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04/01/2019

開門黑

#A股

  2019年首2個交易天,中、港股均見出開門黑,今年瓜得?未必,如果相信港股是受中股影響大,則中股表現將左右港股表現。

 

  國內有家數據公司,叫數據寶,提出了以下數據︰

 

  「雖然周三的市場表現給投資者帶來涼意,但是從歷史數據看,『開門黑』不僅不是稀罕事,也不代表『全年黑』。

 

 

  數據寶統計,1990年以來的28年中,有10個年份開年首日上證指數是下跌的,這個10個開門不佳年份,年度行情上漲下跌各佔50%,其中有2個年份上證指數漲幅甚至超過50%。可見,『開門』表現不佳,並不意味著『全年黑』。

 

  除了歷史數據證明『開門黑』並不可怕以外,不少機構仍表示2019年A股市場行情仍然存在機會。

 

  國金證券表示,站在當前時點,預判2019年A股市場將由『反複築底』到『結構牛市』。年初不急於進攻,靜待科創板相關細則出台,靜待企業盈利年報/季報的披露。全年來看,當前A股處於歷史估值的低位,待其他風險逐步釋放後,機會也就悄然而至了,整體來看,2019年A股機會遠大於風險。從A股運行節奏來看,更看好市場下半年A股結構性的機會,券商、新興成長板塊優於傳統藍籌板塊。

 

  中金公司認為A股將迎來低振幅的1年。2018年市場『殺估值』進行得較為充分,但2019年盈利難以提供較強支撐。在流動性相對寬鬆但增長有壓力的背景下,市場整體估值可能上下兩難。股指振幅相比2018年將明顯縮小,預計上證指數2019年度高點振幅將在600點左右或以內。

 

  廣發證券認為2019年,相對業績、流動性與監管周期都轉向有利於成長風格,但需等待年報商譽減值集中釋放,小市值真成長孕育大牛股。北向資金仍將流入,價值風格需等盈利下滑壓力減輕。

 

  事實上,經歷了2018年的市場大幅度下跌,A股市場估值已經接近歷史底部。從歷年末A股估值來看,2000年以來,當前A股滾動市盈率僅高於2013年年末,低於其他任何年份。」

 

紅黑影響心理大於實際

 

  不可不留意的是,自2000年以來,新年首個交易日開紅盤的概率超過6成,亦即是謂首日開黑盤的機率就有4成,因此「紅」與「黑」應是心理大於實際。

 

  為甚麼今年開黑盤?一般講是2個原因︰

 

  ⑴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市場情緒依舊較為低迷。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1月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為11.8%,自今年6月以來增速繼續下滑,11月利潤增速為-1.8%,2016年以來首次由正轉負。12月製造業PMI為49.4%,較前值回落0.6個百分點,自2016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繼續釋放,需求下行壓力加大,景氣度預計將繼續承壓。

 

  ⑵權重股集體殺跌拖累指數。醫藥、銀行成為殺跌的主力,經濟下行使銀行資產質量變差,拖累銀行股業績,疊加窗口指導及機構鎖定利潤,銀行股近期處於持續的調整階段。醫藥股一方面受到黑天鵝事件影響致風險上升,另一方面行業正處於一個殺估值的階段。

 

  亦有基金界的分析謂,新年第一天,市場開門黑,指數大跌,主要是機構抱團的權重、藍籌以及趨勢股、價值股帶頭殺跌所致,不管是殺估值還是應對基金贖回壓力而被動殺跌,都是價值投資者的噩夢,這類股票的風險短線客基本上能迴避,相信一般小散不會去參與,而短線客最需要迴避的是年報將至的業績地雷、巨量解禁的地雷及盲目追漲殺跌的坑。近期強勢股流行游資抱團的模式,這類股高位滯漲後也得提防補跌風險,尤其是資金抱團而成的莊股更得謹慎,近期很多莊股都是漲一波後就斷崖式暴跌。

 

觀察貿戰壓力能否消化

 

  股市反映經濟,中國經濟有放緩是必然事,因為有中美貿戰,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有貿戰,製造業、PMI必然受壓,關鍵是這個「壓力」,是否已被消化了。

 

  自從9月至10月間美國對中國貨徵收關稅後,並揚言在2019年1月1日會加徵至25%的關稅後,中國的出口廠商和美國的入口零售商,全不敢評估會不會加徵關稅,要買貨的美國入口商,已一早超額訂貨,支持到今年1月所需,當1月後,如貨消了,而特朗普又宣布這個25%關稅會延至3月,這些美國入口商要不要訂貨?如要的話,則中國的製造業又要開工了,可以預期今年1月和2月的中國PMI指數,是有望回升的。

 

  數據是歷史,預期是將來,如大家相信「禍不單行昨日行,福無重至今朝至」的話,則中港股市今年首日開黑盤,是不一定要很悲觀的。

 

29/05/2024

我們要這些好股

#財金大勢 #A股 #權益分派方案 #高息股 #港交所

  數月前阿爺公布「國九條」,其中重點在共同富裕,公司要多派息,要盡量回購股票,以使股票持有人財息兼收。事實上,一眾A股已行動了,不然A股怎會在近月上升多呢?以下又是抄文,抄自《財聯社》。

 

  當前,A股市場進入「分紅實施季」,高股息股票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據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度分配方案中含有現金分紅的A股上市公司有3867家。其中,股息率超過5%的上市公司有120家。

 

  具體來看,石英股份2023年股息率高達14.05%,位列A股第一。第二名是榮安地產,股息率高達10.8%,香江控股、廣匯能源、好想你、浙江美大、麒盛科技股息率均超8%。此外,平煤股份、立霸股份、中谷物流、球冠電纜、冀中能源、君正集團、華陽國際、長城科技、山西焦煤、江山歐派、塔牌集團和建發股份股息率均超7%。具體情況見表一。

 

 

  國內石英製品行業龍頭企業石英股份5月15日公布2023年年度權益分派方案,擬每10股轉增5股派57元(人民幣.下同),股權登記日為5月21日,除權除息日為5月22日,派息日為5月22日,合計派發現金紅利20.57億元。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的榮安地產4月29日披露2023年年度權益分派預案,擬每10股派3.2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0.19億元。

 

  再從最近三年的情況來看,2021至2023年,每年股息率均超過5%的A股上市公司有42家。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平均股息率前兩名的均是煤炭股。其中,鄂爾多斯、冀中能源近三年平均股息率皆超10%。此外,榮安地產、山西焦煤、四川路橋、兗礦能源(滬:600188)(01171)近三年平均股息率均超8%,秦安股份、廣匯能源、勁嘉股份、百隆東方、浙江美大、養元飲品、建發股份近三年平均股息率均超7%。具體情況見表二。

 

 

  筆者月前有文提出,不同時期的總理,有不同的工作重點。鄧小平是搞改革開放,趙紫陽要解散人民公社,朱鎔基要打入WTO,溫家寶應付雷曼爆破,李克強搞製造業,而李強是要搞金融,所以有個「國九條」是必然的事。

 

港交所宜引入A股高息股

 

  對於港投資者言,就十分可惜,是買不到這些高息股的,除非港交所(00388)能想法讓這些高息股、好股能在港上市,港投資者才可有機會買到。

 

  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言,首要的不是有股市、匯市、債市的交易平台,而是要有好的產品,能持久派高息的,先要有盈利基礎。這類好股票,不要說是一般散戶,就算是保險基金、退休基金都會心儀。

 

  港交所要吸引好項目來港,不也就有這些好股嗎?不是一隻而是有上百隻,對環球投資者也足夠吸引力的。

 

  要讓這些公司來港上市,不用發H股用港元買賣,而是應仍用人民幣買賣。要買這些好股,必要用人民幣,這將會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有益阿爺、有益港股民的事,港交所是否應好好考慮下?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