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古董投資秘笈 - 費吉
07/05/2024

科學VS眼力:以熱釋光檢測鑑別古董、做買賣靠得住?回歸目鑑技術才是正道?

#拍賣 #拍品 #古董 #宋瓷 #宋青白瓷刻花牡丹紋帶原蓋梅瓶 #惜魚拍賣 #斷代 #到代 #Art & Culture

  最近一位行家給我電話,問我有没有興趣看兩件付带熱釋光檢測報告的高古瓷,一支鈞窯梅瓶,一件黑釉油滴碗。仔細看過之後,我認為兩件都是新仿,但行家有不同意見,他說兩件東西付带權威熱釋光檢測報告,被各大拍賣行承認,更何況,一位大陸專家也認為兩件東西到代,問我有沒有看清楚!

 

  一件古董文物是否到代,不必用放大鏡看,也不需要用紫外光燈照,只憑一雙肉眼便可判斷,這是知識、經驗結合的目鑑技術,有些藏友沒有天份,一生也學不會;有些懶惰不肯學,一味依賴熱釋光檢測做買賣和搞收藏。

 

  我一早說過,熱釋光檢測並非百份之一百凖確,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但很多人對我講的說話嗤之以鼻,認為一個人的眼力無論有多高,始終不及科學的熱釋光檢測準確。對這些盲目信賴科學的人,我只能說「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前一陣子,同一位行家給我看一件乾隆官窯,跟我說是套底的,問我可否看得出?套底技術,即是將舊底套上新瓷,已出現了很多年,亦騙過很多次熱釋光檢測。將舊的明清官窯底款套上新仿瓷器卻是最近幾年才出現,令到只看底款不及其他的半桶水專家一敗塗地!

 

  最近台灣的惜魚拍賣行搞了點新意思,開宗明義保證拍出的高古瓷全部到代,如熱釋光檢測報告證實任何一件拍出的高古瓷的燒造年代少於100年,可以要求全數退款。這種拍賣模式前所未見,真是有趣得很!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惜魚既然對拍品充滿信心,為甚麽自己不先為全部高古瓷拍品做熱釋光檢測,卻將責任轉嫁給買家?我的第二個問題是如果熱釋光檢測報告指出燒造年代是100-200年,不到700-1000年,惜魚是退還是不退款?

 

  宋代,包括南宋和金代的高古瓷,熱釋光檢測報告標示的燒造年代最少應是600-800年,如報告標示200年,即是不到代,但又超過100年,到時惜魚會不會打死狗講價?

 

  惜魚玩的是噱頭,還是在保證條款中暗藏殺著?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認為事有蹺踦,買家不能不小心行事!

 

  那麽,惜魚的高古瓷拍品又是甚麽貨色?

 

北宋將樂窯鏤空執壺一套

惜魚拍賣

 

  拍品編號288「北宋將樂窯鏤空執壺一套」。將樂窯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境內,始見商周,興於唐代,盛在兩宋,主要生產青瓷、青白瓷、醬釉瓷等品種。將樂窯青瓷的淡青釉色、裝飾風格與越窯類似,兩者因此容易被混為一談。將樂窯傳世品不多,出現在拍場的次數更是少得可憐!如拍品般精緻的執壺和縷空温碗不見於海内外公私營收藏,可謂極品!

 

  惜魚指出「北宋將樂窯鏤空執壺一套」曾在香港蘇富比於1993年4月27日拍賣,最終以1,010,000港元成交。事隔31年,惜魚給出一個1,700,000港元的低估價,是對拍品的窯口沒有信心,還是對拍品的燒造年代沒有信心,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上世紀90年代,為數不少的將樂窯器出現在香港的古董文物市場,被不少行家誤認為越窯器,其中便有刻花執壺。我向一位相熟的行家買了一支刻花執壺,後來愈看愈不對勁,最終送去做熱釋光檢測,得出的檢測結果是少於50年,但行家不願退貨。最終如何解決雙方的矛盾?冬天凍死了一隻羊,說來話長!

 

  我仔細看過拍品的胎、釉、剔刻花、縷空工藝,我認為是一個太過完美的組合Too good to be true!縷空温碗的裝飾風格更是不倫不類,欠缺邏輯!宋代温碗雖是裝飾品,但也有實際用途。一隻只能裝三份一熱水的縷空温碗,並不足以保持執壺内酒的温度!

 

  拍品最終以何種價格成交,買家會不會將拍品送去做熱釋光檢測?我認為惜魚和買家都不會透露檢測結果!

 

南宋龍泉窯龍耳銜環花口瓶

惜魚拍賣

 

  拍品編號245「南宋龍泉窯龍耳銜環花口瓶」。惜魚將這支拍品斷代南宋,我認為有商榷的餘地。南宋龍泉窯固然燒造白骨龍泉,但數量非常之少,傳世品亦不多見,拍品的釉色勉强可以說是梅子青,但又太濃太澀,我因此認為拍品是清代景德鎮仿燒的龍泉。如買家將拍品送熱釋光檢測,得出200-400年的檢測結果,將會如何是好,退還是不退,惜魚會不會接受退貨?

 

  藏友應該懂得分辨那些是鱔稿!鱔稿最常用的一招是將拍品跟過去以天價成交的拍品作比較,卻不告訴或提醒讀者以天價成交的拍品可能是假拍,即是假成交,並沒有真金白銀過手。

 

宋青白瓷刻花牡丹紋帶原蓋梅瓶

惜魚拍賣

 

  拍品編號238「宋青白瓷刻花牡丹紋帶原蓋梅瓶」。真假不論,就算是真的也是一支非常普通的梅瓶,估價1,700,000港元。鱔稿這樣說:「2021 年,在北京開拍國際的首拍裏,一件來自於台灣藏家舊藏的北宋湖田窯影青釉牡丹紋梅瓶以人民幣 2,180萬元成交,可資比較。」看到這段文字便以為現在的拍品的估價是仙丹價,便是太天真!

 

14/12/2021

將民國產物錯誤斷代為雍正古董,是眼力低還是錢太多不在乎?

#巴黎 #雍正 #斷代 #蘇富比 #民國 #時代 #粉彩瓶 #拍賣 #時期 #藝術 #古董 #Art & Culture

  4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談到強國炒家在英國一場小拍,將一支「民國粉彩嬰戲圖綬帶葫蘆小瓶」看成是乾隆正朝的東西,炒上247.000英鎊的天價。當時我奉勸學藝不精、眼力不高的強國炒家,不適宜像盲頭烏蠅一樣四處亂跑炒貨,因為自製的古董砒霜吃得多,雖不至於死人,但會令人傾家蕩產、懷疑人生!

 

  言猶在耳,歷史又再一次重演,證明我的說話被很多強國炒家當作耳邊風,令到我也開始懷疑人生!

 

民國「大清雍正年製」款粉彩花卉觀音瓶——巴黎蘇富比

 

  最近巴黎蘇富比秋拍,一支估價僅8,000英鎊的「民國『大清雍正年製』款粉彩花卉觀音瓶」被炒上920,000英鎊的天價,一時之間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書款是仿款,粉彩花卉瓶其實是清末民初的東西;亦有行家認為強國炒家「當雍正本年了,以為是天漏!」

 

  醫生斷錯症會死人,自以為「獨具慧眼」的炒家把一件拍品錯誤斷代,雖不會死人,但會令到荷包重傷!巴黎蘇富比將粉彩花卉觀音瓶斷代民國,最少有兩個炒家不同意,才會將價格炒上920,000英鎊。這個價格對一支全美的雍正本朝粉彩花卉觀音瓶來說,確是大仙丹(大漏);反過來說,對一支民國仿雍正的粉彩花卉觀音瓶來說,卻是砒霜!

 

  判斷一件古董瓷器是真是假、是本朝還是後仿,來去只得幾度板斧:看款字、看畫工、看胎、看工藝、看底釉和面釉的顏色。雍正本朝的粉彩器,有不少館藏品、拍品可資比較。民國仿雍正、民國仿乾隆的粉彩器,在市場上流通的更不在少數。民國時期的粉彩器,不落仿款的,在市場亦是常見之物。將拍品跟上述的粉彩器互相比較,很容易便會得出拍品是民國仿雍正的結論。

 

 

  上面民國時期的粉彩瓶,落「洪憲年製」款,除了款字不同之外,其他方面與拍品都非常相似,似乎憑這一支粉彩瓶便可判斷巴黎蘇富比的拍品是民國,而非雍正本朝的東西。

 

  我寫了不少文章強調歐洲小拍多仙丹,但亦多砒霜。有趣的是,歐洲的小型拍賣行並非故意賣假貨坑客,而是有一大班盲頭烏蠅亂闖亂撞,自己坑自己,真是非常令人費解。

 

  拍賣完畢之後,有人懷疑買家會不會付款提貨,亦有人質疑整件事是洗錢活動。我認為買家是中國炒家,拍品將會很快在中國大陸的拍場出現,估價將會最少是成交價的兩倍,當正是雍正本朝的粉彩器。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拍賣行、貨主很可能重金禮聘藝術媒體寫鱔稿,大吹特吹在前一次巴黎蘇富比的拍賣,拍賣行斷代錯誤,拍品其實是大漏,是雍正本朝的佳器。

 

  拍賣行、貨主、藝術媒體合謀操作一件仿品的勾當,在拍場屢見不鮮。這種操作看似成功的機會不大,但事實往往令人驚訝。拍賣行、貨主、藝術媒體經常得手,拍出一些仿品。對此現象我唯有嘆一聲:在中國大陸,錢多人傻的買家真是多得很!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