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陳世味道
06/07/2022

品嘗一餐「澳洲頌」!甘香爆脂烤草飼牛骨髓、72小時慢煮羊腿、自家醃三文魚、手工牛肉他他!吃完仲可去Butcher’s Counter掃靚扒

#蛋糕 #Food Map #澳洲菜 #Butcher #銅鑼灣 #美食 #美食地圖 #羊腿 #新地 #燒粟米 #農場 #Banoffee #曲奇 #意粉 #精肉店 #慢煮 #English Breakfast Tea #澳洲直送 #Negroni #牛骨髓 #草飼 #利園 #牛扒 #意式奶凍 #黑森林 #甜品 #雪糕三文治 #Knickerbocker #晚市開餐推介

  過去兩、三年,我們時不時就要留在家中、被逼隔離或強遭圍封,市面上發生的大小事情都不其然錯過了或忽略了,所以呢,今時今日我才知道,Feather & Bone在利園二期開設了一間約5,500平方呎的店舖……

 

  原來該店於去年6月開幕,餐廳佔2,000平方呎,零售部分佔3,498呎,如此面積龐大的食肆,常在銅鑼灣出沒的我卻全然不知,點解呢?因為地點比較隱蔽,位於利園二期地庫,在street level看不到半絲蹤跡,若非向商場詢問處問路,我根本沒法得知如何前往 —— 我認我有少少白癡,但你不能怪我喎,近年疫情(以及疫情政策)變幻莫測,使我大大減少出門用餐次數,又怎能完全掌握餐飲業狀況呢?要怪,就怪呢個社會囉。

 

  Feather & Bone的確是近年發展得很不錯的餐飲業務,自2015年起短短幾年間,已開設11間店舖,其中有無6間是餐廳,其餘是食品零售店,最初以expats為主要服務對象,到近年慢慢為本地香港客所認識。

 

餐廳門面是Butcher’s Counter,有一頭實物原大的牛隻塑像作為很搶眼的標記裝飾。

從另一面看看大牛塑像,一方應該是水吧的位置。

 

  有幾位澳洲籍老闆在背後發功,Feather & Bone自不然是散發著「愛國主義」,提供各式各樣的家鄉澳洲美食,牛扒、羊肉、豬肉等更是從指定的澳洲農場直接採購,省去中間人或代理商的費用,使售價較為合理。利園二期的餐廳內特設一個特別訂製的凍櫃,提供免費自家乾式熟成服務,顧客可在餐廳的Butcher’s Counter親自挑選及購買牛扒,並委託餐廳進行最適合的乾式熟成,以帶出牛扒的獨特風味和口感。

 

凍櫃內放有由不同客人寄存的各式乾式熟成牛扒,待「牛扒成熟時」就可領取或在餐廳享用。

Butcher’s Counter的牛扒售價,分別列有零售價和在餐廳享用價,當然是後者價錢較高。

連骨的澳洲肉眼扒,色澤很鮮很美,價錢亦很合理。

近年在香港人氣大升的威靈頓牛肉,在Butcher’s Counter都有售,在餐廳享用或外賣回家自肥都OK。

意大利式的豬肉卷Porchetta,自己製作是花錢又花時間,在Butcher’s Counter買兩件回家烤焗的話,既省時又方便。

 

下一頁:精彩堂食菜式

 

  步過門面的Butcher’s Counter,來到寛趟的用膳大廳,可見充滿著一點點懷舊氣氛,牆上掛著的古董風格大鏡,以牛血紅色為主調的蘇格蘭真皮座椅,以塑造1940年代英國High Street的肉食店的復古氣氛。

 

用膳區域很寬敞,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容納132席,不過在疫情限聚之下,未必能充份發揮空間容量。

 

  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很久(至少兩年多)沒有去過澳洲,好miss當地澳洲菜的味道;所以呢,我是樂於見到餐廳菜單是名副其實的一首「澳洲頌」,大部分食材均由澳洲進口,而菜式的口味及賣盤,都很具現今澳洲菜風格 —— 不是很複雜、很玩嘢、很燒腦的contemporary style,而是偏向實而不華、直接了當的貼地氛圍,食材和醬汁在碟上一看便明,沒有雕欄玉砌大攪魔法,這類菜式不至於予人驚訝和刺激,卻是最為細水長流,亦最容易吸引食客返轉頭光顧。

 

經典雞尾酒蝦沙律,除了有兩隻大蝦,還有混合了瑪麗玫瑰醬和三文魚籽的蝦肉,構成兩種口味。

蝦多士,比港式蝦多士扁平,因為做法不同,在麵包上只塗上蝦慕絲再快速油炸就成,味道很香脆。

 

  頭盤食品來說,我是特別喜歡自家醃製三文魚沙律,看似很普通的菜式,但有時普通才是致勝之道,勝在食材的配搭很宜,略帶苦味的紅菊苣、西柚、茴香、南瓜籽及刁草醬汁,不單帶出清爽怡人的味道,還具多層次的質感對比。

 

自家醃製三文魚沙律,三文魚的質素,騙不了人,一吃就知是好是壞,自家醃製的也一定比工業化的調味優勝得多。

生牛肉他他,重點當然是牛肉要夠新鮮,以乾葱、葱粒、酸豆、喼汁等調味後,伴以脆片享用,份外滋味。

 

下一頁:最Guilty Pleasure的烤草飼牛骨髓、慢煮羊腿、意粉、燒烤

 

  菜單中的最最最guilty pleasure是烤草飼牛骨髓,基本是只是一堆油脂物體,但經過醃洋葱和煙肉醬的調味,滿滿油脂的牛骨髓變得很芳香,用來當作牛油塗上烤麵包享用,實在是天上人間的簡單快樂。

 

  我教自己最意想不到的,是在享用這道牛骨髓之前一晚,我無意中在某電視頻道收看了《The Bad Skin Clinic》,講述某位英國著名醫生怎樣替病人處理各式各樣的大塊脂肪瘤、蟹足腫、囊腫等等,擠出瘤粒、擠爆抽液的畫面充斥著整個節目,其中一位病人背部的脂肪瘤,被開刀擠出來的脂肪物體,就十足十牛骨髓的油脂膏!而只是事隔一夜,我居然可以若無其事地一邊品嘗這道牛體髓一邊想起那顆脂肪瘤囉!我真的比我想像中堅強得多。

 

烤草飼牛骨髓,以醃洋葱、煙肉醬鋪於表面烤成,佐以烤麵包享用。

 

  來到主菜,我覺得以慢煮羊腿取勝,羊腿來自澳洲的指定農場,肉質很好,經過約72小時的慢煮,肉質都夠鬆軟,但又不至於酥爛 —— 到底需要多軟多爛,真的視乎每個人的口味,很難有一致的共識,這羊腿的軟稔度我是OK的。

 

香烤鱈魚,選用可持續的鱈魚,合乎環保原則,配菜也很新鮮,是比較健康而輕盈的菜式選擇。

慢煮羊腿,啖啖肉,分量的確頗大,我看得可以兩人共享。

辣蟹肉扁意粉,香辣感是十足,蟹肉也足夠,只是當日的意粉煮得略為稔身,應該只是個別事件。

燒粟米,以不太澳洲feel的味噌牛油醬汁作為調味,再灑上ricotta芝士,粟米立即變得不同凡響。

 

下一頁:邪惡甜品

 

  每次旅遊澳洲一星期,回港時都胖一兩公斤,只怪澳洲的甜品很好食,勝在用料靚、味道實在、質感飽滿,在Feather & Bone的甜品餐單上,也有不少選擇,水準也很好,至少我所吃過的4款甜品,都很達標,而且各具風格和味道,難以作出比較和取捨,所以呢,我4款都扒光!

 

迷你雪糕三文治,中間是澳洲椰子花蜜雪糕,以兩片Anzac曲奇夾著,再裹上麥芽糖碎,簡單的設計,卻難以抗拒。

黑森林蛋糕,我會稱它為「成人版旳黑森林」,因為內裏藏有濃郁酒精的車厘子,每一口都充滿迷人酒香,並有車厘子果醬和法式鮮奶油作為香滑平衡。

 

  我覺得如果一定只能選擇一款甜品,就必定要點Knickerbocker-Banoffee經典新地,這是一款充滿懷舊feel的老幼咸宜甜品。先有解釋甚麼是Knickerbocker —— 它是指1900年代一款美國甜品,叫做Knickerbocker glory,以長身玻璃杯裝的雪糕新地,由雪糕、忌廉、糖漿、蛋白糖霜等一層一層的重叠而成,由於具紅色和白色相隔的色澤,與當時的曼克頓著名酒店The Knickerbocker Hotel的外牆色彩相似,而得到該名字。

 

  至於Banoffee,不少人都知道,是由香蕉、忌廉、拖肥及餅乾等組成的英式甜品。將兩款經典甜品二合為一,即是長身以玻璃杯盛載著層層叠起的雪糕、香蕉、拖肥漿、忌廉等食材,就是Knickerbocker-Banoffee了!

 

Knickerbocker-Banoffee經典新地,好像是很小朋友的雪糕杯,但當所有食材都夠優質,味道就是好。

Negroni意式奶凍,即是panna cotta,加人了橙味Negron雞尾酒啫喱,立即「成人化」,味道亦更具深度和層次。

 

  甜品之後,我點了一壺English Breakfast化解甜味,隨著紅茶而上枱的小小曲奇餅,倒是很有驚艷感 —— 充滿香濃的花生醬味道,質感亦夠香脆酥化。當大家都猜是自家製品,餐廳經理卻說:「是由澳洲進口的曲奇,叫做Ridiculously Delicious Peanut Butter Cookie chips。」名字改得真好,真是ridiculously delicious!在餐廳門外的零售區有售,真是一條龍的餐飲銷售策略。

 

伴茶而來的極濃的花生醬口味曲奇餅,原來是由澳洲直接進口,可見整個餐飲經驗由頭到尾都好澳洲。

Feather & Bone餐廳旳門面和入口,餐廳以外是同樣屬於Feather & Bone的餐飲零售部分。

 

Feather & Bone(利園二期)

 

地址:銅鑼灣恩平道28號利園二期地下LG11-22號舖

電話:3529 1228

網頁:https://featherandbone.com.hk/pages/our-locations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