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世界在讀什麼 - 馬靄媛
12/02/2014

《挺身而進》Facebook第一夫人奮戰心路

#Reading

  全球規模最大的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慶祝成立十周年,推出A look back的個人回顧功能,我湊興玩玩,才驚覺自己的「回首好時光」,有不少飲飲食食、杯盤狼藉的照片,雖盡興,但有反省的空間。

 

書名:挺身而進(Lean In: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作者: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出版:天下雜誌(中文版)/Knopf(英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如果替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製作回首好時光,當中最精彩的內容和啟發,必定來自她的暢銷著作《挺身而進》(Lean In)。

 

  桑德伯格是臉書的營運長,被稱為「Facebook第一夫人」,哈佛大學經濟學士及企管碩士,入職臉書前,她曾任谷歌(Google)全球網上銷售及營運副總裁六年,但沒因個人優秀的背景和矚目的仕途,而甘於安逸,反之她以自身作為雙職婦女的經歷和掙扎,為婦女發聲。《挺身而進》鼓勵女性消除內心的障礙,勇於追求夢想。當中提及在谷歌和臉書的工作事例,可讓讀者一窺國際成功企業的營運策略和智慧。

 

  44歲的桑德伯格,深得上一代的真傳,聰明有魄力。外婆大學畢業,是位具決心和活力的女性,母親擁有博士學位,甘於當家庭主婦。桑德伯格曾受傳統觀念影響,聽從母親外婆的教誨,怕「好男人被搶光」,以盡早嫁人為己任,25歲結婚,但也很快地,同年離了婚。

 

  她在書中真誠剖白,在參與大大小小商務活動期間,處處碰到男女不平等、受歧視的情況。社會雖發達,但有能力和志願躋身管理上層的女性,還是佔少數,唯有推動更多女性爭取平權和自身利益,情況才可改善。她深信,「討論可以改變思想,思想可以改變行為,行為就能改變體制。」

 

  她分享一次臉書替美國前財政部長主持會議,開會時,她留意到四位女參加者的不安,刻意坐到牆邊,她鼓勵她們往桌前坐。她2004年懷孕時,駕著車忍受孕吐的煎熬,之後向上層成功爭取在谷歌園區設立孕婦專用停車位。

 

  她說,女性承受世俗的刻板印象,面對內心交戰,自我設限,這才是桎梏她們前進的關鍵。「女性從小被教導不該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不要有企圖心,不該比男性強勢;我們常將這些負面訊息內化,降低了對自我成就的期許。」

 

  被強化的文化信號,壓抑了的欲望和表現。她在哈佛商學院唸書時,和其餘六位男生獲獎學金,男生們都引以為傲,而她選擇不公告天下,就是怕張揚會徒增困擾。

 

  言行上自我懷疑折磨自己,怯於承認個人成就。桑德伯格的忠告,是機會到來便要掌握;有自信,才能冒險進取。

 

  有些職場新手誤解了人生導師對職業生涯的作用,以為有貴人便可幫助自己扶搖直上。但作者認為,師徒關係的基礎,還是建立在專業關係上,要表現卓越,才能找到人生導師。

 

  桑德伯格說此書不是要鼓吹女性主義,她希望女性內心覺醒,作出改變,而更多男性支持職場和家中的女性,突破障礙,造福的將會是全人類。

 

  《挺身而進》是男性女性讀者皆適合的職場天書,作者引了她在谷歌和臉書帶領團隊的實例和挑戰,如她曾建議開會不用PowerPoint簡報的規則,引起同儕和客戶的小震動。她分享團隊中能幹的同事的處事方式,也分享向臉書領導人祖克柏尋求每周回饋、敞開心胸的溝通方式,這些小故事,是活生生的職場生存和溝通指南。

 

  雪柔‧桑德伯格捐出此書收益,成立Lean In非營利組織,鼓勵女性積極投入抱負,和贊助支持女性的公益團體。http://leanin.org/

 

  桑德伯格於2013年12月 的TED訪問《 Sheryl Sandberg : So we leaned in… now what?》
http://www.ted.com/talks/sheryl_sandberg_so_we_leaned_in_now_what.html

 

21/07/2023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讀米蘭.昆德拉的語錄,從塵世陷阱中掙脫開來

#Reading #Art #米蘭.昆德拉 #語錄 #自由 #閱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小說不是作家的懺悔,而是對於陷入塵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這是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寫下的話。對於人生的探索,似乎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讓人產生離自己很遠的錯覺。但其實,人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儘管是迷茫之際,也是一種選擇。

 

  「塵世陷阱」,一個既尖銳又貼切的形容。就像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總有種毀滅過後的重生,對於生命價值的意識有著強烈的慾望,然而在找尋出路時,總是要在「究竟要做甚麼」的困境中先走一遭。可人只能活一次,無法與前世的自己作對比,同時又要為未知的未來做決定。

 

  2023年7月12日,米蘭.昆德拉去世了,享年94歲。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無限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

 

  米蘭.昆德拉一生寫下多本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多次入圍若貝爾獎,卻次次都擦身而過,但這並影響他藉著文字/小說與世界作聯繫。

 

  米蘭.昆德拉在1929年出生於捷克,後來因政治因素流亡到法國;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說《笑忘書》,以「布拉格之春」下的捷克斯洛伐克為背景,書寫七則看似互不相連的故事,寫下「笑」與「忘」。1984年,他發表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無疑是他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之一,被翻譯多達20種語言,更被一度拍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而書中的「媚俗」更一度成為文藝青年的流行語。兩本小說都訴說了捷克人如何在蘇聯佔領時期下的生活,困境與適應、適應與困境……有人說,懷念米蘭.昆德拉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他的作品。不管是他抒情的詩,還是充滿思緒的小說,他都一直在困境中尋找出口,也在尋找自己與世界的關聯。

 

  米蘭.昆德拉也如千千萬萬的我們一樣,有順利之時,也有陷入窘境之際,然而在所謂的「塵世陷阱」中,又該如何面對呢?在進入他的筆下世界之前,不如先讀讀來自他小說中的語錄,閱讀他對於自由、告別、選擇、人生的思緒,在糾結中,掙脫開來。

 

#1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為自我。

 

#2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
當人們垂死,死期將至,每一刻都彌足珍貴,便沒有時間可浪費,去回憶甚麼了。— 《無知》

 

#4
最糟糕的不在於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於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生活在他方》

 

#5
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了其意義何在。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7
生命就像一場盛大的宴會,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地必須出席這場無意義、空洞虛無、無所謂的宴會。 —《無謂的盛宴》

 

#8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9
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 《被背叛的遺囑》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