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21/09/2016

毫無懸念的議息聲明?

#股票

  今周美儲局有議息會,會未開,《滙通網》已得到了份所謂的「會後聲明」,如下:

 

  9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依然表現強勁,經濟活動呈現出適度擴張的迹象,並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將繼續溫和增長。失業率保持穩定,新增就業人數展現出了積極的一面。薪資和其他就業市場指標顯示,就業市場條件保持緊俏,薪資出現溫和的上行動力。家庭支出繼續穩健增加,企業固定投資出現了回升的迹象。通脹持續低於委員會2%的長期目標水平,部分反映了早些時候的能源價格和非能源進口價格的下降,還體現了海外需求的不足。不過,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持續改善,但大部分基於調查的較長期通脹預期在近幾個月總體上保持穩定。

 

通脹預期仍是關鍵 聚焦環球金融

 

  與美聯儲法定職責相一致,FOMC委員會旨在促進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目前預計,隨著貨幣政策的逐步調整,經濟活動將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指標將逐步達到充分就業。由於能源價格下跌及美元升值的影響逐漸消退,預計通脹將進一步溫和上行。隨着過去能源及進口價格的下降等暫時性因素消退,以及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加強,預計中期通脹將上升至2%的水平。經濟前景帶來的短期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較年初時大幅減少。儘管如此,委員會繼續密切關注通脹指標,以及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

 

  委員會認為,勞動力市場狀況持續接近充分就業狀態,並有理由相信中期通脹將會向2%的目標上升。鑑於經濟前景,並認識到政策行動對未來經濟前景造成影響所需要的時間,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提高至0.50%-0.75%。此次上調之後,貨幣政策的立場仍然保持寬鬆,從而支持勞動力市場狀況的進一步改善,以及通脹重新回歸2%。

 

  至於未來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整的時間和規模,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的經濟條件相對於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的情況。委員會在評估過程中,將考慮各種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情況、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指標、金融領域和國際市場的發展等。鑑於目前通脹率與2%的差距,委員會將密切關注,實際和預期的通脹進展。委員會預計,經濟狀況將以保證聯邦基金利率僅漸進式提高的方式發展,在一段時間內,聯邦基金利率可能保持在低於長期預期利率的水平。然而,聯邦基金利率的實際路徑將取決於未來數據顯示的經濟前景。

 

相信利率不會有變 難有條件加息

 

  委員會將維持美聯儲持有機構債券、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到期國債拍賣後再投資本金的滾動投資政策。委員會預計,會維持該政策直至聯邦基金利率水平的正常化取得順利進展。該政策下,委員會將持有大量長期證券,有助於維持市場寬鬆的金融環境。

 

  上述這份聲明當然是老作,但就反映了市場是怎樣睇死美儲局,連篇美言,只是一句:不加息。

 

  不過,要是「加」,美儲局要用更長的篇幅去解釋為何會逆市場之意,是否有甚麼更大的隱憂在後。

 

  本周不單美、日有議息會,新西蘭、印尼、挪威、南非都有議息會,但數來數去,除了美儲局的議息會要關注外,今周要將關注日央行的議息會。

 

  日本央行將先於美聯儲在21日中午公布最終決議。

 

  本次會議上日本央行會對貨幣政策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在日央行官員持續強調仍擁有足夠寬鬆政策空間下,市場不乏日央行本周將採取行動的預期,包括負利率的進一步下調及短期債券的購買令收益率曲線更加陡峭化,以緩和負利率對金融機構的衝擊,同時達成2%通脹目標的時間框架是否會有所調整也是關注重點。

 

市場更關心經濟前景 影響債市走勢

 

  高盛認為日本央行整體貨幣政策框架將維持不變,而在購債上或採取靈活立場,但應不會明確地設計更為陡峭的收益率曲線。同時下調美/日匯率預期,將未來三個月匯率預期從115下調至108;未來六個月的120下調至110。

 

  之前歐央行9月決議宣布維持政策不變,但同時要求委員會評估資產購買計劃的選項,與日央行全面評估政策的立場不謀而合,令市場愈發擔憂央行後續可行政策的發揮空間,全球債券也紛紛遭遇拋售。據彭博巴克萊全球綜指顯示,上個月全球債券價格下跌了1.3%,收益率也從1.07%的低點回升至1.22%。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師表示投資者擔憂全球主要央行將可能重新審視當前的非常規貨幣政策,當前債市場面對的拋售與2013年美聯儲宣布計劃削減QE時的情景非常相似。

 

  講實在,今次市場不是看你央行加不加息,而是看央行怎樣估計之後的經濟前景,息口前景,再QE或何時啟動退市,因為這一切都會影響到債券市場和債息的走向,而這個「市場息」之動,較央行官息之動,對市場更有影響,這稍後談。

 

22/05/2024

不是趁高沽,而是候低買

#理財 #理財智慧 #女子愛財 #港股 #恒生指數 #投資 #股票

  姊妹們,經歷了連跌4年,兼今年首月的急挫之後,港股終於喘定了。到了5月,無論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或科技指數,都有突破性表現,而且,最明顯就是成交轉趨暢旺,顯示資金開始重臨港股。

 

  但我相信,對港股轉勢仍然半信半疑的,肯定大有人在,我的姊妹Louisa就是其中之一。上周我和她茶聚的時候,大家就談起港股的後向,原來她對後市仍然悲觀,不太相信大市已經見底。

 

  「妳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是否虛火?是另一個陷阱?」Louisa問我。

 

  「妳的意思是,升完就會再跌,而且跌得更深?」

 

  「是呀,就像早前一樣,升一段短時間就回落,然後跌得多過之前升的!」

 

  「但按種種跡象,我估今次未必。我傾向相信,大市已經見底,只不過,今次的升市可以升多少、維持多久,我也沒有水晶球。」

 

港股今輪升市,未必像這幾年出現的那麼短暫。(iStock)

 

  「妳這麼樂觀?但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大戶都不看好港股,也不看好中港兩地的經濟。他們是逢高就沽,所以,資金短期未必會重臨。」

 

  「嗯,我的看法有點不同。我同意,今年之前,很多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減持中港股票的,尤其是外資,所以,港股持續下跌,恒生指數甚至連跌了4年。但股票始終有個基本價值,而且,有不少公司仍然是賺錢的,因此,當一個地方的股市估值跌到某一水平時,始終會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會入市的。我同意,今次帶動港股回升的資金,可能以內地資金為主,即是我們說的北水,但只要股市的升勢確立了,其他資金很多時都會被迫跟隨,否則就會跑輸大市,現在我們可能是處於這個關鍵水平呢!」

 

  「妳比我樂觀,我自己的策略也是減持港股,只不過,我有點不甘心,因為很多股票都被縛住,我趁今次股市反彈,只要是不輸錢的,都會放掉。」

 

  「沒問題,這是妳自己的投資取向,只不過,如果從理性角度看,只要確認後市是向上,不像之前那樣反覆向下,我們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候低去買,而不是趁高去沽呢!」

 

  「哈哈,我想我不會這樣冒險了,過去幾年的股市,令我受了很大教訓。但我想問一下,為甚麼妳這麼樂觀?」

 

  「主要當然是因為內地政府已經顯示出更大決心去提振股市,早前推出的『國九條』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近期推出的一連串挽救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尤其是呼籲地方政府買入內房的庫存,轉做保障房等等。港股方面,現在連23條也立法了,正如特首所說,我們可以全力拼經濟了,而中央也明顯給我們支持,早前中國證監就推出了五項挺港措施,協助香港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例如擴大滬深港通的ETF範圍、支持更多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等等。」

 

  「嗯,明白,但我還是先把一些蟹貨消化掉才算,如果之後港股確認再升,我才會考慮入市!」

 

  「沒問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