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特首選舉
25/02/2017

【特首選戰】曾俊華成功獲160提名今早即交表 搶先林鄭正式參選行政長官(附名單)

#選舉 #特首 #2017特首選舉 #曾俊華 #選委取態

  特首參選人曾俊華終夠票「入閘」,正式參選行政長官。曾俊華今日(25日) 到位於灣仔的選舉管理委員會,遞交行政長官選舉提名表格予選舉主任。曾俊華表示,提交了160個提名,因選舉主任提醒他提名票多於150會較為保險,他補充如有選委之後希望提名他,他亦會再交表。

 

曾俊華已成功取得160張提名票,今早到選舉事務處遞交表格時笑逐顏開。(張嘉奇攝)

 

 

  曾俊華提交的160張提名票中,包括民主派、商界和演藝界等。而主角曾俊華在報名表職業欄填上「公僕」

 

曾俊華160張提名票名單如下:

 

  田北俊、何柏良、張星煒、吳國恩、王凱峯

  徐聯安、李鉞、蔡堅、爾冬陞、宋世平

  楊寶玲、張祺忠、謝永齡、張振邦、原樹堂

  繆亮、黃健菁、許志全、劉婉明、梁文俊

  鄭皓朗、蔡志光、李健恆、李淑儀、關梓謙

  梁文傑、梁繼昌、吳潔儀、譚香文、溫少輝

  何柏霆、沈朝生、馮領業、余遠茂、胡文新

  方保僑、單仲偕、李勁華、王嘉屏、邱祖淇

  葉旭暉、黃岳永、李斌、汪整樂、陳通生

  嚴迅思、王鳳儀、邱國禧、尹兆堅、許智峯

  林卓廷、鄺俊宇、黃碧雲、胡志偉、涂謹申

  陳家明、莫乃光、溫帶維、陳銘賢、朱偉志

  陳沛然、蕭旭亮、梁家騮、董光達、侯佳禎

  王翔、吳志豪、馮德焜、譚劍明、王嘉盈

  吳永輝、蔡啟昇、李宇銘、陳翠兒、姚瑞賢

  關家倫、關淑玲、張銳輝、李家宏、何俊鋒

  黃克廉、張兆聰、盧偉明、方景樂、張往

  陳杏英、張文光、潘天賜、王美琪、經志宇

  陳仁啟、舒盛宗、甘秀雲、田方澤、馮碧儀

  陳漢森、黎志強、李煒佳、何志偉、曾瑞明

  馮德華、陳曦彤、程張迎、文浩然、莫萊茵

  馮偉華、洪英豪、方子華、葉建源、黃志偉

  李建賢、張惠儀、陸宏廣、黃國桐、夏偉志

  葉海琅、查錫我、劉文欽、陳淑怡、龍振邦

  楊森、彭張華、麥海華、龔耀輝、杜健存

  宋婷兒、麥天志、陳耀輝、羅浩林、宋安來

  容志偉、麥志烈、吳其彥、楊和生、關德華

  崔志英、林逸明、陳可欣

  Bradbeer Robin Sarah

  楊婉翔、鄭炳鴻、鄭斌彬、萬嘉良、洪梓然

  溫愷詠、袁偉傑、周梁淑怡、葉慶祥、詹劍崙

  洪思微、范寶琦、鍾國斌、姚頌恩、黎智富

  馬旗、鄒凱詩、陳建勇、麥雪晶、林湘雲、羅健熙

  

撰文:王錦霞

02/04/2024

奧巴馬出手助拜登競選,以防「千禧年災難」重現

#威少看世界 #總統大選 #拜登 #特朗普 #克林頓 #美國 #國際動態 #選舉 #戈爾

  上周四(3月2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克林頓和奧巴馬在紐約曼哈頓相聚,三人同台出席有5000人參加的籌款活動。這事件向外界傳遞出一個訊號——民主黨陣營正在重新整合,力求團結一致,確保拜登在年底的總統大選中再次擊敗競爭對手特朗普。

 

「昔日恩怨」影響兩人關係

 

  按照慣例,在兩黨代表大會確認各自的總統候選人之後,前總統才會出面為本黨候選人站台。奧巴馬此時提早出手力挺拜登,主要是因為拜登的民意支持度太低,連民主黨的一部分「鐵桿選民」也對他極度失望。如果能請「人氣王」奧巴馬出山,則有機會說服這部分選民回歸,從而鞏固民主黨的傳統票倉,避免出現200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當年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克林頓政府成功實現了預算平衡,這是1970年以來的首次。但代表民主黨參選的副總統戈爾,沒能向選民展示民主黨執政8年的成就,未能說服他們繼續支持民主黨,最終因佛羅里達州的點票爭議,而敗給共和黨的得克薩斯州州長小布殊。如今的大選形勢與千禧年有不少相似之處,疫情過後美國經濟保持增長,股市屢創新高,但民眾卻感到生活壓力巨大,對拜登政府非常不滿。

 

兩位前總統奧巴馬和克林頓,在上周籌款活動中為拜登站台。(AP)

 

  奧巴馬的高調出場引起各方關注,據華盛頓政壇人士披露,奧巴馬與拜登的關係十分微妙,原因之一是奧巴馬曾支持希拉里.克林頓代表民主黨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他當時認為,曾任國務卿的希拉里比時任副總統拜登獲勝的機會要高,這讓有心參選的拜登很不爽。雖然奧巴馬在2020年大選中支持拜登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幫助他贏得黨內初選,但未能完全修補兩人的關係。不久前,官方公布了拜登去年在接受特別檢察官調查時的問答記錄,拜登曾主動提到2016年很多人鼓勵他參選,但「他(奧巴馬)認為希拉里比我更有機會贏得總統大選」,由此可見,拜登對當年的不愉快經歷尚未釋懷。

 

助手團隊未能和睦相處

 

  在2009年1月出任副總統之前,拜登曾任聯邦參議員36年,一些跟隨他多年的議員助理,後來成為副總統辦公室官員。當拜登2020年競選總統時,他的舊班底再次聚首,自然成為他競選團隊中的骨幹。拜登贏得大選,他們自然跟著拜登進入白宮,其中有些人對當年在副總統辦公室的工作經歷並無美好回憶,認為奧巴馬的「精英班底」看不起拜登的助手。例如,拜登曾經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制定外交政策和與國會領導人打交道等方面有很多經驗,但奧巴馬的團隊沒有借助這些經驗,而且未對拜登及其助手表現出應有的尊重。

 

  其實有這種印象並不出奇,因為「鄙視鏈」無處不在。奧巴馬和希拉里等人都出自常春藤名校,30多年來的歷任總統也都是「藤校」畢業生,拜登是唯一的例外。在哈佛大學讀法律期間,奧巴馬是《哈佛法律評論》的第一位黑人主編,他口才很好,演講有煽動力,而拜登卻一直受口吃困擾,發表講話時往往顯得有氣無力。雖然很難說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兩隊人馬之間的互動關係,但白宮僱員出自名校卻比較普遍。1998年6月我加入白宮記者團,全程採訪了克林頓總統的中國之行,期間與一位白宮女職員交談,得知她剛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雖有政治學碩士學位,但其職責只是將官員的講話錄音整理成文字,可見白宮內也存在「學歷貶值」。

 

「禮聘外援」避免重蹈覆轍

 

拜登現時人氣不及特朗普,需要奧巴馬助陣拉票。(AP)

 

  說回拜登與奧巴馬的互動,如今欠缺人氣的拜登需要奧巴馬助陣,於是拜登首先邀請奧巴馬回白宮參加一項公開活動,主題是拜登簽署總統行政命令,延長《平價醫療法案》 (Affordable Care Act,即俗稱的Obamacare)的有效期限。這個法案被認為是奧巴馬任內最重要的立法成就,是他的政治遺產,拜登想通過這一活動來證明他在捍衛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同時也希望以這種方式「禮聘」奧巴馬作為「外援」,在今後幾個月幫他拉票。

 

  3月22日,奧巴馬欣然赴會。面對白宮內熟悉的環境和一些熟悉的面孔,他一開口就說「拜登副總統」,但馬上意識到口誤,趕緊糾正說「總統先生」,並補充一句「我的總統」,引起在場人士一陣笑聲。有人認為是習慣使然,也有人猜測奧巴馬是故意搞笑。不管怎樣,這次聚會似乎是確定了奧巴馬的「救星」地位,而拜登放低身段,給足對方面子,也顯示出他務實的一面,證明他沒有像戈爾那樣被過高的自尊心所迷惑。

 

  24年前,即將卸任的克林頓民望甚高,他可以動員大量民主黨選民在大選日出來投票,但戈爾最初沒有邀請克林頓幫忙助選,似乎與他本人的「政治潔癖」有關(克林頓曾因性醜聞事件而險些遭到國會彈劾);同時,也可能是因為8年來一直在克林頓的陰影之下,戈爾希望早日獨立,所以他公開表示「我的事由我做主」。但這位外表木訥、缺乏激情的官二代(他父親是聯邦參議員)實在不吸引選民,直到民調顯示選情告急,他才不得不邀請克林頓幫他拉票,可惜為時已晚,一手好牌被他打輸了。

 

2000年總統大選,代表民主黨參選的副總統戈爾(右)敗給共和黨的小布殊(左)。(AP)

 

  拜登曾經在1988年首次競選美國總統,又目睹了千禧年民主黨的這一幕慘劇。如今遇到類似的情況,拜登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就有了上周的籌款活動,而奧巴馬與克林頓也同樣希望拜登能避免重蹈覆轍,使民主黨能繼續執政。他們在台上列舉拜登的成就,包括擴大醫保的覆蓋面、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為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價格封頂,等等等等,僅這一場活動就籌集到2500萬美元,比特朗普2月全月籌的錢還多500萬。常聽有人說,金錢能決定選舉結果,照此說法,拜登的民調支持度應該上升了。我們給他1個月時間吧,看看他的民調數字能否壓倒特朗普。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