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廚房
12/05/2020

【悶熱天氣】疫症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隔離;簡單來一碗蓮藕紅蘿蔔湯!

  踏入五月,夏天在無告示下,突襲大家,正時到來。氣溫從還是清涼的10多度,飊升至悶熱的30度。台北這陣子時晴時陰,前兩天中午時分,太陽雖然躲了起來,但留下的熱力足以傷人。說不上烈日當空的中午,走在路上,戴著口罩,已經有點喘不過氣來。

 

  「這裏那麼空曠,應該可以除下口罩了吧?!」步出公車才沒多步,汗水已經如珍珠的,一粒粒的流過臉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在公車、人多的地方和密閉的空間,大家都需要戴著口罩。但是,剛好到達的地方,要經過一個公園,環顧四圍,上班時候,園裏的人很少。在東望西盼下,決心地把口罩暫且摘下。

 

  那一刻,流蘇樹的花香撲鼻。「好久沒有吸過,沒有阻礙的空氣了。」自農曆年後,口罩變成日常生活必需物。出家門的一下,就得戴上。忘記戴上,不要慌,總有路人用奇異、銳利的質疑眼神,提醒著。就這樣,鼻子和口嘴被關上,隔絕了園裏的花朵,努力綻放的香氣。

 

  慢慢地,脫離了自然界的規律,遺忘了櫻花、杜鵑花⋯⋯以及流蘇等,輪流報到的季節。「有點想念草青味。」「有點忘了這是否桂花香。」然後,看看樹上雀鳥們,高興地,自在地,叫喊著,跳動著。心裏既不爽又羡慕的問道:「為甚麼我們人類會弄成這樣?」「看?!鳥兒不用如我們戴著口罩在走,多麼輕鬆自在的呢!」

 

  對呢,我們為甚麼會變成這樣?回想疫情前,科學家就警告著,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大洞,碳的排放量不曾因為巴黎的氣候協定,而有明顯的改善。正當人類繼續地努力於擴張經濟,罔顧氣候變化的可怕之時,蝗蟲、病毒、大虎頭蜂等等天然災害相繼出現,威脅著人類。其中肺炎病毒,便迫使大家,放下手上的工作;各大城市,亦不得不封城,我們的生活陸續停擺下來。

 

  兩個月後,靜止的地球,變得不一樣。意大利的威尼斯,河道上出現了多年的稀客 — 水母、天鵝和海豚;南非國家公園裏,有躺著爽曬太陽的獅子;英國的小鎮,沒人的馬路上,走過一群群的綿羊。而臭氧層呢,也好趁這個時候,來恢復元氣,四月底的時候,被專家發現,已經自然地癒合起來了。這些一切一切,是巧合?是意外?誰也沒法子定論。

 

  慶幸地,自然界還有能力,在人類大休息的情況下,來好好維護,整修自己。不過,隨著近兩星期,亞洲各地的疫情有所紓緩,各國政府已經密謀復工復市,以解決因為疫情影響,而變得低迷的經濟。經濟、都市、工商業等的發展,是不可以與自然的同存的嗎?我們人類又將會何處何從?要回來到原來的那點?肆意破壞環境和大自然?等待臭氧層再出現大破洞?等待氣候異常的加速?究竟,我們有沒有,在這兩三個月裏,學懂了甚麼的呢?

 

蓮藕紅蘿蔔湯(2人份)

 

(圖片由作者提供)

 

預備時間:10分鐘

煮食時間:45分鐘

 

材料:蓮藕 2節/ 紅蘿蔔 1個/ 乾淮山 (山藥) 8片/ 乾蓮子 3湯匙/ 乾茨實 1.5茶杯 

 

(圖片由作者提供)

 

調味料:鹽 1茶匙

 

工具:菜刀/ 砧板/ 蔬果刨刀/ 煮鍋/ 木舀/ 湯匙/ 湯碗

 

做法:

 

 

(圖片由作者提供)

 

1.分別用熱水,泡浸乾淮山、乾蓮子和乾茨實(如圖),10分鐘。

2.切去蓮藕的頭尾,刨皮後,清洗乾淨,切成塊。

 

(圖片由作者提供)

 

3.切掉紅蘿蔔的頭尾,刨去它的皮,也要徹底洗淨,切成塊(如圖)。

4.10分鐘過去,倒去步驟1的水,加以清洗。

5.用中火煮沸一鍋水,4湯碗的清水。

6.放步驟2-4進鍋子裏,續以中火,蓋上鍋蓋,煮45分鐘。喝時,加入鹽巴,便可。

 

筆記:

1. 蓮藕含豐富的維生素C,能加強免疫力。

2. 紅蘿蔔有大量可以提升免疫力的營養,包括維生素C、葉酸、鈣和胡蘿蔔素。 

3. 蔬果全部要徹底洗淨喔。每次煮食和進食前,請徹底洗手喔。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