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Art Walk@Paris - 白水
01/05/2014

聖女瑪大利肋

#Art & Culture

聖女瑪大利肋Sainte Marie-Madeleine

椴木雕塑 高1.77米 寬:0.44米 深:0.43米

雕塑家:艾哈德(1470-1540)Gregor Erhart

1902年改進羅浮宮 德農翼中間夾層C室6號窗

 

  我一般帶團很少經過這尊雕塑,有的話,是參觀接近結束時,參觀過這部分後就直到出口,回到大金字塔下,將客人交回領隊。很奇怪,大家應該有點累,但在這尊長髮裸女木雕塑前,許多客人都想逗留長點時間,想細心欣賞。究竟吸引人的地方在哪?有一次有位團友說,她像個蒙古姑娘,很漂亮。對,眼幼細真有亞洲人的味道,但她是金髮的。我喜歡她的臉蛋上的酒窩。她是誰?

 

 

 

 

  聖經路加福音第七章三十七節有這一段文字:「那時,有個婦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聽到說耶穌在法利賽人家中坐席,就帶一玉瓶香液,來站在他背後,靠近他的腳哭了起來,用眼淚滴濕了他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親他的腳,然後抹上香液。」路加沒有點明姓名,在傳說中的罪婦就是雕塑顯示的聖女瑪大利肋。自一世以來的傳說,更加料說她就是那位被耶穌驅除七魔的罪婦,還有是站在十字架旁和抹耶穌遺體的同一女人。最重要的是在耶穌復活後第一個接觸到的凡人就是她;當時她想摸耶穌,但他說,不要撫摸我,我還未到天父那裏。總之,關係密切。

 

 

  自八世紀以來,聖女瑪大利肋很流行,她代表著改邪歸正的可能。她代表隱修默觀生活的方向,本篤會很喜歡尊奉這位聖女。但這尊塑像是在放在德國一間道明會修院教堂的,原先是掛起來,兩邊各有三個天神,後來才放落地上,六個天神取消了。跟人差不多大小的裸體女性塑像吊在教堂中,想想這情景,不能不用「震撼」來形容。中世紀的傳說說瑪大利肋在耶穌死後她到法國南部一個山洞隱居,不吃不穿,唯一靠長而濃密的頭髮遮掩身體。如果這雕塑不是冠上聖女瑪大利肋的名字,肯定屬禁止展出的東西。

 

  訂造這塑像的修會是道明我會,香港玫瑰崗書院就是這修會辦的學校,會士雖不過隱修院或生活,他們主要負責講道工作,會院是群修的地方。想想,他們都是獨身的,面對這樣肉感的雕塑不知有甚麼反應。要承認,經過藝術加工,這種肉感是屬於超然神聖的領域,絕不庸俗。

 

  雕塑家艾哈德的資料不多,首次有關於他的文獻是1494年。一般估計,這尊塑像是在1502年前後完成。他的獨特處是巧妙扭合運用傳統中世紀歌德式及文藝復興所倡導的新形式。面容的那種靜穆與許多中世紀雕塑雷同,但扭曲身軀的造型則是文藝復興的新形式。他不落斧痕地將歌德式的規範打破,表現出旋律感,整件作品基本上是用同一樹幹雕成,除了手及托底部分是分開局部完成。雕像原先是有多色彩的,髮用金色象徵她是聖女。聖女瑪大利肋的故事最明顯符號是她用頭髮抹耶穌的腳,從後面看,雕得有波浪起伏的髮型,非常細緻的工藝,她的表情,出神地想到別的地方去,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說有點接近性愛中的神迷狀態。

 

 

  中世紀過分強調罪及否定人間世情。而這具作品卻大膽地肯定人的七情六慾。可以看到,在西方,新舊時代在交替,中世紀藝術符號走向式微的年代。不久,1515年,馬丁路德反對羅馬中央的改革運動席捲整個歐洲,北方尤甚,這所修院肯定受到衝擊不少,終於,這具聖女瑪大利肋流入藝術市場,1902年,羅浮宮購入收藏。

 

05/06/2024

回顧香港一眾名模!從劉娟娟、陳幗儀、柴文意那古早優雅的時尚印記中,感受昔日的絕代風華

#香港名模 #時裝界 #Fashion #文麗賢 #Iris Apfel #Paulona Chai #柴文意 #Art & Culture

  常聽人說,人生無關長短,過得精彩有意義就是。放諸時裝界,早前被譽為最young at heart的時裝達人Iris Apfel離世,享102歲高壽;香港時裝界先驅文麗賢(Judy Mann,1946-2024)因癌症過身,她樂觀,生前囑咐追思會出席者穿得joyful and colourful,脫離自身病痛的困苦,也藉此勉勵朋友別太傷懷,恰是活出優雅態度的明證。

 

 

  以往偶爾見Judy列席選美評判,或出現雜誌接受訪問,舉首投足,常顯氣度,大概沿自早年出身模特兒生的鍛鍊,加上在紐約做過時裝買手,視野觸覺非等閒,自1984年創立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以來,一直拓展本地時裝業,與提攜不少後輩,貢獻良多。

 

 

  然後想起,不若數數香港古早模特兒,例如70年代紅極一時的劉娟娟(1944-2019),因喜愛鑽飾,朋友們都戲稱她Diamond Ellen,以五尺九寸身高參選過「中國小姐選美」,曾衝出香港為不少國際品牌行騷,也開辦過模特兒學校,後來定居上海。或許曾為港姐及亞姐擔任過形象顧問的原故,隨便一站,風姿綽約,她當年更曾提名氣質女星夏文汐參選港姐,譜寫出佳話。

 

 

  另一位60、70年代紅極一時的Fashion Model 陳幗儀(Tina Viola,生年不詳-2021),知道Tina時,她已深居簡出。Tina 27歲出道,前夫為菲律賓人,姓Viola,婚後隨夫姓,因1.72米身高鶴立當年模特兒界,也在靚人界、名人界擁有一種與眾不同,近乎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傳媒工作時,聽不少前輩說,他們視與Tina面飲茶食飯為世紀大事。Tina退居幕後加盟著名牛仔褲時裝集團Bang Bang 當買手,退休前是意大利珠寶名牌Buccillati 香港店的老闆娘,退休後鍾情攝影,主題圍繞小孩與狗。值得一提,Buccillati 便是梅艷芳生前在最後演唱會穿戴嫁給舞台的「嫁妝」。

 

 

  出名嚴謹的香港時裝設計師劉培基稱柴文意(Paulona Chai)為他一生最愛的模特兒,專業態度無可挑剔,可想而知,一輯為他演繹「EDDIE LAU—手繪」系列的照片,現在看來,仍如花樣,惹人浮想連篇,可惜伊人已然遠去,除卻一些昔日時裝雜誌剪報,也沒有太多文獻記錄。

 

 

  香港自60年代隨著瑞興百貨飛騰,出現第一批專業model,身體語言獨特,煥發儼如電影《Blow Up》的潮流氣息,其他當時得令女模特兒名字尚有余嘉文、古嘉露、許珊、鍾璧澤、鄺美寶、曾素麗、王安娜、鄧拱壁、梁舜兒等——美麗或曰稍縱,但天橋上倩影不畏消亡,意態撩人的真我自信風采,曾幾何時,在海外時尚圈喚起過香江心帆,優雅文化當道,替這座城巿爭艷,有若莊子《天道》論美:「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褪色與否,還道自然,裁進讓人神往的歲月,穿戴出一抹典雅恬淡。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