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話
01/03/2022

抗疫新趨勢:中西醫雙管齊下!著名抗疫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散」怎樣用?

  由國家委派馳援本港的抗疫專家團隊,上周抵港時大力建議本港使用中藥協助抗疫,隨之更送贈港人多款中成藥藥品,當中「連花清瘟膠囊」及「金花清感顆粒」已經於日前抵埗,而另一款中成藥「藿香正氣散」亦將陸續到港……利用中西醫聯手抗擊本港新冠肺炎的勢態已經形成!


  兩年多來,中西醫聯手抗疫在內地取得空前成功,那麼港人又應如何做好中西醫結合與用好這些中成藥呢?之前已經為大家介紹過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今天續為大家介紹「金花清感顆粒」及「藿香正氣散」。


家居隔離可以用


  作為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及「藿香正氣散」與「連花清瘟膠囊」一樣,主要都是用作家居備用或急就章使用,所以最適合無法立即就醫的家居隔離人士。目下,相信港人會用得着它們。


  中成藥組方固定,無法更改,當然與中醫師診斷配藥無可比擬;但如果懂得用,一樣能發揮很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對於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輕型、普通型及病情穩定無惡變人士,均可考慮使用(重症、危症應就醫)。

 


(網上圖片)


金花清感顆粒:合體質壯實患者


  「金花清感顆粒」與「連花清瘟膠囊」一樣,同屬內地通過抗疫臨床篩選出的有效方藥——「三方三藥」之二,兩者作用亦有些相似,均以清熱解毒退燒為主要。


  「金花清感顆粒」並非新藥,是於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所研發,主要成分為金銀花、石膏、麻黄、苦杏仁、黄芩、連翹、浙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等等,有疏風宣肺、清熱解毒的功效,能缩短發熱的時間,亦能令淋巴细胞、白细胞復常率提高。

 


「金花清感顆粒」的主藥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殺菌消炎退熱。


  由於方內清熱的藥較多,例如金銀花、石膏、黃芩、連翹等,故此藥比較適合身體壯實、體質偏熱人士,例如出現黃涕、黃痰、喉痛、口苦、舌苔黃的患者;而老年人、體弱人士、平日較怕冷人士、兒童要慎用,或減少用量,而蠶豆症病患則禁用。


下一頁:藿香正氣散效用與用法

 

藿香正氣散:善治上吐下瀉


  「藿香正氣散」(市面有丸劑、片劑及水劑)擅長治水土不服。在這先來說幾個小故事。


  話說當初還是中醫學生時,一天本人突患腹痛,以為上個廁就沒事,誰知愈來愈痛似絞腸痧,痛得幾乎要速往急症室;此時想起向老師求救,老師在電話裡遙距教我用家中備用的「藿香正氣片」壓碎,用熱水冲服;飲下才不夠五分鐘,腹痛緩解,不到半小時,已經生龍活虎狀。


  又有一次,家母因吃了不潔食物上吐下瀉,整夜都只能待在廁所內,無法離開,零晨時家人有想過為她叫救護車送往急症室,但又考慮到頻瀉的她離不開座廁,情況狼狽,都不知如何上救護車……我見母親精神尚可,於是就給她吃「藿香正氣片」及另外一些中藥,可幸經過幾輪服用之後,終於在晨曦前轉危為安,不用送院。這證明中成藥的確可以急就章使用而拯一時之危難。

 


「藿香正氣散」擅長治水土不服、上吐下瀉;香港天氣偏於潮濕,港人容易於某些季節或多喝冷飲而腸胃不適,所以亦可以酌情選用。


適合用於輕症:微發熱、惡寒、胃腸不適


  「藿香正氣散」是一條古方,源出於宋代官方收集民間各地秘方、效方編訂而成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中醫臨床方書。它的主要成分為藿香、紫蘇葉、半夏、雲苓、白術、桔梗、厚樸等,功效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既能治外感風寒,亦可治內傷飲食濕滯證一一即腸胃不適的一種;故新冠肺炎輕型或普通型患者,若出現微發熱與惡寒,有胃腸不適或上吐下瀉,而見舌苔白膩的話,均可考慮使用。

 


另有「藿香正氣水」。


  香港由於地利位置偏於沿海,在氣候方面,潮濕日子亦多,所以此藥也很適合港人使用。例如筆者近日治療了幾位新冠肺炎輕、中型病人,其濕重的情況十分明顯,於是使用本方進行化裁給藥,數天便見痊愈,而且情況穩定向好,癒後亦良好。此藥組合相對平和,因此大部分人均可考慮使用,惟藥性偏熱,熱底或病性偏熱人士要慎用,免上火。


  如情況許可,使用前可向中醫師查詢,最為穏妥。

 

 

作者簡介:註冊中醫師陳靜茹

香港註冊中醫師,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驚異於中醫學的博大精深,醉心於運用中醫藥治病救人,寄望於把岐黃之術發揚光大。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