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 & Jewelry

尋寶人 - Wayne Hui
26/04/2024

AI隨時可以代替珠寶首飾設計師?一探AI筆下的首飾設計是怎樣!

#珠寶設計 #AI 設計 #AI珠寶設計 #首飾 #Jewelry

  自小對科技都十分有興趣,Apple 2e互聯綱、智能電話,到現在進入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年代,相信機械人助理亦離我們不遠了。但在科技的發展上,對首飾行業又有甚麼影響呢?

 

Courtesy: Tesla

 

  互聯網把世界的供應商距離拉近, 要找指定規格的寶石變得容易很多;電腦的3D設計加上3D打印讓設計師更容易體驗大胆新穎的設計。到了AI年代,AI又是否可以代替設計師去做首飾設計呢?筆者是AI初哥,但也胆粗粗嘗試用到極皮毛的AI科技來設計首飾。

 

  姑且就學鋼鐵人,叫AI做Javis吧!首先,筆者向Javis下了一個設計戒指的指令;不消幾秒,一個戒指的設計便出來了。效果看似不錯,雖談不上是筆者喜歡的款式,但也不過不失。畢竟和Jarvis認識也不久,他又怎會知道筆者的喜好呢?

 

Courtesy: Photo_CreateE

 

  於是,筆者再次給Javis下了更明確的指令,「設計一款18k黃金戒指、有一粒2卡拉的粉紅鑽石,用Art Deco設計風格。」三秒後……

 

Courtesy: Photo_CreateE

 

  未合格,但再接再厲!「今次加上彩色寶石。」

 

Courtesy: Photo_CreateE

 

  最後機會,Jarvis發揮你的創意,幫忙設計一款Art Deco戒指吧!結果出乎意料,所有原素都在, 但卻離理想是那麼遠。

 

Courtesy: Photo_CreateE

 

  總括來說,筆者相信AI暫時還未可以取代設計師的地位,因為無論如何都是需要設計師輸入很多關鍵字,以及作出大量更正,才能繪畫出設計師心目中的款式。如果大家細心看看AI畫的戒指,便發現當中有很多穿崩位,例如奇怪的鑲口。

 

Courtesy: Photo_CreateE

 

  AI進步速度極快,可能很快便可以設計出一款合心合意的設計, 但暫時都是從海量的資訊中整理並整合出答案,卻未有真正的獨立創作思考。所以要AI設計一款天馬行空、大家從未見過任何珠絲馬跡的設計應該還未可行,電影Terminator中的 Skynet距我們還遠呢!不過AI的文書真的很厲害,跟其他行業一樣,AI可以幫忙回覆電郵、處理文件、甚至創作社交媒體標題、相片、內文及關鍵字等等。AI絕對是一個好幫手。

 

13/04/2023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逾300件Cartier珍貴典藏!展出經典自由鳥胸針、藍寶石美洲豹夾式胸針

#卡地亞 #女性 #百樣玲瓏 #珠寶 #鑽石 #Artcation #展覽 #Art #藝術 #珠寶設計 #Cartier #Art & Culture

  瑪麗蓮夢露在《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中,身穿粉色長裙,帶著鑽石首飾,高歌《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一曲,毫不掩飾的大唱Tiffany's、Cartier、Black Starr、Frost Gorham …… 這經典畫面唱出多少女士愛鑽石的心聲。

 

《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電影


  稀珍的來源、獨一無二的存在、精湛的工藝,均為珠寶貫以珍貴二字。然而,除了美麗與珍貴,珠寶的演變也反映著當時社會的面貌與進程。而誕生於176年前的法國珠寶品牌Cartier則見證了一段又一段歷史。日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8號展廳迎來自開幕以來的第三個特別展覽 —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出卡地亞Cartier從十九世紀至今的珍貴珠寶、鐘錶、珍寶、首飾、文獻等逾300件珍貴典藏,讓步入的觀者目不暇給。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展覽劃分為四個部分,包括「王室與貴族女性:優雅與名望」、「女性新姿:打破傳統」、「好奇尚異:跨文化靈感」、「非凡女性:璀璨新傳奇」,由古至今訴說珠寶在不同年代的地位與意義,以及多位傳奇女性與卡地亞的關係,並如何以珠寶為載體訴說時代的故事。


  步入展覽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個又一個的冠冕。談及冠冕,通常離不開王室與貴族,卡地亞與王室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1856年,當時拿破崙.波拿巴的侄女馬緹德.波拿巴公主找卡地亞訂購了一件珠寶,因此她也成為了品牌的第一位有王室身份的客戶。自此,卡地亞便開始為世界各地皇宮貴族客製珠寶,慢慢地,它也成了王室與貴族所喜愛的品牌之一。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加冕禮及重要場合所佩戴的冠冕及華貴珠寶也成了地位的象徵,而冠冕是王室女性及地位顯赫的貴族名媛所佩戴的頭飾,通常採用铂金加鑽石,根據年代,有時會飾以天然珍珠、寶石或羽毛等不同元素,現場就可以看見不同款式的冠冕,如花環風格、俄羅斯風格等,有些更可拆分為胸針,一冠多用。除了耀眼的冠冕,一頂來自1924年的鳥羽冠頭飾立馬將畫面拉回二十世紀,女子頂著活潑又俏麗的「鮑伯頭」,頭上便帶著這輕盈又不失優雅的頭飾,在舞會上翩翩起舞,可見當時Art Deco Jewelry的潮流。

 

冠冕

卡地亞巴黎,約1919年,铂金、鑽石

演員及作家林青霞惠借

冠冕

卡地亞巴黎,1906年,铂金、鑽石、天然珍珠

演員劉嘉玲惠借

頭飾

卡地亞紐約,約1924年,铂金、白金、玫瑰金、鑽石、羽毛

卡地亞典藏


  除了冠冕,另一種受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 Movement的影響的首飾便是長項鍊與髮箍,它的出現也與當時的社會進程與流行服飾有著莫大的關係。二十世紀初,「新女性」的概念興起,隨之而來的便是緊身衣的沒落。女性在穿衣上便更自由,而長項鍊的設計就可以搭配不同的服飾,如飄逸的長裙;同時,也可以滿足不同的佩戴方式,而耳環的設計也偏向修長,配以一頭俏麗的「鮑伯頭」。

 

陰陽吊墜

卡地亞巴黎,1919年,鉑金、金、鑽石、祖母綠、紅寶石、縞瑪瑙、黑色琺瑯、黑色絲繩

卡地亞典藏


  除了社會進程帶來不同的珠寶設計外,美洲豹可謂是奠定卡地亞一個重要的標誌與經典。品牌關於美洲豹的首度設計是1914年的一枚白鑽石與黑縞瑪瑙的抽象豹紋腕錶,但將美洲豹發揚光大的,不得不提貞.杜桑。在仍是男性主導的20世紀初,杜桑不僅是卡地亞首位女性創意總監,她還穩坐總監的位置逾40年,將女性獨立自主的精神透過珠寶去詮釋。杜桑鮮明的個性與自由的精神讓她得到了「美洲豹」的稱號,在杜桑的帶領下,卡地亞以往一些較為抽象的設計逐漸轉化為更寫實與立體的描繪,而大自然的植物與動物也成了她的靈感,而美洲豹自然也成為了設計的一個主線,並將其精神狠狠的刻在了卡地亞的骨子裡。現場可以欣賞到美國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瑪利亞.卡拉斯當時的美洲豹夾式胸針的收藏,以及一枚當時卡地亞為溫莎公爵夫人定制的藍寶石美洲豹夾式胸針。

 

 

美洲豹夾式胸針

卡地亞巴黎,1949年,鉑金、白金、鑽石、藍寶石

卡地亞典藏 (來源:溫莎公爵夫人)

 


  同場還可欣賞到卡地亞受不同文化影響之下的設計,如印度風格項鍊,項鍊以印度文化為靈感,但配色卻充滿歐洲風格,是卡地亞的經典之作;以中國常用的寶石——翡翠為主設計的項鍊,配以鑽石及紅寶石,是赫頓與俄羅斯阿歷斯.米得凡尼王子結婚時所收到的禮物;還有設計於二戰時期、象徵自由的自由鳥胸針、中國風格化妝盒、瑞獸手鐲、埃及風格自鳴鐘等,以及摩納哥王妃嘉麗絲姬莉、著名演員伊莉莎白泰萊、林青霞與劉嘉玲,以及女企業家何超瓊等人的收藏,著實難得一見。

 

 印度風格項鍊

卡地亞巴黎,1936年製作,鉑金、白金、鑽石、藍寶石、祖母綠、紅寶石

卡地亞典藏

 項鍊

卡地亞巴黎,1934年,翡翠、鉑金、緊、鑽石、紅寶石

卡地亞典藏(來源:芭芭拉·赫頓)

項鍊

卡地亞巴黎,1947年,金、鉑金、鑽石、紫水晶、綠松石

卡地亞典藏(來源:溫莎公爵夫人)

吊墜虎形耳夾(一對)

卡地亞巴黎,1961年,金、鑽石、祖母綠、縞瑪瑙

卡地亞典藏 (來源:芭芭拉·赫頓)

自由鳥胸針

卡地亞巴黎,1944年,金、鉑金、鑽石、藍寶石、青金石、乳石

卡地亞典藏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


日期:即日起至8月14日
地址: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8
門票:成人門票為 $120,特惠門票為 $60元,(可參觀所有博物館展廳)
查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