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一分鐘閱讀 - 李怡
05/07/2013

《村上有春樹,村下有搖錢樹》別做財奴

#Reading

  台灣有個眾所周知的創意才子,叫郝廣才,他是繪本界教父,創辦格林文化,出版過無數精彩繪本,屢獲國際大獎肯定。他自己也提筆創作童話,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把世界的美麗說成動聽的故事,在無數小讀者的心中埋下閱讀的種子。他最近出了本有趣的書,書名是《村上有春樹,村下有搖錢樹:錢是掉進口袋,還是腦袋?》。

 

  書名有趣,講的是人與錢的關係,實際上是以通俗語言,生動故事,教我們如何將腦袋裏的創意變成人生的財富,幽默、生動、好讀,讓人在哈哈大笑之餘茅塞頓開,對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全新的思考。只要改變看錢的角度和花錢的態度,多多運用你的創意,每個人的腦袋裏,都有一盞阿拉丁的神燈、一株搖錢樹!

 

  在這本書的自序中,作者說:錢是人造的,本是人的工具,為人服務才對,但往往反過來變成人的主人,人卻成為錢的奴才。愛上它,崇拜它!

 

  人類是有了「錢」這個東西後,歷史才豐富起來。它常駐在我們個人和身體的意識中,因為它顯出我們的慾望與恐懼,慷慨與貪婪,企圖與挫折,聰明與笨蛋,愛與恨!

 

  探索錢,其實就是探索我們自己。我們理想中的自己和相信的價值。

 

  我們按著錢的線索走,就會找到真相,發現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在自序中,郝廣才講了幾個故事。

 

  有人問馬克吐溫,他是否記得第一次賺到的錢?他回答:「當然。那是在我小時候唸書時。一天,我搞壞了學校的書桌。按規定我必須交五元罰款,否則將在全校師生面前捱打。我告訴我爸爸,他給了我五元,讓我交給老師。不過,在給我之前,先打了我一頓。由於我已經捱過一次打,再捱幾下也就無所謂了。所以,我決定回學校再捱一次打,自己把那五元留起來。這就是我第一次賺到的錢!」

 

  人為財死,錢會讓你為它犧牲。

 

  美國第九任總統哈里遜,小時候是個安靜怕羞的孩子。鎮上的人喜歡捉弄他。他們會把一枚五分的硬幣和一枚一角的硬幣扔在他面前,看他會拿哪一枚?哈里遜總是撿五分的硬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都說他是傻瓜。有一天,一位婦人對他說:「孩子,難道你分不出一角比五分多嗎?」「請別跟別人說,我當然知道!」哈里遜小聲說:「不過,如果我撿了一角的硬幣,恐怕他們就再也沒有興趣扔錢給我了。」

 

  錢會分出誰聰明?誰較愚蠢?

 

  猶太教的教士,稱為拉比。城裏有個拉比僱一輛馬車去主持一個慶典。

 

  為了省錢,他僱了一匹瘦馬拉的車。馬車出城,要翻越一座山嶺。車夫說:「我的馬太瘦弱,爬不過山。我們下來推牠一把如何?」於是,拉比便下車和車夫一起把車推過山嶺。到目的地。累得快死的拉比對車夫說:「我來這裏要主持慶典,你來這裏是為了賺錢。可是我為甚麼要把這匹爛馬帶來?」車夫說:「因為你要省錢!」

 

  錢會讓人又笨又勤快,但不知自己在幹甚麼?

 

  郝廣才說:錢,是人類最完美的發明。但錢是一個工具,不是神。我們要懂得「用」它,而不是「愛」它。

 

  我們用錢常有一些顛倒的觀念,好像我們會買貴的衣服,卻捨不得買一雙貴的鞋子。衣服便宜或貴,對我們的身體不會造成甚麼傷害,它頂多傷害你的「自尊」。一雙爛鞋,可會傷害你的腳。腳很辛苦,做工很多,卻得到最少,還常被嫌棄。腳很容易受傷,腳不健康,全身都受影響,但它卻沒有得到優先的照顧。因為貴的鞋子,踩在腳下,我們總感覺會弄髒,磨損我們的錢,卻忘了鞋子是在保護我們的腳啊!

 

  我們買了貴的衣服,應該馬上穿,要多多穿,它才貴得有值得。但是我們通常會把貴的衣服,好好保存起來,等到我們以為重要的場合,像參加婚宴,才穿出來亮相。殊不知別人結婚,不在意我們穿多好。而且主角又不是你,你費盡工夫精心打扮,來搶甚麼鏡啊?想想看,如果我們把參加別人婚宴的衣飾,拿到平常來用,你走到哪裏都是主角。

 

  很多朋友買股票,遇到跌的時候,如果要用錢,幾隻股票在手,他們會先出掉哪一隻呢?通常會把跌得少的出掉,留著跌得多的,等以後漲上來。如果是按這種順序來思考,你的未來會更慘,因為你愛上不該愛的東西,你愛上了你的股票。跌得少的,表示它體質好,所以比較抗跌。將來要漲,它才會先漲、多漲。跌得多的,體質差,它搞不好就在這一波跌勢中淘汰,永遠漲不回來。

 

  你的孩子,數學不好,你給他請家庭教師,你不放棄,等他變好,因為你愛他。股票不好,你不能愛它,它不會因為你的愛,就會變好。

 

  人為甚麼那麼容易愛上錢呢?

 

  因為有錢會讓人有安全感、有自信、有自由、有力量。最特別的是,錢不會反抗人。你把錢擺在哪裏,它就乖乖在那裏。你想怎麼花,它就乖乖讓你花。沒有生命的東西是不會反抗的,有生命的就沒辦法讓我們隨心所欲。對人忠心的狗,我們要養牠、愛牠、訓練牠,牠才會聽話。嬰兒,我們要他睡,他不睡,要他不哭,他偏哭。

 

  錢,不會。因為錢沒有生命。它不會反抗,但也不會反應。死的東西,衣服、鞋子、股票、鑽石……錢,都不可以愛。

 

  大明星蘇菲亞羅蘭,有一次弄丟了一個大鑽戒,她哭了好久。她的老公卡洛龐蒂便對她說:「蘇菲亞,不要為不會為妳掉眼淚的東西掉眼淚吧!」這句話,我們也要常常對自己說。

 

  愛錢,最大的悲劇是你會變成「財奴」。你會愛錢勝過愛自己。你說有這麼嚴重嗎?

 

  明朝的崇禎皇帝很勤奮、很節儉,他很愛錢。打仗要用錢,他就加稅。稅刮不夠,他要臣子們捐。前方將士的軍餉一直欠著不發,弄得士兵叛逃。後來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上吊自殺。李自成打開崇禎的私庫,裏面的私房錢白銀黃金加起來換算,共有白銀五千二百萬兩。崇禎自己省得要死,結果真的省到死。這不是愛錢不要命、愛錢勝過愛自己嗎?

 

  我們不是反對有錢,是反對愛錢,華倫.巴菲特有360億美金,他要留兩千萬給兒女,其他捐給比爾.蓋茲的基金會。他不奢華,也不虧待自己,愛親人也愛助人,這是真有錢但不愛錢。所以,「錢是為了生活,生活不是為了錢!」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村上有春樹,村下有搖錢樹:錢是掉進口袋,還是腦袋?》

作者:郝廣才

由  皇冠文化集團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21/07/2023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讀米蘭.昆德拉的語錄,從塵世陷阱中掙脫開來

#Reading #Art #米蘭.昆德拉 #語錄 #自由 #閱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小說不是作家的懺悔,而是對於陷入塵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這是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寫下的話。對於人生的探索,似乎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讓人產生離自己很遠的錯覺。但其實,人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儘管是迷茫之際,也是一種選擇。

 

  「塵世陷阱」,一個既尖銳又貼切的形容。就像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總有種毀滅過後的重生,對於生命價值的意識有著強烈的慾望,然而在找尋出路時,總是要在「究竟要做甚麼」的困境中先走一遭。可人只能活一次,無法與前世的自己作對比,同時又要為未知的未來做決定。

 

  2023年7月12日,米蘭.昆德拉去世了,享年94歲。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無限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

 

  米蘭.昆德拉一生寫下多本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多次入圍若貝爾獎,卻次次都擦身而過,但這並影響他藉著文字/小說與世界作聯繫。

 

  米蘭.昆德拉在1929年出生於捷克,後來因政治因素流亡到法國;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說《笑忘書》,以「布拉格之春」下的捷克斯洛伐克為背景,書寫七則看似互不相連的故事,寫下「笑」與「忘」。1984年,他發表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無疑是他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之一,被翻譯多達20種語言,更被一度拍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而書中的「媚俗」更一度成為文藝青年的流行語。兩本小說都訴說了捷克人如何在蘇聯佔領時期下的生活,困境與適應、適應與困境……有人說,懷念米蘭.昆德拉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他的作品。不管是他抒情的詩,還是充滿思緒的小說,他都一直在困境中尋找出口,也在尋找自己與世界的關聯。

 

  米蘭.昆德拉也如千千萬萬的我們一樣,有順利之時,也有陷入窘境之際,然而在所謂的「塵世陷阱」中,又該如何面對呢?在進入他的筆下世界之前,不如先讀讀來自他小說中的語錄,閱讀他對於自由、告別、選擇、人生的思緒,在糾結中,掙脫開來。

 

#1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為自我。

 

#2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
當人們垂死,死期將至,每一刻都彌足珍貴,便沒有時間可浪費,去回憶甚麼了。— 《無知》

 

#4
最糟糕的不在於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於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生活在他方》

 

#5
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了其意義何在。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7
生命就像一場盛大的宴會,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地必須出席這場無意義、空洞虛無、無所謂的宴會。 —《無謂的盛宴》

 

#8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9
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 《被背叛的遺囑》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