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望聞問「設」 - Wilson Lee、Alex Siu
09/11/2015

糖廠街市集-於都市夾縫間注入活力

#Art & Culture

香港人對飲食日趨講究,既追求飲食文化,又講求健康。有見對優質餐飲需求之大,太古酒店於2015年5月正式成立太古餐廳,負責管理旗下的餐飲業務。愛飲愛吃的朋友都不難發現,太古餐廳成立後積極引進不同的類型的餐廳,亦致力推動健康飲食文化新概念。而最矚目又有趣的,必要數糖廠街市集。

位於商業區夾縫中的糖廠街市集正好填補星期日的空檔。

  Street food其實在外國十分普遍,不論是各式各樣的food trucks,又或是主題市集,都應有盡有。就算是在鄰近的台灣或泰國,都有不少此類型的墟市,除了推廣在地食材外,也同時提供攤檔予本地手作設計。糖廠街市集主打的,只是「食」,由太古餐廳聯同社企Honestly Green,從10月4日起至12月17日逢星期日在太古坊糖廠街舉辦。

臨時帳篷下的攤檔更有pop-up味道。

場地中央設有communal table方便來賓即時分享美食。

  糖廠街市集由40個攤位組成,除了有人氣食店如The Wood、Common Ground、茶家、Via Tokyo等即場炮製美食外,也有售賣肉類、果醬、糕點、糖果各式有機蔬菜的攤位。而市集最令人驚喜之處在於攤檔的選擇,寧捨大集團大品牌,反而集中選取有實力的創意小店進駐,是在今時今日倒模形式的商場店舖以外的一道清泉,亦有推動本地飲餐文化發展的作用。

成功營造市場氣氛,擋主與參觀者的互動令市集更有活力。

市集的攤檔取向具實力的創意小店,不難發掘高品質美食。

簡單的塗鴉圖案於市集內隨處可見,令氣氛年輕及有活力。

  雖然整個市集皆以簡單的臨時帳篷搭建,但偏偏就是這份臨時感帶來pop-up的味道。直接而不花巧的佈置,配合到處可見的塗鴉平面插畫圖案,既年輕又有活力。糖廠街市集著眼的,不是單純的「買」與「賣」,也不是「享受」,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透過檔主和顧客的互動 ,同時推動本地飲食、健康有機餐飲和在地食材,亦為有潛力的小店開通門道,大有宣傳之效。而市集的選址正好為星期天的商業區帶來活力和經濟效益,聰明地填補了場地的空餘,和假日時份商業區本來的靜局形成強烈的對比。或者就是這份人與人之間的活動,才是真正「活化」場所的最佳原材料。

 

糖廠街市集地址:

香港鰂魚涌太古坊英皇道979號

 

08/05/2024

專訪藝術家霍剛:從水墨到超現實主義、再到抽象,在畫裡尋自己

#藝術 #霍剛 #采泥藝術 #藝術展覽 #台灣藝術家 #東方畫會 #米蘭藝術家 #再遇歸來 #香港南京雙城個展 #Artcation #Art & Culture

  二十世紀,有那麼一群藝術家為了尋找新的衝擊,離開了腳下的大地,轉折來到香港的港口,漂洋越海地前往未知之地。有些去了法國,有些則去了意大利,展開了旅居生活。後來,有些藝術家回來了,有些則沒有。

 

霍剛

 

  在米蘭旅居逾半個世紀的藝術家霍剛則在十年前返回台灣,直到今天。霍剛師承李仲生,是東方畫會的創辦人之一,成員還有蕭勤、夏陽、吳昊、蕭明賢、陳道明、李元佳、歐陽文苑,在當時被稱為「八大響馬」。響馬有強盜之意,皆因畫會有著突破傳統框架的理念,但卻不是單方面接收西方藝術;雖然當時已有主張現代藝術的五月畫會,但於50年代的台灣而言,這些理念還是非常叛逆及超前的。

 

  霍剛1932 年生於南京,7歲時隨家人移居重慶,19歲時再到台灣,隨後因想探索前衛藝術而遠赴米蘭,這一去就是半個多世紀。步入耄耋之年,霍剛依舊保持開朗的心境,言語間透著幽默與活力,完全看不來已經步入了人生的第九十一個年頭。他連續數月舉辦展覽,先來香港(交易廣場)——這個從台灣到米蘭追求藝術夢想的中轉之地,後到南京(金陵美術館)——回歸出生之地,以《再遇・歸來》為名,展示了他畢生遊走在東西方文化的精髓。

 

金陵美術館《回故鄉》霍剛藝術大展展覽現場

 

在畫裡尋自己

 

  從傳統書畫到超現實主義,再到抽象,每每轉變,都是霍剛尋找「自己」的旅程。回想起對西方藝術的啟蒙,霍剛直言是找到了老師——李仲生。他還記得當時李仲生老師問他,想學甚麼畫?這個問題問把他問呆了,他心裡想,他就是來學畫的。隨後,李仲生解釋:「畫有兩種,一種是技術上,就是畫得好、畫得像;一種是學理上,就是理論。」霍剛回答後者,李仲生當下便說,那你從前所畫的,都是錯的。

 

  霍剛當時聽得是一頭霧水,不過後來他也悟出來了,「其實說的就是要懂得如何表現。」畫有很多種、風格也有很多,構成繪畫的元素更甚,但並非每一樣是適合自己,甚或都用在一幅畫上,多聽、多看,吸收完後便要懂得選擇。「我是甚麼人、我在哪裡出生、我在哪裡生活,我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霍剛雖然在米蘭生活逾半世紀,但他卻沒有掉丟他的根——書法。自小漂泊的生活然讓他忘了從甚麼時候開始喜歡藝術,但隨祖父霍銳學書法倒埋下了種子,「談及書法,很多人是學著怎麼拿毛筆、用水墨,這個叫運筆;我的聚焦點不在此,而是中國字的結構性。」

 

金陵美術館《回故鄉》霍剛藝術大展展覽現場

 

繪畫是感覺的經驗

 

  初初看霍剛的畫時,粗略可以總結為幾個大元素——幾何、構圖、色調,而這些元素也讓人下意識貼上「西方」的標籤。然而,他的畫又何止於此。畢加索將人與物拆解為幾何體,解構再重構;霍剛則抹去了書法的運筆與水墨的筆墨功夫,將文字視為結構,重置於空間之中。空間性也是霍剛畫裡一個重要的元素,「它是一種感覺,但也具有真實性。」

 

  有人認為,感覺是一種主觀,但其實感覺也是經驗所得,而他的繪畫就是一種感覺的經驗。當中,他對於空間的理解也並非虛無,而是它跟周遭環境所產生的關係與連繫。

 

  霍剛是一個對生活很敏感的人,他以台灣和香港為例,同樣是高樓大廈,但從建築的厚重、建築之間的距離、空間大小來看,多兩公尺、少兩公尺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畫同樣如此,用甚麼顏色、一筆一劃置於空間甚麼位置,畫面看起來簡潔,但如何用最少表現最多,便是我創作的目的。」

 

金陵美術館《回故鄉》霍剛藝術大展展覽現場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