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陳世味道
26/01/2023

識人好過識字!掹衫尾入尊貴會所Club C+!雪茄+佳釀+水準中菜,盡享雞煲鮑翅、脆皮釀遼參、避風塘北海道皇帝蟹腳

#廣東菜 #美食 #酒 #私隱度 #雪茄 #古巴雪茄 #咕嚕肉 #紅海蜇頭 #梁力恒 #沖繩黑糖 #會籍 #雲南臘肉 #香檳 #鹹豆漿 #炸子雞 #葡萄酒 #避風塘北海道皇帝蟹腳 #香辣豆酥 #話梅日本番茄 #Dom Perignon #自家製辣醬 #多明尼加共和國 #鮑魚片 #雞煲鮑翅 #鮑汁脆皮釀遼參 #梁志天 #魚翅 #會員 #粵菜 #美食地圖 #C+ #私人會所 #中菜 #中環 #Food Map

  新年流流,出外吃中菜,總是有點不太方便 —— 不是心水中菜廳趁新春休業,就是要派利是才得到良好待遇。如果有一個能提供較為personal服務及滿滿尊重的用餐地方就好了……

 

  好好彩,我有些有點地位和關係的朋友,可以間中帶我去一些好去處,今次就掹了某貴人的衫尾,成功進入Club C+,兔年第一回鐵證識人好過識字。

 

  C+據說是取「私家」和「雪茄」的諧音和意思 —— 有這樣的想法,可以估計背後人士一定是香港人班底 —— 而大家都能夠顧名思義,這正是一個私家、可以享用雪茄的場所,其實還有美酒佳釀與廣東菜餚,構成既exclusive又一條龍的服務。

 

 Club C+位於中環都爹利街13號樂成行M1,雖在商業中心但地點有點隱敝,私隱度不錯。

 

  此私人會所於2021年中開業,即是在疫情期間誕生,相信在那段非尋常的日子,具私隱度的高級消閒地方是非常有需求。整個地方由本港建築師兼室內設計師梁志天Steve負責設計,他一向擅長於奢華住宅、別墅、酒店、餐廳等設計,據說Club C+是他首個私人會所項目,並由兒子梁力恒Nicholas Leung負責管理。

 

  現時Club C+只限50個會員名額,我到訪當日據說已有40名會員,即是最多只剩下10個名額,花落誰家外人是無從稽考。可以料到,入會費用不菲,個人會籍收費$200,000,公司會籍收費$300,000,而且一定要得到現有會員的推薦,所以有閒錢之餘還要有人脈。當然,一旦成為會員,便可在這地方招呼親朋戚友與各方客戶,因此使用人士不可能只得50人。

 

 本港著名設計師梁志天Steve Leung是Club C+的策劃人,當然也是整間會所的設計師。

 

 Steve Leung的兒子梁力恒Nicholas Leung也是Club C+的策劃人,也負責管理工作。

 

 入會收費是怎樣?這裡給大家看清楚,還必須要得到現有會員的推薦。

 

  也許我在晚上到訪,從室內所見都是以偏深沉色調為主,帶來高尚優雅氣氛,中西並蓄的元素與來自亞洲大師級的藝術創作,豐富了空氣中的文化氣息,加上由世界知名照明設計大師Tino Kwan打造的燈光,讓人甫進入便有可以放下情緒靜下來的感覺。

 

 若曾到過Steve Leung設計的酒店和餐廳,都可感受得到他的signature設計與氛圍。

 

 室內劃分為多個廳房,方便會員私人眾會,也可把廳房打通,以便舉行具規模的活動。

 

 室內設計高尚優雅而簡潔,並以來自亞洲多位大師的藝術品作為點綴,盡顯氣派。

 

  最初以為,前去Club C+必須要從都爹利街樂成行進入,但原來在雪廠街都有一個低調的入口,沿著樓梯經過一個小小陽台位置就可走到室內,這個安排都非常合理,可讓貴賓不用經過商業大廈的大堂和升降機就可自出自入,提供了不少私隱度。

 

 由室內可通往頗具氣氛的小小陽台,並可沿著樓梯走出雪廠街。

 

 室內有一張二人枱,之前有一位國際知名人士在享用雪茄,旁邊放著不少書籍和會所卡片。

 

 在芸芸書籍之中,當然可找到Steve Leung的作品,封面是他的居所一角。

 

下一頁:Club C+的雪茄、中菜水準如何?

  Club C+的一大賣點是雪茄,因此有一個面積不小的雪茄室,內裡擺放從世界各地搜羅回來的優質雪茄,包括多款來自古巴及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雪茄以供選擇,旁邊有放有一些較為罕有的洋酒,包括限量版的威士忌和香檳,當然啦,精品雪茄是要有特選洋酒搭配才像樣。

 

 雪茄室有多款來自古巴及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雪茄,並有一些另類選擇。

 

 雪茄室內有多款限量版洋酒,配合優質雪茄,得出最高享受。

 

 Club C+的服務很好,經理自五星級酒店出身,上菜和處理雪茄都夠水準。

 

  來到這類很exclusive的會所享用晚餐,絕不可能是茶餐廳價錢啦,瞄瞄當日晚餐的菜單,包括雞煲鮑翅、鮑汁遼參、皇帝蟹腳、蒸海上鮮等,可想而知都要一個不菲的消費額,但又不至於不合理,在五星酒店中菜廳吃同類菜式,都大概是相若價格。

 

  有如此的定價,就會有對等的期望,開首的餐前小點、自家辣醬都完全OK,去到頭盤三小福,包括私家滋味醬拌鮑魚片、話梅日本番茄、果香紅海蜇頭,味道上也是不錯,但問題在於它的賣相 —— come on,好像酒樓飲宴分菜後的模樣,零零碎碎的東西湊合在一個小碟內,很難稱得上是靚囉!

 

  今時今日的中菜界,對逐位上的菜式賣盤都很有研究和很多變化,實在可以不止如此,況且這裡是室內設計大師的場所,我裡面總覺得提供的菜式都要有相稱的美感 —— 或是我自己想多咗?

 

 當日的菜單,看到這些菜式陣容都知道價錢不會太便宜。

 

餐前小點,包括兩款口味腰果、門鱔骨,各樣都不錯,上方自家製辣醬我很喜歡。

 

 私家三小福,包括私家滋味醬拌鮑魚片、話梅日本番茄、果香紅海蜇頭,味道沒問題,只是賣相絕對需要改善。

 

下一頁:更多精彩菜式—雞煲鮑翅、鮑汁脆皮釀遼參、避風塘北海道皇帝蟹腳

  然後是足四兩濃湯雞煲鮑翅。雖然現今世界對吃魚翅相當有保留,但不少香港貴客都還會繼續享用,曾經有位富貴太太對我說:「我大半生都係日日食魚翅,你叫我點樣唔食落去呢?」今次就當自己去體驗富貴人家飲食生活囉。

 

  的而且確,這份雞煲飽翅是做得很好,湯底好香好濃好靚,每一啖都很可口又帶黏口,可以說是我近年吃過最好的同類作品(well,you know,其實近年都不是食過很多次鮑翅,至少與工作無關的情況下不會點選囉)。另一招牌菜是鮑汁脆皮釀遼參,也做得相當好。在這些招待貴客的地方,鮑參翅肚真的不容有失。

 

 足四兩濃湯雞煲鮑翅,好香濃好滋潤,屬當晚的佳作。

 

 鮑汁脆皮釀,以天婦羅方法處理遼參,伴以香濃鮑汁,冇得輸。

 

 避風塘北海道皇帝蟹腳,香脆又夠鮮味,很適合伴香檳或白酒。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86及Dom Pérignon Vintage 2010,都是之前會員客人BYOB的靚酒,剩下的酒瓶都成為裝飾。

 

下一頁:更多精彩菜式—沖繩黑糖脆皮咕嚕肉、香辣豆酥蒸海上鮮、炸子雞

  從上述菜式可見,味道是偏向芳香和濃郁,相信是方便搭配葡萄酒、烈酒及雪茄,太素淡的味道只會被酒精和雪茄蓋過。接著的沖繩黑糖脆皮咕嚕肉,也是依著相同口味路線,味道是很不錯的,食材好調味佳,只是again賣相出了事,碎濕濕得幾粒,放在一個小碟上,都係難以叫做靚囉,而且欠缺氣派,明明是大菜都看起來似是小吃。

 

  然後是香辣豆酥蒸海上鮮,即是傳統豆酥魚的變奏,味道很好,豆酥夠香酥美味,賣相是比沖繩黑糖脆皮咕嚕肉好一點,不過是可以更好。也許Club C+的用餐貴賓不是Instagrammer不必用食物打卡,但如果菜式可以稍為photogenic,嘴巴享用前視覺都能得到享受。

 

 沖繩黑糖脆皮咕嚕肉,好吃,但好碎濕濕,看起來好像佐酒小點。

 

 香辣豆酥蒸海上鮮,都是很好吃,豆酥與蒸魚的味道與質感呈有趣對比。

 

 私家炸子雞,同樣好吃,頗香脆肉夠嫩,但又回到酒樓飲宴分菜後的模樣,可惜。

 

  唯一一道在賣相上比較對稱的菜式,竟然是去到後段的鹹豆漿杞子鮮腐竹泡時蔬,以像荷葉的餐碟,配合翠綠的時蔬、淡黃的腐皮和素白的豆漿,再加上幾點橙紅杞子,簡單和諧的搭配,不至於令人眼前一亮,都予人眼睛相當舒適感。跟著的炒飯、甜品都水準合理,沒有犯大錯,又不至於有驚喜。

 

  其實我覺得主要的菜式都做得很有水準,顯出廚師的功力,如果在賣相上再下一乘,跟室內設計的美學與私人會所的格調更為配合,就會很精彩。

 

 鹹豆漿杞子鮮腐竹泡時蔬,簡單就是美,由餐具與菜式色調都配合得不錯。

 

 雲南臘肉鹹菜薑米炒香苗,炒功不錯,調味合理,炒飯的賣相很難有何新變化,只是用平底碟盛放不見得有何幫助。

 

私家甜品,包括馬蹄綠豆爽、杞子桂花糕,感覺普通,未至於為整頓晚餐帶來難忘的句號。

 

Club C+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13號樂成行M1號舖

電話:+852 2550 2022

網頁:www.club-cplus.com

 

 

08/05/2024

彩虹邨重建帶旺60年老字號金碧酒家!訂枱爆滿至明年2月!懷舊菜盡顯老店功架:不可不吃手工菜荔茸香酥鴨、魚腸蒸蛋、錦鹵雲吞

#彩虹邨 #粵菜 #黃大仙 #中菜 #懷舊菜 #香酥鴨 #廣東菜 #酥炸蟹鉗 #蜜汁燒鱔球 #食家精選 #香芋扣肉 #老店情味 #金碧酒家 #試食報告

  當北上消費成為主流生活,當本港餐飲市道陷入低潮,卻有一間中菜館十分火紅,成為最全城一枱難求的食肆,我所講的並不是被米芝蓮星和亞洲50大加持的大班樓……

 

  「已爆滿至明年2月,現時已『封盤』了,不接受任何預約,到今年9月才重新開放訂枱。」坐在金碧酒家櫃台的老闆娘貞嫂非常理所當然地說。

 

  如此市道之上,能夠有此成績,的確羡煞不少餐飲業經營者。

 

  當然,這是時勢使然 —— 自從有消息指彩虹邨快要清拆,踏入60年歷史的金碧酒家立即被新知舊雨蜂擁而上,無論是懷緬舊日時光,或是純粹打卡標尾會,大家都是抱著濃濃的不捨之情。

 

  記得我們的特首曾稱:「大家應該以積極和進取的問題看待問題,對外訴說香港輝煌的一面,如果大家沉醉於討論日常生活經常看到的變化,甚至誇大處理,就未必是最適合的方法。」其實不是積不積極、進不進取、沉不沉醉的問題,而是對快將逝去而不再回來的美好事情,人人都會感到唏噓。這只是人之常情,如果對日常生活的變化不聞不問、不再有感,才是最不適合的做人方法。

 

若是乘搭巴士111號,可於「彩虹轉車站 - 金碧樓」下車,非常方便。

鑽入這條黃色小巷,再轉左便是金碧酒家所在地。

仍然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招牌字也是舊式的由右至左。

應該是去年印製的卡片,因此還是寫著「五十九周年」。

金碧酒家的大堂,屬香港舊式酒家的設計,現在已買少見少。

不能錯過大堂的對聯,右方是「第一次不來品嚐是你們的錯」。

對聯的左方,是「第二次不來品嚐是我們的錯」。

我很喜歡金碧的招牌式綠色瓷磚牆,展現多年前的裝修美學。

 

下一頁:品嘗懷舊菜!招牌酥炸蟹鉗、錦鹵雲吞、杏汁白肺湯

 

  金碧的牆壁,儼如歷史展覽,佈滿大量舊相片,當中很多是老闆跟城市名人、明星合照,基本上是彩虹邨餐飲生活Who’s Who的掌故。當晚我和一眾朋友預訂的餐枱,位於櫃台旁邊,牆上貼有金碧酒家創辦人阮秋從前港督麥理浩手上獲頒發MBE勳銜的光輝時刻,令此餐枱特別顯得氣派十足。

 

  不過,我們訂了17人,一張大圓餐枱,能容納所有人嗎?老闆娘貞嫂又非常理所當然地說:「連鄭家成一行十幾人,都是坐在這張餐枱,你看看牆上的照片。」鄭家成,即是鄭裕彤次子兼香港城中富豪的,瞄瞄身後,的確有一張貞嫂與鄭家成合照 —— 就是這樣,我被貞嫂一句KO咗,不再complain。

 

金碧酒家創辦人阮秋,是香港的第一代議員,他曾從前港督麥理浩手上獲頒發MBE勳銜。

當晚我和一眾朋友的餐枱,竟然可以容得下17人。

貞嫂與鄭家成合照,可見金碧的客人有多廣泛。

 

  來到金碧,就是品嘗懷舊菜式,而且是很傳統的香港口味,不含現今過於流行的餐飲元素,如和牛、魚子醬、麻辣油、酸菜魚,純粹很原本地把香港人從小到大喜愛的口味呈獻出來,難怪很多老香港都趁彩虹邨清拆前跑過來支持,說到底,有些味道是可一不可再。

 

杏汁白肺湯,豬肺要先啤水兩小時再燉四小時,杏汁味亦很適中,跟豬味互相平衡,入口甘甜滋潤。

錦鹵雲吞,大紅紅的醬汁,絕對是童年回憶。

錦鹵雲吞內裏除了有叉燒、魷魚、帶子、菠蘿、青椒等,還有豬膶。

雲吞皮油炸得極度香脆,全枱人一起咬下去時,「卟卟聲」此起彼落。

蠔豉生菜包,好像很簡單基本的菜式,其實都巧工夫,食材要切得細碎,而且炒得具適度乾濕感。

生菜包內食材很豐富,蠔豉味道清晰而惹味。

 

  金碧的其中一道招牌菜,是酥炸蟹鉗 —— 是的,每逢各式飲宴,酥炸蟹鉗必然是座上客之一,它的普及性令人錯以為它很平凡,但做得有水準的其實不是太多,金碧的炸蟹鉗一定選用百分百的鮮蝦去打成膠,包裹著蟹鉗後再油炸至金黃色,鮮蝦膠的份量非常十足,令蟹鉗形成一個球體,咬下去極之彈牙,鮮蝦味亦好豐富。

 

酥炸蟹鉗,甫上枱,全場都香噴噴。

厚厚的鮮蝦膠使蟹鉗像一個波波,好豐滿。

明明是蝦多過蟹,為何叫做酥炸蟹鉗?我一直都不太明白。

魚腸蒸蛋,味道很平衡,魚腸份量夠卻不會太腥,入口亦夠香滑。

 

下一頁:扣肉同攤分!香芋扣肉好吃超入味

 

  當晚另一重點菜式,我覺得是香芋扣肉,因為芋頭片夠粉雷雷,而且十分入味,每咬一口芋頭片都吃出芋香與肉香,伴以白飯真的沒話說。

 

  當然啦,我是很喜歡吃扣肉,記得年少約十多歲時,是可以一吃五至六件再伴一兩碗白飯,現在年紀漸大不再如此勇猛,往往都是一件起兩件止,以至每次吃扣肉類菜式,都要集齊人馬,達至「有口福同享受、有扣肉同攤分」的目標。

 

香芋扣肉,好好食,只嫌對一枱17人來說份量略不足。

 

  然後 —— 突然間,貞嫂戴上小丑帽兼拿起咪,跟所有食客問:「邊位在今個月生日呀?」每位本月壽星均被戴上小丑帽,再由貞嫂帶領所屬的枱客大合唱:「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由於基本上每枱都要「交人」,所以《生日快樂》loop了很多遍。

 

  生日慶祝完了 ,以後貞嫂就此罷休?原來不是,她立即展開金碧卡拉OK之夜,廣邀食客主動獻唱或逼人去唱,不少食客也好像樂於奉陪,其中有幾個男士更公開地向身旁伴侶訴衷情,分別深情演唱譚詠麟的《情兩牽》、鄭伊健的《一生愛你一個》,完全反映了客人的demography —— 我必須指出,當晚最「新」的歌已是鄭伊健的《一生愛你一個》呀!真是金碧流行經典60年呀!最後貞嫂引領大家合唱葉德嫻的《幸福是我》,還叫經理以手機拍攝短片,或可能被上載到金碧的社交平台……

 

戴上小丑帽、手執大聲咪的貞嫂,勢要炒熱全場。

本月其中一位壽星女被literally逼到牆角,貞嫂唱生日歌行動又告成功。

白髮的職工婆婆,都帶上頭飾添氣氛,搖成一變成為《IQ博士》裏的小吉。

穿插於人群中的,是金碧酒家第二代負責人阮振強。

金皇蒜香脆皮雞,好好食,皮夠脆香,肉夠嫩滑,味道十足而不過鹹。

 

  然後上枱的是蜜汁燒鱔球,甫看到滿滿橙紅色的賣相,我心裏是暗暗在尖叫,因為我不是這類色澤食品的粉絲,我也不太喜歡加入額外色素的食品,坐在身旁的朋友說:「其實即是做叉燒同一道理。」她這樣一說,我的負面情緒立即被化解了。

 

  入口又真的很好,鱔又夠厚身,咬起來口感上乘,鱔肉亦juicy有加,鱔皮燒得夠香脆,蜜糖汁的甜美也增添了味道,而且此菜式份量特別大,一枱17人好像每人吃得兩件或以上,是完全物超所值的傑作。

 

蜜汁燒鱔球,上枱時被嚇親,份量真的勁大。

每件蜜汁燒鱔球都切得很均稱,大小適中,入口甚佳。

肉絲炒麵,麵條炸得香脆,肉絲芡汁也OK。

鴛鴦炒飯,芡汁很飽滿,伴飯自不然更為滋味。

 

下一頁:突如其來的馬拉糕!不可不吃荔茸香酥鴨

 

  本來我們沒有預訂馬拉糕,但經理突然大喊:「多了一底馬拉糕,有沒有客人想要?」我們一枱立即舉手,最初有人提議每人一件,全枱人都立即擔心起來,生怕去到尾聲吃不下更多澱粉質食品,於是一致決定downsize到總共六件,的而且確六件已足夠17人淺嘗輒止。

 

馬拉糕忽然出現,叫大家措手不及。

新鮮出焗的馬拉糕,真的冇得輸,夠香夠鬆夠美味。

 

  最後,我們都想也想不到,有一道菜式被遺漏了,要待甜品糕點過後才得以上枱,就是荔茸香酥鴨。在這個時刻,大家都飲飽食醉,我亦自覺力有不逮,心想「不如放棄把啦」,只是輕輕咬一口,就忍不住追住食,因為實在做得很有水準,芋茸與鴨肉比例剛剛好,芋茸也很夠香味,而且一點都不油膩,完全顯出老店功力。

 

荔茸香酥鴨,臨尾才上枱,但實在太芳香惹味,忍不住要吃一件。

芋頭茸很香,亦毫不油膩,芋茸與鴨肉比例也很美滿。

 

  全場人都知道,金碧要於晚上十時關門,所以縱使吃得興高采烈,都知情識趣地於九時半結帳,離開時好像戲院散場的狀況,不少人經過金碧酒家第二代負責人阮振強身邊時,都打個招呼、來個問候、說句多謝,是有點sentimental,因為不知何時可再見面 —— 除非早已訂好枱吃下一餐。只是,從某個角度來說,所有聚會都是一期一會,所有再見都可能是最後一次,我們就好好活在當下吧。

 

不少客人離開時,經過坐在門口旁的金碧酒家第二代負責人阮振強,都打個招呼甚至來個合照。

曲終人散,金碧門外還是人頭湧湧,像昔日的戲院散場。

 

金碧酒家

地址:九龍黃大仙 彩虹邨 金碧樓S22店舖地下

電話:23200937/92721408(Whatsapp 訂座)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午市:11am - 2pm/晚市:6pm - 10pm(逢星期三休息)

網頁:https://23200937.company.site/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