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廚房
15/06/2021

管它是「糉」還是「粽」,好吃就是王道!來一口「糉子斑蘭葉串」提升免疫力,撐過疫境!

  小孩子都知道端午節,是吃糉子的節日吧?!(記得它跟屈原有關的話,爸媽們,請代我奬你們小孩一點點糖果吧,哈哈)在香港,愛用 「糉」 這個字;在台灣,則常用 「粽」 。不管是 「糉」 ,還是 「粽」 ,泛指那些用葉子包裹糯米飯的食品。看到這裏,你大概會這樣問,「那麼,珍珠雞呢?荷葉飯呢?」(兩者皆為常見的港式點心)。

 

  雖說都是用葉子裹的,但珍珠雞、荷葉飯用的是荷葉,而端午節的糉子,普遍用的是竹葉,和柊葉兩種。至於裏面裹米飯呢?它們用的都是糯米。「連香港常見的鹼水糉也是嗎?」 吃過鹼水糉的朋友,都會發現,糉子裏那包裹著,那看來呈淡黃色,半透明,滿黏的米粒,並不是甚麼特別的米飯,原來是糯米充分吸收了鹼水的後果。

 

  香港的糉子以鹼水糉、裹蒸糉和鹹肉糉三種為主,而台灣呢,分北部和南部粽。前者食材和調味一起煮好後,才包裹成糉子的形狀的;後者是包裹生的糯米跟餡料後,才一起去蒸煮的。因此,南部的朋友常笑說,北部粽似裹在葉子裏的油飯。對於我這個香港人來說呢,北部的,則跟香港的糯米飯有點相似。反而,南部粽比較對胃,因為香港的,不就是這個做法嗎?

 

  管它是甚麼糉子,好吃的才是王道。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台灣端午節的氣氛,都給世紀病毒蓋過了。可憐店家,疫情影響下,人們都待在家吃飯,糉子的生意變得異常的糟。其實呢,請問一下,端午節的重點和意義,是在糉子嗎?還是,紀念屈原?或是,跟家人、朋友相互送糉子問好呢?選哪一項都可以,選甚麼都沒關係。現在,請大家先好好保重身體,一起來撐過這場疫戰!

 

斑蘭葉串(4人份)

 

(圖片由作者提供)

 

時間:40分鐘

 

材料:

 

 

新鮮斑蘭葉 16塊/芋頭 1個(約300克)/洋葱半個/紅色燈籠椒(甜椒)半個/本菇 1/3包 

 

調味料:

印度葛拉姆馬薩拉香料 1湯匙/鹽 1茶匙/糖 1湯匙/椰奶粉 2湯匙/食油 3湯匙

 

做法:

 

   1. 切去本菇的根部,稍為切碎。

 

(圖片由作者提供)

 

   2. 切去洋葱的頭尾,剥走表皮,清洗乾淨後,切成粒粒。 

 

(圖片由作者提供)

 

  3. 挖走紅色燈籠椒(甜椒)的蒂和籽,沖洗後,切成粒粒。

 

(圖片由作者提供)

 

  4. 刨丟芋頭的皮。洗淨後,切塊,放沸水裏煮15分鐘。

 

(圖片由作者提供)

 

  5. 放步驟4於大沙律(拉)碗,用木舀壓成蓉(泥)。

 

(圖片由作者提供)

 

  6. 加入步驟1-3, 和調味料,於步驟5中,攪拌均勻。

 

(圖片由作者提供)

 

  7. 洗乾淨新鮮斑蘭葉,取出其中一塊。揉搓約2湯匙的步驟6, 放在葉面較為寬闊的一端上, 再慢慢的捲起來。最後,用竹籤貫穿來固定。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8. 重複步驟7, 一支竹籤串四粒,至所有斑蘭葉用完。

 

  9. 以中火預熱易潔平底鑊(不沾鍋),加入1-2湯匙的食油。待油煮沸後,放入步驟8,蓋上鑊(鍋)蓋,煎10分鐘,至葉面呈金黃色。

 

(圖片由作者提供)

 

筆記:

1. 斑蘭葉消暑,安神鎮定,舒減壓力,並含豐富的抗氧化,和提升免疫力的成分。 

2. 芋頭有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助消化的黏蛋白,及能提高免疫功能的半乳聚糖。

3. 燈籠椒(甜椒)也有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都能夠增強免疫力。

4. 菇類有「高分子多醣體」,是提升免疫力系統能力的主要營養之一。

5. 洋蔥有檞皮素,提升免疫力的之餘,可以預防感冒。

6. 蔬果全部要徹底洗淨。每次煮食和進食前,請徹底洗手喔。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