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中環人
31/07/2014

從50年前恆指奇跡談到中國經濟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爲50年前,恆生指數正式誕生,并且以基數100點登場。50年後,恆生指數上升了近246倍。如果按同樣的速度膨脹,50年後,恆生指數在2064年7月31日,將會明顯飛越6,000,000點。如果不按這升幅計算,以同期樓價作爲指標,升幅也達160倍,恆生指數也將會貼近4,000,000點。

 

  可是大家是理性的,知道上述這些「瞎猜」大概是不可能的,無論預測是無限正面或無限負面,甚至是中立,大家的立場也會是一致的。不過,針對中國經濟,大家的立場就沒有固定看法了。

 

  由於工作原因,筆者需要常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學者打交道,而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同背景的學者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觀點,可以頗為極端及分化。既可以無限負面,也可以無限正面。應否接納他們的看法,其實並無對與錯。

 

  目前,環球市場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多種看法。首先,有部分人全面看淡中國經濟,認為爆破將至,這論點主要是源自外資機構對中國經濟的看法,而這類型論點在國外大有市場,畢竟大部分國外投資者並不了解中國的發展。

 

  另外一種看法截然相反。這部分人對中國經濟過分樂觀,他們認為未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中國經濟增長都能夠順利「保八」,甚至超越這水準,重新回到10%以上的年增長。他們指出經濟增長的下滑只是短暫情況,主要是因為環球經濟增長不足,而導致外需不振以及週期性底部的出現。因此,只要中國持續出台經濟刺激政策,增長不足的問題就會解決。可是,筆者認為刺激政策猶如興奮劑,需要不斷增加份量,來維持效果,不過,最終到了某個地步,市場將會麻痹,再無反應,可謂死路一條。

 

  最後一種看法審慎樂觀,認為中國正進行結構性改革,長遠必定能重新出發,而近年中國經濟滑落原因,主要在於經濟舊體制問題存在難解的結。在保持穩定,及守住發展底線的原則下,中國經濟必須進行體制改革,以解決困境。金融海嘯後,中國經濟一直依靠刺激政策來維持動力,期望環球與內地經濟周期能重回升軌,刺激政策便可光榮撤退,可是這一天不知何時才會重臨。如此等,定會失去改革良機,未來經濟面臨的風險將更大。舊體制以刺激手段、再加槓桿來維持增長,而新體制以改革手段、再去槓桿來釋放新活力。

 

  在新的環境下,若經濟增長真的回落,但結構性改革卻成功,經濟模式在新的平台上長遠發展,遠比靠興奮劑來吊命的增長來得健康。在新的平台上,產業結構性完成升級,金融改革順利展開,利率逐漸下降,企業經營環境改善,利潤回升,帶動股市上揚,生活環境提升,居民安居樂業,政府的管理將更順暢,社會發展定必更爲和諧。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