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20/06/2017

阿媽又呵護

#股票 #A股

  上周中證監一手大棒,另手又呵護,結果是A股昨日向好,港股亦升,上周中證監做了些甚麼?

 

國內天鼎投資有如下觀察︰

 

  這個周末監管層看起來很忙,出手重擊「游資收割機」,對操縱福達股份的馬永威、曹勇二人做出了「沒一罰三」的決定,總計罰沒款金額高達9,154萬元,同時具體闡述了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追漲」的心理,通過拉漲停短線操縱市場價格人為製造「漲停板」,使追高買入的中小投資者成為「接盤俠」的案例。看起來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但是我們深入分析就可以發現,除了部分莊股日子會愈來愈難過,A股整體的情況並沒那麼可怕。

 

  周末劉主席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上做了發言,他講話的重點在於「希望大家專注主業,更好服務於創新驅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希望大家主動作為,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希望大家創新發展,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希望大家守住底線,共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也就是說,這次講話重點不是監管而是鼓勵和引導,不說狠話就是進步,總體中性偏樂觀,在沒有實質利空的情況下,短期影響不大,但我們應當把他視作中期反彈的前兆。

 

罰後鼓勵才重要

 

  要罰的,當然要罰,但罰完之後對其他人的鼓勵才是重要的,歸納言,中證監鼓勵各上市公司管理層︰

 

  (1)做好本業,不要不務正業去操控自家股票;

 

  (2)凡是國家支持的行業,有關公司都會有機會,其他不用講太多,只看看昨日A股的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表現就知,恒基達鑫漲停,深物業A、航新科技、深赤灣A、廣州浪奇、天健集團等漲幅靠前。

 

  香港的粵港澳大灣區股為何,不是賭股嘛?港股看來在這方面跟唔上。除了中證監有鼓勵外,連整個監管層都見出手「救一救」,國金證券有如下分析︰

 

  監管層近期態度發生些微妙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央行對流動性短期持呵護態度;(2)證監會在「新股發行、並購重組」方面,表態上小幅回暖;(3)《減持新規》的出台以及IPO批文發行速度放緩;(4)對於部分金融機構提交自查報告,允許放寬一定期限,體現了穩妥有序推進金融去槓桿。上述四個方面的變化,使得市場出現了一定的企穩跡象。(我們在5月底研報中提到「減持新規以及IPO的放緩有助於市場的企穩反彈」)。但當市場漲上去來後(如反彈至3200點及以上),我們更多的是強調「漲上來的風險」。

 

  本輪市場的反彈更多的基礎在於「政策預期差的博弈」,市場反轉的基礎目前來看並不存在,中長期仍受制於「估值」與「盈利」的雙重約束。

 

  站在當前時點,由於前期機構投資者「抱團取暖」過於集中,且外加監管政策階段性有所緩和,使得機構投資者開始守「舊」掘「新」,試圖通過尋找中報業績的確定性,進一步去挖掘細分板塊的龍頭公司成為當前的主流策略,行情的演繹有望由「漂亮50」擴散至「漂亮150」,與此同時,亦意味著「其他剩餘的3,000餘隻股票價格還是有繼續下挫的風險」。具體行業配置上,我們依次推薦︰「大金融(MSCI有望成為催化劑)、電子、機場、鐵路運輸、家電、食品飲料、電力」等。主題方面,建議重點關注「金磚四國(今年9月份召開)、粵港澳新區(香港回歸70周期慶,深汕合作特區)、Tesla產業鏈、特色小鎮、新能源電動車、蘋果產業鏈」等。

 

為自己做大個餅

 

  港股除了要阿媽呵護外,亦應大個仔,自己搵食,搞個創新板就是自己搵食,大家應好好協作,為自己做大個餅。

 

  創新板就關鍵是同股不同權,筆者一直支持這個做法,因為時代變,再不要以錢來衡量權、價,而應要以知識來論權、價,舊資本主義時代,以錢大晒,錢多(股多)就可話事,但知識時代,知識就是財富,你財主佬入主Telsa、入主蘋果,睇下你點run、點發展,這個道理本來很簡單,但上次就卡住阿里巴巴未能來港上市,假如能來,你估港股今日日平均成交會幾多,會帶動多少行業?起碼投資者賺了會否食多隻龍蝦,輸了都要用包紙巾嘛。至於有人謂,仲邊度有第二隻阿里巴巴呀!他日來者賊阿爸,害人害物又如何?唉!你開條路使幾錢,有路之後,你話之他日行人力車、巴士、跑車定坦克車,有多個發展盤地不是好嗎?命運在你手,唔好又耍手。

 

22/05/2024

不是趁高沽,而是候低買

#理財 #理財智慧 #女子愛財 #港股 #恒生指數 #投資 #股票

  姊妹們,經歷了連跌4年,兼今年首月的急挫之後,港股終於喘定了。到了5月,無論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或科技指數,都有突破性表現,而且,最明顯就是成交轉趨暢旺,顯示資金開始重臨港股。

 

  但我相信,對港股轉勢仍然半信半疑的,肯定大有人在,我的姊妹Louisa就是其中之一。上周我和她茶聚的時候,大家就談起港股的後向,原來她對後市仍然悲觀,不太相信大市已經見底。

 

  「妳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是否虛火?是另一個陷阱?」Louisa問我。

 

  「妳的意思是,升完就會再跌,而且跌得更深?」

 

  「是呀,就像早前一樣,升一段短時間就回落,然後跌得多過之前升的!」

 

  「但按種種跡象,我估今次未必。我傾向相信,大市已經見底,只不過,今次的升市可以升多少、維持多久,我也沒有水晶球。」

 

港股今輪升市,未必像這幾年出現的那麼短暫。(iStock)

 

  「妳這麼樂觀?但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大戶都不看好港股,也不看好中港兩地的經濟。他們是逢高就沽,所以,資金短期未必會重臨。」

 

  「嗯,我的看法有點不同。我同意,今年之前,很多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減持中港股票的,尤其是外資,所以,港股持續下跌,恒生指數甚至連跌了4年。但股票始終有個基本價值,而且,有不少公司仍然是賺錢的,因此,當一個地方的股市估值跌到某一水平時,始終會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會入市的。我同意,今次帶動港股回升的資金,可能以內地資金為主,即是我們說的北水,但只要股市的升勢確立了,其他資金很多時都會被迫跟隨,否則就會跑輸大市,現在我們可能是處於這個關鍵水平呢!」

 

  「妳比我樂觀,我自己的策略也是減持港股,只不過,我有點不甘心,因為很多股票都被縛住,我趁今次股市反彈,只要是不輸錢的,都會放掉。」

 

  「沒問題,這是妳自己的投資取向,只不過,如果從理性角度看,只要確認後市是向上,不像之前那樣反覆向下,我們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候低去買,而不是趁高去沽呢!」

 

  「哈哈,我想我不會這樣冒險了,過去幾年的股市,令我受了很大教訓。但我想問一下,為甚麼妳這麼樂觀?」

 

  「主要當然是因為內地政府已經顯示出更大決心去提振股市,早前推出的『國九條』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近期推出的一連串挽救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尤其是呼籲地方政府買入內房的庫存,轉做保障房等等。港股方面,現在連23條也立法了,正如特首所說,我們可以全力拼經濟了,而中央也明顯給我們支持,早前中國證監就推出了五項挺港措施,協助香港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例如擴大滬深港通的ETF範圍、支持更多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等等。」

 

  「嗯,明白,但我還是先把一些蟹貨消化掉才算,如果之後港股確認再升,我才會考慮入市!」

 

  「沒問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