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一分鐘閱讀 - 李怡
26/10/2018

「你今天快樂嗎?」愁眉不展的時候,學學北歐人的幸福哲學

#Reading #李怡 #心理情緒 #路易莎.湯姆森.布莉絲

  被譽為存在主義哲學之父的十九世紀丹麥作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說:「很多人氣喘吁吁地追逐快樂,追得如此急迫以至於匆匆錯過了快樂。」

 

  《Hygge丹麥幸福學》這本書的作者布莉絲在「導言」中說:

 

「在這個全球情勢不穩定的時代,我們與環境、與他人變得疏離。我們失去了親暱和舒適感,不管是從字面上或根本上都失去了信賴,而因此必須要靠著新的物慾消費產生同社會、同人的連結。Hygge 讓我們知道生活有另一種方式,可以為我們的家庭、學校、職場、城市以及國家,帶來人性和溫暖。」

 

  丹麥人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丹麥高水準的生活、優秀的健保、教育的普及和財富的公平分配,都有助於形成丹麥人可量化的幸福。但布莉絲說,堅持追求幸福,並不一定會真正走向滿足安康。丹麥人的快樂是因為他們生活的中心,和Hygge 核心中,有著比其他人穩固的滿足。

 

read more:何謂人生:活得安逸,用慾望把自己填滿就叫「大滿足」?

 

  「當我們感到滿足,就會為我們日常行動注入平靜舒適,同時也進一步把舒適分享給身邊的人。我們會開始意識到其他人的幸福,覺得自己有責任為他們帶來幸福,而他們也會反過來為我們帶來幸福。Hygge 提出一個方法,告訴你要怎樣和其他人相處,怎樣照顧別人以及照顧自己。

 

  「在我們複雜又過度緊張的生活裏,Hygge 可以化身簡單的日常習慣,連結起我們所有人,讓我們和周遭環境和平共處,開始有同理心,並為生活中的小事感到驚奇。」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藉

 

《Hygge丹麥幸福學》

作者:路易莎.湯姆森.布莉絲

由 麥浩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21/07/2023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讀米蘭.昆德拉的語錄,從塵世陷阱中掙脫開來

#Reading #Art #米蘭.昆德拉 #語錄 #自由 #閱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小說不是作家的懺悔,而是對於陷入塵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這是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寫下的話。對於人生的探索,似乎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讓人產生離自己很遠的錯覺。但其實,人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儘管是迷茫之際,也是一種選擇。

 

  「塵世陷阱」,一個既尖銳又貼切的形容。就像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總有種毀滅過後的重生,對於生命價值的意識有著強烈的慾望,然而在找尋出路時,總是要在「究竟要做甚麼」的困境中先走一遭。可人只能活一次,無法與前世的自己作對比,同時又要為未知的未來做決定。

 

  2023年7月12日,米蘭.昆德拉去世了,享年94歲。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無限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

 

  米蘭.昆德拉一生寫下多本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多次入圍若貝爾獎,卻次次都擦身而過,但這並影響他藉著文字/小說與世界作聯繫。

 

  米蘭.昆德拉在1929年出生於捷克,後來因政治因素流亡到法國;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說《笑忘書》,以「布拉格之春」下的捷克斯洛伐克為背景,書寫七則看似互不相連的故事,寫下「笑」與「忘」。1984年,他發表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無疑是他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之一,被翻譯多達20種語言,更被一度拍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而書中的「媚俗」更一度成為文藝青年的流行語。兩本小說都訴說了捷克人如何在蘇聯佔領時期下的生活,困境與適應、適應與困境……有人說,懷念米蘭.昆德拉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他的作品。不管是他抒情的詩,還是充滿思緒的小說,他都一直在困境中尋找出口,也在尋找自己與世界的關聯。

 

  米蘭.昆德拉也如千千萬萬的我們一樣,有順利之時,也有陷入窘境之際,然而在所謂的「塵世陷阱」中,又該如何面對呢?在進入他的筆下世界之前,不如先讀讀來自他小說中的語錄,閱讀他對於自由、告別、選擇、人生的思緒,在糾結中,掙脫開來。

 

#1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為自我。

 

#2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
當人們垂死,死期將至,每一刻都彌足珍貴,便沒有時間可浪費,去回憶甚麼了。— 《無知》

 

#4
最糟糕的不在於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於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生活在他方》

 

#5
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了其意義何在。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7
生命就像一場盛大的宴會,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地必須出席這場無意義、空洞虛無、無所謂的宴會。 —《無謂的盛宴》

 

#8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9
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 《被背叛的遺囑》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