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19/10/2015

HOGAN x 4位專業女性 親示#BusyBeautiful的時尚態度

#intellectualactress2015 #Fashion News #Mix & Match

  忙碌又美麗是一種心態、一種思維方式和一種經歷啟發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於香港這個瞬息萬變的城市,相信在這裡每天勞碌生活的你,也能真切感受到這種努力不懈的態度。 

ANTONIA DA CRUZ

 

NADIA HARILELA

 

JENNY SUEN  

 

YEN KUOK

 

  為了讚揚這傑出的心態,HOGAN深入四位時尚專業的美麗女性生活之中— NADIA HARILELA (SI Group 潮流行銷策略師及即將面世的T-shirt 品牌- Durham Road 創辦人),YEN KUOK (網上潮流寄售商店 Guiltless創辦人),JENNY SUEN  (電影導演並與殿堂級攝影師杜可風攜手協作新作《香港三部曲》)及ANTONIA DA CRUZ (熱門健身會員課程- Guava Pass總經理),捕捉她們每一天忙碌而美麗的時間。 

 

 

 對這一班對生活充滿熱誠的女士而言,「忙」也可以「忙」得時尚,並且透過穿著表達對生活的孜孜不倦的態度,親自演繹了#busybeautiful的模樣。HOGAN這次的project不僅向時尚先鋒和對現今作出積極改變的年輕女性致敬,亦帶出因為當現況變得艱難,真正的時尚人物才變得更加忙碌又美麗的訊息。

 

 

 

29/10/2015

香港仲有人上樓買書?

#intellectualactress2015 #Art & Culture #Reading

  西洋菜街的下午人潮如鯽,其實不只行人寸步難移,街道兩旁的商廈與唐樓亦密密麻麻的排成兩行,吝惜寸土;兩屏高樓石壁下是服飾店、護膚品店、電子產品店、小食攤……怎樣看都是個繁囂之地,有誰會留意這裡是本地樓上書店集中地,樓梯轉角就是個寧靜的閱讀空間?

  的確,多一道樓梯就多一重阻障,沒有開揚店面的樓上舖生意較地舖難做,會找門路願意爬樓梯上來的都是有心人。不過,當「誠品生活」落戶尖沙咀,賣書,賣精品,賣服飾,賣美食,食中香港人追求的慢活態度;當小店應付不到瘋狂上升的租金而搬遷、倒閉;當網路書店日漸盛行,讀者不用親身到店舖選書;當都市人喜歡把玩手機多於看書……樓上書店的有心人還剩多少?

 

社會有所欠缺-序言書室 

店面雖小,但書籍排列清晰有序,有好幾本推廣書更貼上手寫書籍簡介的咭紙。 

  樓上書店又叫「二樓書店」,顧名思義是在二樓開店,不過在店舖愈近地面租愈貴的定律下,本地的樓上書店自然向高處發展,在西洋菜街的「序言書室」就是其一,位處七樓,絕不是那種隨街迎客的姿態。位置僻,書店亦冷僻-專售文史哲學書,店主開店是覺得社會有所欠缺,希望推廣本地學術風氣。 

序言一隅放置椅桌供客人使用,雖然開不成Café。但這裡是有咖啡賣的。 

  八年前,三個剛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年輕人想有一片供學術界聚頭的空間,最初想開Café,但考慮過技術、成本等問題後,轉念開書店,主要賣人文哲學、社會科學書籍,定期舉辦讀書組、座談會與愛書人雅聚。

 

香港研究

香港研究一架有陳曉蕾的《剩食》、羅永生的《殖民家國外》、呂大樂的《港漂十味》、區家麟的《傘聚》…… 

  在節奏快、求回報、金錢掛帥的香港,曲高和寡的事不吃香,序言店主之一李達寧亦笑言一般書店的暢銷書在這裡不暢銷,序言的9月銷售排行榜第一位是羅永生的《在運動與革命之間讀書》,第二、三名分別是《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及《雨傘擋不住的暴力》,成績恰如書店的定位,非一般口味是其特色,開業以來儲下的一班熟客亦是書店能堅持下來的原因。雖說曲高和寡不會大受歡迎,但李達寧留意到港人這些年來閱讀口味的轉變,書店亦多加了一個書類-「香港研究」。

 

  「2007年剛剛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當時有很多相關的書籍推出,最初以為只出一輪,卻長出長有,有關香港歷史、文化、政治的書特別多人搵。書籍相應當時的社會運動,每次有大型社會運動出現都會多了人去找相關的書,想了解思考當時的環境,而這類書至今仍是書店最暢銷的書。大型書店賣的不多,但這類書的需求其實是頗大的。」

 

  李達寧表示通識科的出現亦令更多人留意題材緊貼社會脈搏的書籍,社會有更多聲音。特首點名批評《香港民族論》就引來不常見的中學生前來尋書。

 

港人愛閱讀? 

序言書室店主李達寧 

  問李達寧覺得香港的閱讀風氣如何,他表示較以往好了「2003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沙士,另一件是七一遊行,經濟差完結以往掛住搵錢的生活,在失業與再就業之間令人想起一些事;沙士令人想起家人,想到金錢以外的價值,閱讀的風氣稍為改善了,更明顯是多了行山、出海奇奇怪怪的郊遊活動,相較以前多了生活。」但比較鄰近地方,還是被比下去。

 

  「台灣人對於知識、生活的想法與香港人有基本的分別,這點與地方的社會文化背景有關,講到再遠就與經濟模式有關,香港是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賺錢與成功跟知識與深耕的培育沒有關係,最緊要是炒樓炒舖炒股票才會賺錢,做這些並不需要讀書,亦不需要對環境有好多了解,需要的是消息,要快、夠靈活走位。

 

  在台灣、日本,甚至歐美國家,她們講創意文化產業,不只講求靈活。日本有『資料庫不足』的講法,意即知識不足夠,要有創意你先要有一定的知識,但香港人首要的不是創意,亦不覺得要認識很多才有創意。」

 

做好本業-樂文書店 

樂文旺角店 

  同處西洋菜街,樂文書店是序言的前輩,早於1984年開業,有旺角、銅鑼灣兩店,是行內的老大哥,主要售賣在香港暢銷的台灣書,旺角店賣文史書籍為主,銅鑼灣店賣的書較大眾化。旺角店店長曾永強於1997年入職,工作近廿年見證書店的變遷。

 

樂文二遷 

旺角店店長曾永強已在樂文做了十八年。 

  「樂文較大的變化是搬遷,2003年經沙士一擊後出現自由行,當時有人覺得有自由行後就發達,多了人來港購物,但租金的升幅之大遠超自由行,根本追不上生意額,對書店而言是壓力。原本書店是在二樓的,但當時的業主不願意傾便要求我們搬,結果要到處搵地方搬,找不到便打算結束營業,結果搬去距離十幾米的位置,生意不理想,爭一個街口已差很遠,最後大廈三樓有位我們便搬回來。」 

問曾永強哪類書最能代表香港人的閱讀習慣,他說是旅遊書,因為普遍港人愛看,到連鎖書店一看自會明白。 

  貴租是對經營樓上書店的一大威脅,另一方面,雖然曾永強認為現代人打機、睇電視會減少閱讀時間,但多媒體發展對紙媒的影響較書業大,香港有愛書人,旺角店售賣的文史哲書雖然較專門、較小眾,但愛看較深入的題材、愛思考的人依然會看書,書店有固定的客人幫襯。在曾永強來看,大部分港人不是沒有錢買書,只是工時長而閒暇時間少,有書無地方擺。

 

好書店選好書 

文史類書籍是旺角店的主打。 

  樓上書店要堅守下去,曾永強覺得「做好本業」是基本「打個比喻,跟營運食店差不多,首先你的書要有質素,要穩定,要迎合客人的需求。較浮誇的是裝修到好靚,看來中產,但如果書的質素不好,不會做得長久,只要不是客人需要的,純粹靠平都無用。」選書是做好一間書店的首要條件。

 

  「樂文比較專注,很多人建議我們賣CD、文具,但如果連自己本業都未做好就不要涉足其他業務,以前有一位前輩跟我說,書分三部分:出版、發行、門市,三方面是不同的專業,你要做好自己書店的本行先。」曾永強說。

 

好書推介-曾永強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簡介: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憤世嫉俗的年輕人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特意找哲學家出來推翻謬論。經過一夜又一夜的討論,年輕人沉思這世界到底是甚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為甚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世界是單純,還是複雜?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甚麼樣子,而在於「你」是甚麼樣子。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作者:雪萊.卡根

 

簡介:

 

  來自生命的最終邀請,上一堂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課。

 

  長春藤名校有三大公開課程,耶魯雪萊‧卡根教授的《令人著迷的生與死》是其一。他挑戰一般人對於死亡本質的普遍觀點,認為:靈魂並不存在、永生不是件好事、死亡是生命中最確定的事情,所以不應該害怕死亡,在特定情況下,自殺可能在理性與道德上都具有正當性。

 

  卡根教授援引古今哲學,並以日常生活事件為例,透過反覆辯證,探討死亡的意義。因為死亡,生命顯得美好,當我們越能夠正視死亡,越可以擁有好好活著的決心與勇氣。

 

好書推介-李達寧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

 

作者:陳冠中

 

簡介:

 

  繼《盛世》後,陳冠中在牛津出版第二部政治寓言小說。

 

  故事的背景是1979年,號稱憲政時期的中國,連任五屆的老總統在1975年崩駕,三年後,1200人組成的國民大會在南京「選舉」少總統建豐成為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建豐二年已成就斐然,在中國人統治的中國土地上,近百年都沒有如此富足安定的時候了。大國既已復興崛起,萬國競相來朝,國民見多識廣,外交也不再仰人鼻息……本書要寫的既是建豐總統成就的中華奇蹟,更寫出了建豐君上心頭難以開解的幾個心結……

 

  這當然只是「新中國烏有的歷史」,只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積風集》

 

作者:郭梓祺

 

簡介: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幾年來讀書看戲,總離不開莊子這句話。

《活著回來的男人》

 

作者:小熊英二

 

簡介:

 

  第一部庶民視角的二戰前後日本生活史。

 

  過去關於戰爭體驗的紀錄,大多是有學歷有地位的人所寫的,雖然是貴重的文獻,但是只呈現了相對少數的立場。《活著回來的男人》描寫的對象是日本都市下層從事各種營生者,這些人才是日本社會中真正的多數人。他們擁有與一般戰爭體驗記載截然不同的生命軌跡,卻因生活缺乏餘裕,識字能力低落,幾乎不曾留下自己描述的歷史紀錄。

 

  此書以一個普通日本底層市民的生命史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整個時代變遷,涵蓋了戰前生活、戰時經驗、戰後重拾人生的歷程、對國家歷史的反思。通過上述書寫,深入討論「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戰後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等主題。

 

  本書既是口述歷史,也是民眾史與社會史。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處理「戰爭記憶」的同時,也回答了對社會結構變化的關注。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