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27/10/2023

施政報告2023 | 醫療政策焦點懶人包!長者醫療券大灣區用得!部分專科新症縮短輪候!6大安老計劃!即睇邊樣政策同你有關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昨日(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相信大家除了關心生育可以領取2萬元資助這一重點外,還十分關注多個醫療政策,當中不少措施便利大家內地、香港兩邊走,包括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救護車跨境運送病人等,即睇有甚麼醫療政策同你息息相關!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1. 跨境醫療協作:長者醫療券擴至大灣區適用、跨境救護車將病人點對點運送!

 

  愈來愈多人於大灣區定居,不少老友記選擇北上享福,假如遇上甚麼健康問題要回港就醫很麻煩!政府就此研究跨境醫療合作,讓大家尤其是長者能夠善用內地醫療服務。

 

  1. 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現時長者醫療券只適用於香港,即使服務範圍擴展,長期居於內地長者亦不太受惠。政府計劃明年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目標先增加約5間醫療機構作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試點;也會涵蓋例如深圳的個別指定牙科醫療機構。大家可以密切留意適用地點!

 

  2. 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容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並擴大適用範圍至「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以及經專業評定並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器等。另外,實施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把現時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長者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增添的500元會自動發放至其戶口作該等用途,以鼓勵長者更有效使用基層醫療服務。

 

  3. 善用大灣區醫療服務:大家有沒有試過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時,等候時間十分長,甚至用上一整天?就著這個嚴峻情況,政府將於合適的大灣區醫療機構(包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香港市民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紓緩本港公立醫院服務壓力,縮短市民輪候時間。

 

  4. 跨境救護車服務:現時即使內地與香港需要運送病人,亦要在關口前轉當地救護車。政府正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政府商討救護車跨境運送病人服務,把病人於醫院之間點對點直接運送,提供更佳支援,惟現時仍未確定相關服務覆蓋地點。

 

  5. 支持國家醫院認證標準國際化:醫管局會重啟醫院認證計劃,確保管理及服務達到國際水平,並支持深圳市衞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辦事處,助力國家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

 

(圖片來源:Envato)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2. 提升全民口腔健康:青少年、長者牙科服務均獲資助!

 

  現時除了小學生獲免費牙科保健外,其他人士均需要自費,但2024年至2025年內,牙科服務資助會擴展至青少年、長者、特殊需要和殘疾人士等,讓更多人受惠!

 

 在2025年內,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引導青少年在學童牙科保健服務完結後,繼續維持定期牙科檢查的習慣

 在2024年第3季,透過優化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加強對低收入長者提供牙科治療服務

 在2024年第3季,加強現時由衞生署向有特殊需要和殘疾人士提供的特殊護理牙科服務,每年增加900名新病人

 在2025年內,與提供醫療服務的非政府組織合作,加強為弱勢社群提供緊急牙科服務,覆蓋全港18區

 

(圖片來源:Envato)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3. 「老有所養」:6大安老計劃!長者可跨境護老、以科技改善生活

 

  現今醫療發達,很多銀髮族即使踏入黃金年紀,仍然十分精靈四處玩樂,甚至選擇北上定居,中港兩邊走。有見及此,政府按「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方針,推出一系列安老政策,包括增加跨境安老選擇、增加「長者學苑發展基金」,讓各位老友記可以愈活愈快樂!

 

  1. 增加跨境安老的選擇:政府早前放寬「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資格,曾提供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而紀錄良好的本港私營機構也可參與,同時正探討明年把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讓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有更多選擇。政府會視乎經驗,探討資助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長者選擇入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安老院,加強支援他們選擇在大灣區養老,有多一個選擇。

 

  2. 擴展「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現時安老院舍床位不足,很多有需要長者亦無法入住。2024年第2季起,政府會把服務券適用範圍由現時參與計劃的護理安老宿位,擴展至護養院宿位,並增加1,000張服務券,讓更多合資格長者不用輪候即可選擇入住參與計劃的院舍。

 

(圖片來源:Envato)

 

  3. 以科技改善生活質素:雖然現時很多長者依然健康,他們的活動能力不太差,但有時難免需要一些協助。2024至25年度,政府將會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供約2,200個合資格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申請資助,加強資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例如醫療護理超低床和智能防遊走系統等,提升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4. 推動有利長者生活的樓宇設計:財政司副司長與相關部門將於明年提議把盡量便利最多類別人士使用的通用設計及便利走動的通達概念,納入屋宇署的樓宇設計手冊中,讓長者有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

 

  5. 注資長者終身學習基金: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政府於2024至25年度會向「長者學苑發展基金」額外注資8,000萬元,提供約15,000個學習名額,鼓勵長者終身學習和投入社區。

 

  6. 增加幾種護理服務名額:2027年底前增加6,200個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名額;在 2027年底前增加900個長者資助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經恆常化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在 2025至26 年受惠人數可增至12,000人。

 

下一頁:繼續睇醫療政策!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4. 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縮短部分專科新症輪候時間!

 

  公立醫院專科新症輪候時間很長,不少人擔心不能「病向淺中醫」,政府及醫管局亦希望於今年開始將部分專科新症輪候時間縮短最少10%!

 

 在2023至24年度將醫管局內科專科門診穩定新症之第90個百分值輪候時間(即有90%的新症可以在早於顯示的輪候時間內就診)縮短 20%

 在2024至25年度將醫管局耳鼻喉科及骨科專科門診穩定新症之第90個百分值輪候時間(即有90%的新症可以在早於顯示的輪候時間內就診)縮短 10%

 在2025年內在瑪麗醫院根據國家認證標準設立全港首間胸痛中心,建立胸痛患者「綠色通道」

 在2025年內,成立母乳庫及建立母乳捐贈機制,為未能由其親生母親餵哺母乳的嬰幼兒提供母乳,尤其減低早產及重病嬰兒患上重症的機會

 

(圖片來源:晴報)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5. 「關愛共融」:動用關愛隊、擴展暫托服務等,減輕照顧者負擔

 

  面對長期病患,除了患者本人辛苦外,照顧者亦要花時間及心機照料他們,有時亦會造成莫大負擔。政府於今期《施政報告》亦重點支援照顧者,包括動用關愛隊、擴展暫托服務等,減輕他們的壓力。

 

  1. 動用「關愛隊」:2024 年第1季起,以荃灣及南區作為試點,由「關愛隊」透過探訪或接觸,協助識別有需要支援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將個案轉介至相關社會福利單位跟進。在2024年第2季開始,會協助「關愛隊」轉介住戶安裝「平安鐘」。最後,在2024年第2季於全港21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各成立一支專隊,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及其照顧者。

 

  2. 擴展暫託服務網絡:很多照顧者本身有正職,難以全天候作照顧,如想作短暫休息或處理私務,需依靠社區暫託服務為他們暫時照顧長者或殘疾人士。政府將要求約140間「改善買位計劃」安老院、約20間「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計劃」院舍,以及約190間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的服務單位,在出現空置宿位或服務名額時,為被照顧人士提供住宿和日間暫託服務。照顧者專線服務的社工亦會為有需要的照顧者配對選擇附近暫託服務。

 

  除了以上的服務擴展外,還會增加對精神復元人士照顧者而設的家長或親屬的支援,以及加強推廣及宣傳等,讓有需要人士及照顧者融入社會!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6. 支援殘疾人士:加強院舍及日間訓練、提供津貼鼓勵就業

 

  殘疾人士需要進行大量復康訓練及院舍照顧,政府計劃增加有關服務,並鼓勵他們就業,讓殘疾人士融入社區!

 

  1. 提供津貼鼓勵就業:推行為期3年的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以鼓勵就業,受惠人數預計約6,800人

 

  2. 加強殘疾人士院舍及日間訓練服務:因應殘疾人士院舍使用者高齡化,政府明年會增加院舍護理人員的人手;亦會增加展能中心延展照顧計劃及職業康復延展計劃的服務名額,加強對使用日間訓練服務而較年長或身體健康轉差的殘疾人士的照顧

 

  3. 鼓勵發展商在其項目興建和營運殘疾人士院舍:參照私營安老院舍做法,今年內推出「鼓勵在新私人發展物業內興建殘疾人士院舍計劃」,容許發展商在進行契約修訂、換地或私人協約方式批地時,豁免繳付合資格殘疾人士院舍的地價和寬免該等院舍計入項目的最高樓面面積。

 

  4. 優化資助特殊學校輔導教師人手編制:2024/25 學年起,優化現時資助特殊學校中、小學部的輔導教師人手編制,推展至群育學校,以便特殊學校為有自閉症的學提供額外學習及成長支援

 

  5. 增加康復諮詢委員會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的代表:已完成檢討委員會的成員組合,新一屆將有更多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的代表參與,以掌握他們的需要。

 

(圖片來源:Envato)

 

下一頁:繼續睇醫療政策!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7.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完善長者醫療券、與私營醫療界別推「一人一家庭醫生」

 

  為了讓更多人享用到最佳的醫療服務,政府將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在今年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為大家基層醫療服務,並希望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

 

  1. 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制訂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

 

  2.「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明年起推出為期3年計劃,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確診市民將獲安排家庭醫生及專職醫護團隊的治療服務,持續管理慢性病和預防併發症。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和治療費用。我們亦會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透過私營醫療界別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

 

  3. 增強中醫藥角色:政府資助中醫藥門診服務的名額由每年600,000個增加至800,000個,同時加強地區康健中心的中醫藥服務;又以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為平台,加快推動中藥信息化及數碼化並促進共享共用,包括構建「數碼化中藥平台」。中西醫的協作亦會加強,包括在2023至24 年度起,將中醫復康加入「中風治療」臨床框架、在日間化療中心開展全新的「癌症治療」先導項目,以及繼續探討把中西醫協作推展至更多新病種,更計劃讓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於2025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圖片來源:Envato)

 

  4. 善用跨專業醫療人員服務:包括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可於指定情況下,免轉介直接服務病人。

 

  5. 數碼健康紀錄:推出「醫健通+」,未來五年建立綜合醫療資訊基建,透過「一人一健康戶口」,統一存放公私營電子病歷及整合醫療服務治理流程,市民可透過手機翻查及攜帶電子病歷和預約服務。新系統能支援各項醫療政策及改革,尤其是大灣區跨境醫療協作。

 

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 8. 推廣精神健康:維持個案輪候時間、加強服務人士培訓

 

  1. 加快處理個案:醫管局會把個案管理計劃的個案經理與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比例優化至不超過1:40,維持精神科專科門診的即緊急個案及半緊急個案的整體新症預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為不超過1星期及4星期。

 

  2. 加強社區支援和社工培訓:社署明年內會優化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包括強化及早識別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和及早介入,探討加強社區精神健康服務單位社工的培訓,以提升他們處理複雜個案的能力。

 

  3. 在社區提供精神健康評估:明年於3個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先導計劃,與社區機構合作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及早跟進和轉介高風險的個案。

 

  4. 加強「關愛隊」隊員培訓:為「關愛隊」隊員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培訓,協助轉介社區中有需要的市民及早尋求支援。

 

  5. 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教育局在2023/24學年推出適合高小及初中的「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並籌備初小及高中的資源套,積極加強學生認知,協助學校推廣精神健康。

 

(圖片來源:Envato)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