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28/10/2016

【跑步良伴】一個跟跑速播歌 設燒脂模式的跑步App

#Health & Fitness #Home Idea

   你的跑步良伴是?伴侶、朋友、家人、寵物,還是愛一個人的浪漫?漫漫長路講求意志,有人陪可以互相鼓勵,無人陪不妨隨心聽歌,保持意志上揚、心情輕快。本地音樂平台MOOV最近為跑手們度身訂造新功能「跑動音樂」,除了對應跑速播歌,更以邪惡的街頭小食設計出「燒脂模式」。 

  對於跑手,控制跑步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跑動音樂」的其中一個模式「自由跑」配合用戶的跑步速度,播放啱聽及啱beat的歌曲;新手可調教至「初學者模式」,課程由急步行、緩步跑、慢跑、跑步Level 1到Level 2等循序漸進。對於有經驗的跑手,可試用由香港長跑紀錄保持者兼註冊教練陳家豪設計的5公里及10公里的專業訓練程式,課程包括攝氧量訓練、速度耐力訓練及意志力訓練,又會給予跑者分配時間及配速節奏的指示,並提提你燃燒了多少卡路里。 

  「燒脂模式」則是擺明為「多食多跑」的跑手而設。程式精選了港人最愛的街頭小食──魚蛋、燒賣、蛋撻、公仔麵、珍珠奶茶等,計完脂肪比例再建議跑步時間及節奏,完全是食幾多還幾多。另一個窩心的功能是「打氣歌」,你起跑時分享至Facebook呃 Like之餘,朋友更可以為你點歌打氣。功能多,但不用想太多,燃起意志,就在當下起步!

 

05/06/2024

糖尿病 | 薯仔高澱粉增糖尿病風險?最新研究:不會增加患慢性疾病機會!每天進食更可降低死亡率?每日食幾多分量?

#食得有營 #健康飲食 #EatClean #慢性疾病 #營養 #降低死亡率 #薯仔 #糖尿病 #低碳飲食 #Health & Fitness #識食 #Eat Well

  「減肥不應吃薯仔」、「食得太多薯仔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等,都是我最常聽到關於馬鈴薯的意見。事實上,由於近年低碳低醣飲食盛行,所以屬於高澱粉的薯仔,亦一併被列入邪惡食物之一。雖然我經常度拆解,要食得健康,不需要避開薯仔;但就很少有研究去支持,經常進食薯仔,不會引起糖尿病增加死亡率。5月中就有一項大型長期研究指出,每天食薯仔,不會增加患慢性疾病風險,反而可降低死亡率。

 

 

最新研究:每天兩個薯仔降低死亡率

 

  這個研究的數據,來自超過77,000名歐洲國民。參加者的平均年齡為41歲,而性別亦各佔一半。研究的目的,是主要想找出長期每天進食烚薯仔,跟所有疾病死亡率,以及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之間的關聯。

 

  參加者被跟進平均年期為33.5年,屬於大型長期研究。在此期間, 超過27,000多名人士死亡。經過分析後,研究人員指出每星期進食14件薯仔人士,相比每星期進食6件薯仔人士,死亡率風險減低12%。而進食高分量薯仔人士,其因心血管疾病引致死亡率也較低。研究人員分析過後,就計出每天每100克薯仔進食量,可減低死亡風險4%。

 

要多食薯仔?也不需要

 

  雖然研究將每星期進食14件烚薯仔人士,與每星期進食6仵以下人士比較,研究結果看下去好像每天食兩個薯仔較健康。不吃薯仔的話,估計參與者進食其他高澱粉食物,例如麵包、意粉、米飯等,亦有可能進食加工溵粉例如餅乾、曲奇餅等,全部都不像薯仔,並非原型食物,所以營養價值較遜色。以歐洲人士飲食習慣,可能以薯仔代替小麥製澱粉,會有益處。

 

  反而,研究帶出3個重點:

 

  1. 即使長期30多年每天進食兩個薯仔,都不會導致慢性疾病,或增加死亡率,打破薯仔無益的誤解。

 

  2. 用水烚薯仔,通常會令升糖指數增加;長期以烚薯仔作為主要糧食,也並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3. EatClean進食原型食物,即使是用水烚,相比其他加工澱粉有益處。

 

  以我們在香港的飲食習慣,在家中食薯仔,通常都是偶然以炆煮方式作為其中一個菜式,並非作為主要糧食,所以不需要特別去增加分量,也不需要因覺得薯仔高澱粉而要去避開,繼續偶然進食。當然,炸薯條則例外。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