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廚房
22/06/2021

鬆散、放鬆,都需要適度拿捏,生活如是、防疫如是!今晚就試捏滋味「三色小飯團」!

  要做到入口融化,一碰即鬆散掉的餅乾,無論純素與否,靠的是油份的控制。太少的話,烤出來的餅乾很硬,硬堅得咬不下;太多的話,餅乾鬆如沙,拿也拿不起來。油的分量,必須好好的把握,才能做出鬆脆可口,口感爆滿的餅乾。

 

  疫情爆發以來,天天work from home,不用花時間在通勤(大意是上下班回家,坐大眾運輸)的早上,不必如以往那麼,不分夏冬,規律地強逼自己,6點半爬起床,趕回辦公室,可以稍為放鬆一下,睡到八點多,花點時間,弄個豐富的早餐,再埋首筆電面前,開始應付一天的工作。

 

  日本的壽司大師,揉搓飯團的手勢,很是優美。看似單純是配襯的飯團,要揉搓米飯恰到好處,而不鬆散,除了師傅手腕的功力以外,就是米飯黏度的控制,才能做出,既飯粒顆顆分明,又能牢牢地黏在一起的飯團,安份地烘托著鋪在上面的生魚片,成為滋味的壽司。

 

  5月中起,上班族可以居家辦公的,已經陸續就位。只準外帶的狀況下,不少餐廳食肆都關起門來休息。平日的台北街道,異常的冷清。然後,確䂦數字,由個位衝上三位數,嚇退了不少人,盡量的待在家。隨著這一周,確診數字稍為下降,街上明顯開始多了點人,大概悶壞了,需要出來放放風,輕鬆一下吧?!

 

  鬆散,放鬆,看似相同,卻本質不一樣的兩端。不管哪一個,都需要我們適度的拿捏,過猶而不及。做食物如此,生活,防疫也如此。大家好好加油喔~

 

下頁睇食譜︰三色小飯團

三色小飯團(4人份)

 

(圖片由作者提供)

 

炊飯時間:50分鐘

煮食時間:30分鐘 

 

材料:

 

(圖片由作者提供)

 

白米 2量杯 / 羽衣甘藍 1片葉子 / 白蘑菇 6顆 / 珍珠粟米(玉米筍) 4條 / 黃色燈籠椒(甜椒) 半個 / 番茄 1個 / 紅蘿蔔 半個

 

調味料:

鹽 1.5茶匙 / 糖 2茶匙 / 黃薑 (薑黃)粉 半茶匙 / 蒜香粉 1湯匙 /辣椒仔(塔巴斯科辣椒醬) 適量/ 七味粉 1茶匙 / 黑醋 1湯匙 / 黑胡椒粉 適量

 

工具:

切菜刀 / 砧板 / 蔬果削皮刀 / 電鍋 / 平底易潔鑊(不沾鍋) / 鍋鏟 / 大沙拉碗 / 湯匙/ 茶匙/ 便當盒

 

做法:

 

  1. 把白米清洗乾淨,泡浸30分鐘後,用飯煲/電鍋煮成飯。

 

  2. 徹底清洗羽衣甘藍,瀝乾水,切碎。

 

(圖片由作者提供)

 

  3. 把白蘑菇切片。 

 

(圖片由作者提供)

 

 4. 洗淨珍珠粟米(玉米筍) 後,切粒粒。

 

(圖片由作者提供)

 

  5. 去掉黃色燈籠椒(甜椒) 的蒂和籽,沖洗乾淨,切粒粒。

 

(圖片由作者提供)

 

  6.去番茄的蒂,清洗,切粒粒。

 

(圖片由作者提供)

 

  7. 削去紅蘿蔔的皮,清洗,切粒粒。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8. 以中火預熱平底易潔鑊(不沾鍋),倒入1湯匙的食油。加入步驟2和3。炒3分鐘後,放進調味(半茶匙的鹽、半茶匙的糖,和一點點黑胡椒粉),攪拌均勻,關火,放涼待用。

 

(圖片由作者提供)

 

  9.續以中火,放入步驟4和5,於平底易潔鑊(不沾鍋)中。炒3分鐘後,放進調味(半茶匙的鹽、半茶匙的糖、薑黃粉、蒜香粉和1湯匙的食油),攪拌均勻,關火,放涼待用。

 

(圖片由作者提供)

 

  10.也是用中火,放入步驟6和7,於平底易潔鑊(不沾鍋)中。倒進半茶杯的清水,和調味(半茶匙的鹽、半茶匙的糖、塔巴斯科辣椒醬、七味粉、黑醋和1湯匙的食油)攪拌均勻,蓋上鍋蓋,煮10分鐘。

 

(圖片由作者提供)

 

  11.當煮好的米飯,和步驟8-10,都放涼後,先把米飯分三等份。

 

  12.把步驟8,和其中1/3份米飯,放入大沙拉碗中,攪拌均勻後,揉成約4-5個小飯團。

 

(圖片由作者提供)

 

  13.重複步驟12,分別處理步驟9和另外1/3份米飯;以及,步驟10和最後的1/3份米飯,至三色小飯團都揉成。

 

筆記:

1.揉搓飯團時,雙手要沾點水,保持雙手濕潤,這樣會比較好揉飯團喔。

2.羽衣甘藍含維生素C、A、β-胡蘿蔔素、錳、維生素B6、鉀和銅,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3.番茄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和類胡蘿蔔素,能提升造血功能與免疫功能。

4.珍珠粟米(玉米筍)的維生素A和C,是其中能增強免疫力的營養素。

5.紅蘿蔔含維生素B1、B2、C、D、E、K、葉酸、鈣質、和胡蘿蔔素,全都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力。

6.燈籠椒(甜椒)也有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都能夠增強免疫力。

7.菇類有「高分子多醣體」,是提升免疫力系統能力的主要營養之一。

8. 蔬果全部要徹底洗淨。每次煮食和進食前,請徹底洗手喔。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