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24/05/2017

加息了!

#股票 #A股 #加息 #中國

  這個加息是指國內加息,但相信不久,這個中國加息,最終會影響到港息。

 

  人行昨日是用變相加息手法,據國內《金融界》網站報道︰

 

  央行和財政部8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4.5%,較上次利率上浮30個基點,上次利率為4.2%。距離最近的一次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在今年3月16日,當日央行和財政部6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4.2%,較此前一次利率上浮125個基點。創下15年以來新高。

 

央行流動性減少 銀行打存款戰

 

  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已經遠高於居民儲蓄同期存款利率,顯示銀行系統對流動性的擔憂,對資金的求之若渴,實際上面對央行回籠流動性,銀監會對同業存款的監管力度加強,中小銀行流動性驟然加緊不說,就是大銀行流動性也已經開始緊張,紛紛提高更加優惠的利率吸引存款,存款大戰已經開始打響。

 

  商業銀行緣何要展開資金爭奪戰,就在於央行提供的流動性較少,不足以滿足市場流動性的需要,導致銀行間拆借市場資金也在升高,3M資金利率升高2.02個基點,報收4.4641%,比國庫定存資金成本還稍微高一點。而作為銀行負債重要來源的各類存款增加卻出現大幅減少,這與金融市場貨幣基金規模大增不無關係,餘額寶規模再度突破萬億元大關,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5.06萬億元,同比少增3506億元。

 

  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96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267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1,6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153億元。3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27萬億元,同比少增1.25萬億元。

 

新興理財產品衝擊 高利率吸存戶

 

  銀行面對金融脫媒(金融非中介化,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衝擊並非自今日開始,理財產品同業存款就是應對金融脫媒衝擊的一種金融創新,在管理層政策的干預下,Wind數據顯示,4月同業存單發行量為12,929.2億元,較3月環比下滑7,236.9億元,淨融資額為2,144億元,較3月下降2,111.2億元,但是利率依然維持高位,而Wind數據顯示,5月19日,股份制銀行AAA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約為4.7%。但目前即使4.7%的同業存單也遭遇監管,中小銀行同業存單佔比不能超過1/3,因此一些遭遇監管政策困境的商業銀行就拼命爭奪國庫存款,希望以此通過半年末資金考核。

 

 

  人行「加息」,並不是無跡可尋,而是自今年初來已提出要擠金融泡沫,要資金脫虛向實(即是資金不要入炒業,要入實業),但市場就仍然偷雞,今次便等斬手,結果昨日上證指數便退守3050點,市場再現百股跌停。

 

  到這些水平,有分析認為市已離底不遠,可以撿便宜,因為上證50昨日大漲1.27%創年內新高,主要是受招商銀行,中國人壽、貴州茅台續創新高所支持,但悲觀者認為這些創新高股後勁未必繼,補跌是時間問題,於是就或會出現圖一的上證雙頭跌破頸線便大跌的預測,關鍵點是3044.29或3016.53位。上證指數昨日是收於3061.95。

 

  如上證於今周有效跌穿雙頂頸線,大家怎辦?不要擔心,只要你懂得在地平線上清倉,就不會在地平線下悲蒼,反之更可候機於地底建基,等待A股的另一次起(喜)。

 

  幻想無用,要知股市上的進退,才可提高勝算,而這就要多學一招半式傍身。

 

知所進退 學多一招半式傍身

 


 

  《經濟日報》的《經濟商學院》主辦的「投資學人」四級精進課程中級班將於6月14日開課,適合對投資已有基本認識的人士修讀。課題包括「價值投資法港股實戰篇」、「著名投資大師成功之道」、「進階技術分析工具」、「高階技術分析工具」、「散戶快人一步洞悉先機的竅門」、「現貨市場圖利進階技巧」、「衍生權證買賣致勝之道」、「外滙市場與債券市場投資」、「期貨市場投資及資金、風險管理」和「期權市場投資及資金、風險管理」。參加者均指課程非常實用,是學習投資的好選擇。5月31日前報讀首6個單元可享8折試讀優惠,報讀全部10個單元,獲持續進修基金資助,學費低至HK$1,386。大家可以登入www.etbc.com.hk/invest了解更多或致電2880 2442查詢。

 

22/05/2024

不是趁高沽,而是候低買

#理財 #理財智慧 #女子愛財 #港股 #恒生指數 #投資 #股票

  姊妹們,經歷了連跌4年,兼今年首月的急挫之後,港股終於喘定了。到了5月,無論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或科技指數,都有突破性表現,而且,最明顯就是成交轉趨暢旺,顯示資金開始重臨港股。

 

  但我相信,對港股轉勢仍然半信半疑的,肯定大有人在,我的姊妹Louisa就是其中之一。上周我和她茶聚的時候,大家就談起港股的後向,原來她對後市仍然悲觀,不太相信大市已經見底。

 

  「妳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是否虛火?是另一個陷阱?」Louisa問我。

 

  「妳的意思是,升完就會再跌,而且跌得更深?」

 

  「是呀,就像早前一樣,升一段短時間就回落,然後跌得多過之前升的!」

 

  「但按種種跡象,我估今次未必。我傾向相信,大市已經見底,只不過,今次的升市可以升多少、維持多久,我也沒有水晶球。」

 

港股今輪升市,未必像這幾年出現的那麼短暫。(iStock)

 

  「妳這麼樂觀?但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大戶都不看好港股,也不看好中港兩地的經濟。他們是逢高就沽,所以,資金短期未必會重臨。」

 

  「嗯,我的看法有點不同。我同意,今年之前,很多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減持中港股票的,尤其是外資,所以,港股持續下跌,恒生指數甚至連跌了4年。但股票始終有個基本價值,而且,有不少公司仍然是賺錢的,因此,當一個地方的股市估值跌到某一水平時,始終會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會入市的。我同意,今次帶動港股回升的資金,可能以內地資金為主,即是我們說的北水,但只要股市的升勢確立了,其他資金很多時都會被迫跟隨,否則就會跑輸大市,現在我們可能是處於這個關鍵水平呢!」

 

  「妳比我樂觀,我自己的策略也是減持港股,只不過,我有點不甘心,因為很多股票都被縛住,我趁今次股市反彈,只要是不輸錢的,都會放掉。」

 

  「沒問題,這是妳自己的投資取向,只不過,如果從理性角度看,只要確認後市是向上,不像之前那樣反覆向下,我們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候低去買,而不是趁高去沽呢!」

 

  「哈哈,我想我不會這樣冒險了,過去幾年的股市,令我受了很大教訓。但我想問一下,為甚麼妳這麼樂觀?」

 

  「主要當然是因為內地政府已經顯示出更大決心去提振股市,早前推出的『國九條』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近期推出的一連串挽救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尤其是呼籲地方政府買入內房的庫存,轉做保障房等等。港股方面,現在連23條也立法了,正如特首所說,我們可以全力拼經濟了,而中央也明顯給我們支持,早前中國證監就推出了五項挺港措施,協助香港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例如擴大滬深港通的ETF範圍、支持更多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等等。」

 

  「嗯,明白,但我還是先把一些蟹貨消化掉才算,如果之後港股確認再升,我才會考慮入市!」

 

  「沒問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