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03/11/2016

頭大的央行和市場

#股票

  今周一眾央行會頭大,市場亦會頭大。因為大家都被「To加(減)or not to加(減)」、「To買or not to買」困擾著。

 

  日、英、美三國央行將於本周舉行政策會議。這三間具重要性的機構皆傾向於實施新的政策,儘管三家的新政策會各有不同。然而,三家央行最終可能都會保持政策立場不變。

 

  他們各自或是共有的困境反映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的政策窘態,同時也表明歐、亞、美三個大陸迫切需要有一個宏觀經濟政策中樞。

 

  據本周發布的季度通脹數據,英國央行可能會重申有關脫歐的不確定性對經濟增長、貿易及投資前景所產生的潛在影響使其感到的憂慮。

 

  為保持與之前所發出的訊號的一致性,並考慮到政府在啟動脫歐戰略方面的行動,英國央行有可能會為了國家經濟的平穩做一些額外的政策「保險」,具體手段包括降息,或許還有考慮進行新的QE。

 

經濟環境未明 英日央行難行動

 

  但英國央行同時也考慮,儘管通脹的上升與英鎊的大幅貶值齊來,而經濟增長近來的表現一直好於預期,英央行理應加息。但面對那些來自脫歐陣營成員的攻擊,加上不斷上升的滯脹風險,也可能會使英央行暫不採取行動。

 

  日本央行面臨的是另一種政策困境。

 

  日本央行仍在繼續致力於提振經濟增長並推高通脹預期。但其為此作出的努力就算不是適得其反也一直是毫無效果。在政府的結構性改革,也就是所謂的「第三支箭」,依然不見動靜。

 

  瑞訊銀行市場策略主管Peter Rosenstreich在接受採訪時說:「使用QE加負利率加停留在口頭的刺激通脹招,日本央行怕只能舉手投降。」

 

  他認為:「日本央行恐怕不得不施行更加極端的政策或是使出與現有招數完全不同的招數。這其中可能就包括直升機撒錢,但此招門檻很高。」

 

  就經濟和金融層面而言,美聯儲遭遇的政策困境相對最輕。不過,這次不同尋常的總統大選所涉及的各種荒誕政治因素並未被市場消化。

 

  市場估美儲局今次不會加息,但就留意其會後聲明,以對12月及明年的加息幅度和速度得出估計。

 

  瑞穗證券美國首席經濟學家周一在報告中稱,美儲局周三的政策聲明將通過強調美國勞動力市場,而非全球通縮壓力來暗示年底前加息的意圖。

 

大行意見分歧 經濟數據仍失望

 

  Ricchiuto還補充,「美儲局的聲明還可能會關注第三季度實際GDP在上半年的『低迷後』實現『反彈』。」

 

  另外,他還表示,「聲明可能會令債券收益率曲綫平坦化,2年期債券收益率重新逼近1%,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接近1.75%-2%公允價值區間的底部,而非頂部。」

 

  雖然瑞穗證券預計美聯儲將於12月加息,但加息經濟基本面的理由和「去年12月美聯儲10年來首度加息時同樣弱」。

 

  但似乎有部分投行對美國於12月是否加息,也有懷疑。

 

  《FX168財經報社》(香港)報道:與美聯儲進行債券交易的23家一級交易商之中,有三家交易商向交易員們發出警告稱,美聯儲年底加息這一日益升溫的普遍預期完全是誤導。

 

  所有一級交易商都預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不會在周三(11月2日)結束的政策會議上作出加息決定,與此同時,滙豐(HSBC)、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仍堅定地認為,美聯儲在12月14日的會議上同樣會選擇維持利率不變。

 

  歷史似乎也站在這三家交易商的一邊。美聯儲官員們今年伊始預測年內會加息四次,但隨後伴隨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這種預期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調降。

 

  然而進入下半年後,經濟增長的提速和來自決策官員的鷹派言論一路推高預期,使得美聯儲年底之前加息的幾率攀升至70%以上。

 

  上述三家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儘管未來六周時間裏如有新的數據他們的12月不加息會有修訂,但眼下他們認為,美聯儲需看到更加清晰的經濟上行、通脹加速迹象才會決定加息。

 

  滙豐駐紐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Kevin Logan說:「FOMC當前有理由保持謹慎,緩慢的美國經濟增速、較低的通脹水平以及英國脫歐決定產生的全球性影響等等,全球範圍內有許多減速迹象,這種情況下收緊貨幣政策風險太大。」

 

留意議息紀錄啟示 市場或波動

 

  由現在至12月,還有個多月才知美儲局會否在12月加息,這個等待又或許不用太久,因為美儲局今早的會議公告,或有啟示,就是會否明確點出12月會加息。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經濟學家Thomas Costerg周一(10月31日)在報告中稱,預計11月的政策聲明預計和9月聲明相比幾無變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不太可能在11月2日的聲明中就12月份的加息前景給出指引。如果給出明確的指引,將會是一個鷹派的意外。

 

  該行表示,9月的聲明已經為FOMC加息留出了充足的彈性空間,不需要再寫入新的措辭,這樣可能會讓市場預期變得更為複雜。

 

  同時,渣打銀行還指出,FOMC可能對目前的溝通狀況感到滿意,並可能會改變或者是刪除有關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進展的措辭,這樣做的話顯示出FOMC對於全球形勢愈發滿意。

 

  Costerg在報告中寫道,「雖然我們仍然預計12月份美聯儲不會行動,但12月加息愈來愈像是一件五五開的事情。」

 

  一言括之,家家有本難唸經,但都不利加息。原因是經濟前景不明朗,而這反而是最不利股市的。

 

22/05/2024

不是趁高沽,而是候低買

#理財 #理財智慧 #女子愛財 #港股 #恒生指數 #投資 #股票

  姊妹們,經歷了連跌4年,兼今年首月的急挫之後,港股終於喘定了。到了5月,無論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或科技指數,都有突破性表現,而且,最明顯就是成交轉趨暢旺,顯示資金開始重臨港股。

 

  但我相信,對港股轉勢仍然半信半疑的,肯定大有人在,我的姊妹Louisa就是其中之一。上周我和她茶聚的時候,大家就談起港股的後向,原來她對後市仍然悲觀,不太相信大市已經見底。

 

  「妳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是否虛火?是另一個陷阱?」Louisa問我。

 

  「妳的意思是,升完就會再跌,而且跌得更深?」

 

  「是呀,就像早前一樣,升一段短時間就回落,然後跌得多過之前升的!」

 

  「但按種種跡象,我估今次未必。我傾向相信,大市已經見底,只不過,今次的升市可以升多少、維持多久,我也沒有水晶球。」

 

港股今輪升市,未必像這幾年出現的那麼短暫。(iStock)

 

  「妳這麼樂觀?但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大戶都不看好港股,也不看好中港兩地的經濟。他們是逢高就沽,所以,資金短期未必會重臨。」

 

  「嗯,我的看法有點不同。我同意,今年之前,很多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減持中港股票的,尤其是外資,所以,港股持續下跌,恒生指數甚至連跌了4年。但股票始終有個基本價值,而且,有不少公司仍然是賺錢的,因此,當一個地方的股市估值跌到某一水平時,始終會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會入市的。我同意,今次帶動港股回升的資金,可能以內地資金為主,即是我們說的北水,但只要股市的升勢確立了,其他資金很多時都會被迫跟隨,否則就會跑輸大市,現在我們可能是處於這個關鍵水平呢!」

 

  「妳比我樂觀,我自己的策略也是減持港股,只不過,我有點不甘心,因為很多股票都被縛住,我趁今次股市反彈,只要是不輸錢的,都會放掉。」

 

  「沒問題,這是妳自己的投資取向,只不過,如果從理性角度看,只要確認後市是向上,不像之前那樣反覆向下,我們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候低去買,而不是趁高去沽呢!」

 

  「哈哈,我想我不會這樣冒險了,過去幾年的股市,令我受了很大教訓。但我想問一下,為甚麼妳這麼樂觀?」

 

  「主要當然是因為內地政府已經顯示出更大決心去提振股市,早前推出的『國九條』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近期推出的一連串挽救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尤其是呼籲地方政府買入內房的庫存,轉做保障房等等。港股方面,現在連23條也立法了,正如特首所說,我們可以全力拼經濟了,而中央也明顯給我們支持,早前中國證監就推出了五項挺港措施,協助香港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例如擴大滬深港通的ETF範圍、支持更多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等等。」

 

  「嗯,明白,但我還是先把一些蟹貨消化掉才算,如果之後港股確認再升,我才會考慮入市!」

 

  「沒問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