「十分勤力」去形容,幾乎每天更新內容,時下大小展覽,她幾乎到場,在帳號上看見的展品照片亦是她現場拍攝,可以透過她分享的照片考量是否對展覽、展品感興趣,再決定是否到場觀看。但galleriesgal主要聚焦展覽的基本咨詢,沒有深入的藝術評論,若然只是想知道最近有甚麼展覽的話,galleriesgal就能滿足你。

 

 

 

Website:https://www.galleriesgal.com/

Instagram:@galleriesgal

 

04/06/2024

炒賣當代藝術,賺錢靠的不是眼光,而是運氣?

#古董 #當代藝術 #草間彌生 #波點女王 #芽 #人類的意象 #Art & Culture

  當代藝術圈子充斥二、三流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沒有高超的技巧,亦沒有内涵,更不會令觀者感動,只是不停地畫格子、波點、網紋、南瓜、小女孩、大口仔、手套、面具,美其名是藝術家獨特的個人風格,說穿了其實是創意枯竭,或根本缺乏創意!

 

  藝術最重原創性Originality,最忌重複Repetition。將一個題材反來覆去地畫,給人的感覺是江郎才盡,或是創意枯竭,因此只是商業畫家Commercial painter,離藝術家Artist之名相差十萬八千里遠!

 

  可以畫出一幅充滿技巧的畫作的畫家在廣州芳村俯拾皆是。他們模仿西方大師如梵高、高更、莫內、塞尚、畢加索的風格的畫作幾可亂真,但終其一生寂寂無聞,主要原因是他們的作品缺乏原創性,另一個原因是沒有知名畫廊、拍賣行吹捧!

 

  炒賣當代藝術比炒賣中國古董文物容易得多,因為假貨基本上不存在,不似中國古董文物,假貨充斥,令人眼花撩亂。炒賣當代藝術唯一的缺點是市場價格難以捉摸,有時甚至大上大落,令人如霧裏看花,永遠看不清楚!

 

  今天買一件元青花,期待五年後最少升值二、三十個百份點是合理期望;今天買一幅當代藝術作品,五年後價格是升是跌,充滿不確定性Uncertainty!

 

趙無極 《10.01.68.》

香港蘇富比

 

  2011年,趙無極的《10.01.68.》在香港蘇富比上拍,以68,980,000港元成交。時間來到2018年,《10.01.68.》再一次在香港蘇富比上拍,最終以68,932,000港元成交,即是以68,980,000港元買入《10.01.68.》的貨主,扣除買賣雙方佣金之後,最終只能收回五千萬左右,不是68,932,000港元,賬面因此蝕了一千多萬!

 

  6年之後的2024年,《10.01.68.》再次在香港蘇富比上拍,最終以52,000,000港元落槌。換句話說,賣家賬面又蝕了一千多萬。

 

  《10.01.68.》是趙無極創新時期的傑作,更是他從以黑白線條為主題的風格過渡至鮮豔顏色表達光線的藝術風格的劃時代作品,但在拍場的成交價卻每況愈下,證實當代藝術的價格充滿不確定性!

 

草間彌生《無限》

香港邦瀚斯

 

  最近幾年大量「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湧進拍賣市場,無論是「南瓜」還是「波點」,都是拍賣行專家口中的傑作,因此吸引了不少當代藝術炒家入市,將草間彌生的作品價格炒高。

 

草間彌生《芽》

香港佳士得

 

  2024年春拍,她的兩幅作品陸續登場。正如我所料,《無限》以差強人意的4,643萬港元成交。《芽》亦僅以2,397萬港元成交,反映出「波點女王」作品的市場價格已開始回落,「波點女王熱潮」已一去不復返!

 

草間彌生《人類的意象》M+博物館

 

  另一幅與《芽》非常相似的三聯作《人類的意象》曾於M+博物館展出造勢,但當藏家得悉《芽》以低價成交之後,我相信藏家將《人類的意象》送拍的意欲將會大打折扣!

 

  畫廊、拍賣行業吹捧的所謂藝術家的作品的價格並没有持續性。草間彌生只是一位平庸的藝術家。她的作品千篇一律,沒有非凡的創意,亦沒有高超的技巧,更談不上内涵。不過,大部分當代藝術作品都是這樣子,我相信連藝術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表達甚麽,只能留待畫廊、拍賣行業和藝術媒體任意詮釋!

 

  炒賣草間彌生的作品跟炒賣其他當代藝術作品一樣,可以擲骰子决定買還是不買。運氣好便會富貴逼人來!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