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 Dining

廚職背遊 - 梁芷靈
24/01/2019

遊這裏,會流淚!真人真事: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背包客 #鄭秀文 #波斯尼亞 #南斯拉夫 #歐洲 #巴爾幹半島 #Travel #Love Philosophy

 

  「縱各有信仰 混亂大地上 戰鬥要把各樣民族劃開……」呢篇專欄,有聲的!

 

 

  Sammi(鄭秀文)粉絲都必定識唱的經典《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原來係真人真事!她是一部美加紀錄片的名字,記錄1993 - 1995年發生的南斯拉夫內戰、波斯尼亞戰爭,以及最核心的「薩拉熱窩圍城戰役」。

 

 

  薩拉熱窩在哪裏?去旅行安全嗎?《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洋葱」故事?馬上為大家介紹一下,歐遊冷門首都—薩拉熱窩!

 

1/ 薩拉熱窩在哪裏?

 

 

  薩拉熱窩(Sarajevo)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下稱「波黑」)的首都,飽受世界多場大戰的血腥洗禮。但過去廿年,卻以驚人速度復元。今時今日,走在薩拉熱窩的街頭,繁華、安全、方便,卻又會隨處可見大戰時的遺下的子彈孔、墳場,強烈對比,形成獨一無二的視覺、心理衝擊。

 

 

  還記得初中歷史課,觸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嗎?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薩拉熱窩刺客普林西普暗殺,史稱「薩拉熱窩事件」,刺殺位置拉丁橋,就在薩拉熱窩市中心。(有無一種好似好有印象,但又唔係好實在記得一切嘅心癢感覺?)

 

  而《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就發生在90年代,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死傷慘重,過百萬人無家可歸,是現代戰爭史,最長的圍城戰役!

 

  那麼,到底誰是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2/ 誰是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是對青春小情人 眼睛多麼閃又亮」這篇文章,建議你一邊播著鄭秀文的《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細味歌詞,聲音導航,一邊細閱呢個故事。

 

 

  從前有對小情侶,就像很多波黑夫婦,有著不同宗教背景:羅密歐是塞爾維亞裔,茱麗葉是波斯尼亞回教徒。坎坷的是,內戰兩軍,正是各的祖國: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但「二人都承諾 在生每日共行 縱有戰火漫長」。

 

看見這朵玫瑰花,就知道自己抵達羅密歐與茱麗葉喪生之地Vrbanja 橋

 

  活在生死邊緣多時,小情侶決定孤注一擲,手牽手逃離薩拉熱窩,尋找長相廝守的國度。那天,兩軍本來協定停火,誰不知,小情侶一踏上 Vrbanja 橋,槍聲突然響起,羅密歐首先中彈身亡,茱麗葉隨後中彈,奄奄一息之際,奮力爬向男友,擁抱著屍首,15分鐘後才氣絕身亡,二人死時年僅25歲。

 

Vrbanja 橋現況,由市中心沿著河邊直行步行約20分鐘到達,沿途風景浪漫

Vrbanja橋現況,當時小情侶倒地位置

 

  此情此景,正好被戰地記者拍下,成為歷史新聞照片,被多個傳媒刊登。更揪心是,小情侶「中槍雙雙倒地上」之後,曝屍8日,才被塞軍清理。

 

戰地記者當時拍下的照片,轟動全球

 

  事隔三年,二人遺體才被運返薩拉熱窩,與無數對相似背景的亡魂安葬在一起。故事被美加電視台,製成紀錄片《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在薩拉熱窩裏,隨處都是墳場,隨處都是刻滿內戰死難者名字的紀念牆,名字密密麻麻。

 

  也多得林振強先生,將這段淒美的歷史,帶到香港樂壇,提醒我們「戀 從無用分宗教 無民族爭拗 從無懼槍炮」;告訴我們,世界曾經有過一個這麼一對戀人,深愛著對方,面對亂世,「他跟她始終從沒更改立場 永遠共勇敢的理想唱這歌」……

 

 

  去旅行,留過倩影,嚐過美食,對我來說,最會跟隨我一生一世的,就是那些歷史教曉我們的事。

 

  這裏,埋葬著無數對,面對戰火亂世,也竭力走在一起的情侶;回想一下,活在香港的繁華盛世,又有幾多對戀人,不自編自導「葉念琛劇情」,只有一個「我的最愛」?願世上有情人終成眷屬,學會珍惜「常寧願一生至死都與你戀」的那位。

 

下周預告:

 

  薩拉熱窩就只得呢個淒美愛情故事?當然唔係啦!朋友常常問我:「你去過咁多地方,最喜歡哪些?」薩拉熱窩絕對係大熱答案!

 

  到底薩拉熱窩仲有咩必去景點?必吃美食?必玩體驗?下星期和你一齊飛去巴爾幹半島,見證歐遊冷門首都,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以外,4個引人入勝之處!

 

 

  想知道我如何「廚職背遊歐亞非 460日、希臘坐車返香港」?加我的 Facebook 專頁「廚職背遊 梁芷靈 HKG Budget Traveler」和 Instagram @leungcatharine,睇埋其他背遊慳錢錦囊!

 

16/07/2020

以親身經歷拆解移居英國 4個常見憂慮:我從未在外國生活,應付得來嗎?

#英國 #Travel #背包客 #移民 #移居英國

2014年,出發去英國留學,上機前一刻。當時,我從來未試過在英國生活。對未來的未知數,充滿㥬惶和擔心。

 

  要決定背遊一個從未踏足過的國家,心中尚且已經千個問號;更何況,是考慮移民、決定自己和家人的下半生是否去世界的另一端生活?六年前,我決定要去英國留學。當時從未曾在英國生活的我,經歷整整一年的掙扎、㥬惶、恐懼、擔心……現在回覆讀者在我 Facebook 專頁的查詢時,絕對感同身受。

 

 

  除了搵屋搵工等基本問題,內心的掙扎更多:「我在英國無人無物,搞得掂嗎?」、「我的英語能力足夠應付嗎?」、「我的積蓄夠生活嗎?」、「我只懂煮公仔麵,我能照顧好自己嗎?」每晚睡在香港家中的上格床,心裡就問起無數問題。

 

 

  六年過去,在英國畢業後,曾到倫敦工作;現居劍橋,任職英國寄宿學校廚師和小食檔老闆。現在的我,對以上的問題有甚麼答案呢?今個星期,搭上時光機,回到 2014年,拆解我在英國生活前的 4個憂慮,希望對有意移居英國的人有參考價值!

 

Q1/ 「我在英國無人無物,搞得掂嗎?」

 

  2014年,我真的一個英國朋友都沒有。記得租宿舍時,業主還要求我提供英國公民做擔保人,才可以分期付租金,否則我就要一筆過繳付全年租金合共 6,000 英鎊(折合當時約 HKD$78,000)!

 

「出路遇貴人!」多得家人輾轉找到朋友的朋友幫忙,找到移居多年的香港前輩成為我在英國第一位認識的朋友,亦是新生活的「北斗星」。

但我的留學城市和她相隔五小時車程,讀書時都沒有機會聚頭,只能靠口訊錄音請教生活小貼士。最後,終於在學年結束後,親自拜訪及道謝!

 

  多得屋企人幫助,輾轉找到了朋友的朋友願意幫忙。另一方面,我又厚著臉皮,請教曾到英國留學的同事,她們給我的貼士,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實在感激她們的幫助!

 

 

  相比五六年前,現在網上資訊更發達。Facebook 群組、討論區、新聞報導云云,願意禮貌地不恥下問的話,方法總比問題多。安撫好落地第一步的信心,站穩陣腳後,在英國的人脈就會由鄰居、同事、同學、朋友等逐步建立起來。

 

 

  近期我也收到好多素未謀面的讀者查詢如何在英國搵學校、搵工作、選擇落腳城市等。簡單幾句,可能已能獲得更多方向。歡迎大家繼續跟我交流!

 

Q2/ 「我的英語能力足夠應付嗎?」

 

出發到英國留學前,要先考 IELTS。我的碩士學位課程的收生門檻是 7.0,幸好剛剛達標,無須重考。

 

出發前一年,頻頻看英文書、聽 BBC 電台節目將勤補拙。擔心自己的英語應付不了當地生活。

 

  香港的會考、高考、大學告訴我,我的英文水平不過不失。但在英國生活和考試是兩碼子的事,莫講話當時連一個外國朋友也沒有,在香港也甚少跟外國人聊天。「我的英語會否生疏已久?」、「我英語應付到一般旅行,但足以讓我找工作謀生嗎?」、「我會交到外國朋友嗎?」、「我會連基本日常生活也有困難嗎?」以上都是我出發英國前,曾經擔心過的。

 

 

  出發前,暗地裡自己擔心了一年;原來,到埗一個月後,千千萬萬個問題就自動解開了!在英國的大學生活裡,短短一個月,我說的英文,好像已經比過去廿幾年總計起來還要多!開課一星期後,已經結交了一大班朋友,他們來自英國、南非、肯亞、西班牙、希臘、印度、挪威、瑞典、意大利、迦納、津巴布韋、馬來西亞等等。

 

 

  學期完結後,更有機會去倫敦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真正體會到中學英文老師的教誨:「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學外語就是靠多聽多用。」日子有功,就有進步。

 

每一次在大學和公司的演講、會議,都可以大大提升溝通能力。

Q3/ 「我的積蓄夠生活嗎?」

 

 

  我在香港讀大學時唸新聞系,畢業後想一圓兒時夢想,去英國留學,於是日夜工作儲錢四年,終於儲夠錢交學費。扣完學費和租金後,餘下的積蓄不多,每日的生活費只有 HKD$100,即每個月 HKD$3,000。

 

樣樣都擔心的我,連電飯煲都由香港帶過來英國!最後,發現英國物價比想像中便宜得多,而且購物相當方便。

 

  出發前,聽聞英國物價很貴,我用 excel 寫了一張長長的清單:電飯煲、晾衫架、衫架,都打算由香港帶過去。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傻,但當時的我實在不知道英國甚麼都容易買,甚至比香港物價便宜。

 

 

 

  原以為每天只能用 HKD$100 解決三餐、買衫買鞋等生活開支是天方夜譚,但慢慢發現英國有很多「寶藏」例如 Primark、Poundland、Lidl 等商店和超級市場,雖然生活習慣始終要清減一些,但略施小計,也不會虧待肚皮,最後還有餘錢到荷蘭、西班牙背遊、週末遊覽英國不同城市,以及在倫敦看歌劇、參觀博物館等。

 

:略施小計,精打細算,原來也不至於虧待肚皮。最後還有餘錢到荷蘭、西班牙背遊、以及遊覽英國不同城市。

 

  人人追求的生活不同,有些人未必吃得慣英國的豬肉、牛肉等。對我而言,選擇了在這裡生活,我就盡力找方法適應。留學的節衣縮食生活,也促使我之後廚職背遊世界 460日,每日只花 HKD$200。有愛和自由的地方,簡簡單單的生活也很滿足和快樂。

 

Q4/「我只懂煮公仔麵,我能照顧好自己嗎?」

 

  「聽講在英國出街食飯又貴又難食,尤其是中菜!大家都說要自己煮,但我只懂煮公仔麵,怎麼辦?」很多網民和讀者問我這一題。

 

英國餐廳難食與否,實在見仁見智。對我來說,則覺得不如「傳說中」般差。

 

  因為我積蓄不多,HKD$100 / 日倒是不能夠天天出街吃。於是,只懂煮公仔麵的我,唯有硬著頭皮,上 YouTube 學煮飯。

 

 

  最初,由最容易級別的菜式,例如蒜蓉炒津白、蕃茄炒蛋開始學,再慢慢挑戰煮咖喱羊腩、煲蕃茄薯仔蘿蔔湯、忌廉海鮮意粉等。大概經歷了幾百次「實驗失敗」:煮得不夠熟要翻煮、調味太淡、煲飯落太多水等。倒頭來絕對是「自作自受」,但也堅持吃清光,所以必須逼自己進步、改善。

 

大概經歷了幾百次「實驗失敗」,但也堅持吃清光,所以必須逼自己進步、改善。

 

 

 

  半推半就之後,慢慢對煮飯產生興趣,開始邀請外國同學來宿舍一起開食物 Party。更從來沒有想過,後來可以靠做廚師賺錢,背遊世界,甚至現在來英國開小食檔做老闆!

 

  「Never Say Never」可能有點俗套。但對我來說,的確從來沒有想過一種因為要慳錢而唯有學習的新技能,會完全改變我的下半生。

 

  現在教煮飯的 YouTube Channel 比當時更多、更有趣、更詳盡,有心學習的話,總找出合適你的教學影片。曾經有一個廚藝了得的「高人」教我一句說話,我受用至今:「鍾意煮,就要鍾意洗!」意思是,學習煮菜的同時,也要不抗拒洗碗,煮菜洗碗是一個 Package,缺一不可。

 

 

  為了「洗少啲、執少啲」,煮菜時,我會更有條理地安排先後次序、用最少的工具做出最好的效果、一邊煮一邊清理現場。高人說,一個好廚師煮完一頓飯之後,廚房應該仍然整整有條、乾淨整潔。這位高人就是我的公公。

 

 

  If you never go, you’ll never know. 背遊、移民,以至人生很多大小事情也是如此。任何人踏出第一步前,心中都有千千萬萬個問號。相信自己,也相信你身邊的朋友,甚至你還未認識的「貴人」,出路將會由你雙腳一步一步走出來。

 

 

  一邊做廚師,一邊背遊世界,現正在英國初嘗做老闆滋味,開設街頭小食檔。想查詢移居英國生活的方法?點樣廚職背遊世界 460日?由何文田坐車去新加坡,再由希臘坐車返香港?

 

  歡迎讚好我的 Facebook 專頁「廚職背遊 梁芷靈 BackpaCooking」和 Instagram @leungcatharine,話我知你最想看哪一個國家?哪一種玩法的推介?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