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跨境營商戰略
28/12/2022

「後浪」Z世代成主流消費者!傳統行銷方式逐漸失效,品牌行銷下一站在哪裡?分析4大行銷新方向

#數碼營銷 #管理 #Z世代 #行銷 #元宇宙 #Gucci #二次元 #蒙牛酸酸乳 #Beats #天貓 #LINE FRIENDS #耳機 #網易雲音樂

  當下,Z世代新青年成為市場的主流消費者,他們以獨特的價值取向與不同的內容追求、新奇的消費邏輯等,引領新一輪的潮流風向。


  作為於數碼時代成長的一代,他們熱衷社交,卻又喜歡獨來獨往; 科技的重度使用者、購物裡的潮兒,但卻能展現出足夠的理性,有樸素的普世情懷......

 


  隨著各類行銷方式逐漸失效,品牌如何才能抓住Z世代用戶群體,成為了目前品牌行銷的重中之重。 面對Z世代人群,行銷的下一站究竟在哪裡?


借「元宇宙」發力行銷


  隨著元宇宙爆紅,擁抱這個新元素的品牌愈來愈多,對於未來元宇宙的前景可以說是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這是理想的烏托邦、品牌理想滋生的土壤,有人認為目前元宇宙社交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場景。 而目前看來,無論元宇宙社交能否實現,這都是一個助力品牌煥新的重要契機,也有品牌已經從中獲得了紅利。

 


  例如奢侈品品牌GUCCI,從產品試穿體驗、沉浸式互動、數位藏品等多方借勢元宇宙,在產品的試穿、試戴上給人全新的試用體驗,而唯一性、稀缺性、獨特新穎的數位藏品,更是贏得了當代年輕人的心。 在吸引人注意之餘,塑造了別具一格的產品體驗,在煥新品牌形象與吸引消費者的同時,更是提升品牌的變現能力。


借「興趣」貼近消費者


  「二次元」正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逐漸成為「三次元」世界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因素。 二次元風靡全球,讓品牌看到了二次元IP行銷的風口。品牌已經開始打破次元壁,希望藉此能抓住年輕一代的心。

 


  蒙牛酸酸乳在推出新品香橙萌菠時,借勢站內受眾喜愛度極高的四大中國動漫IP,制定了一場二次元行銷玩法,以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為切入點,讓用戶主動參與營銷環節當中,成功帶出新品,也就是品牌的終極目標:「打造新品的知名度」,成功出圈,與Z世代建立緊密聯結的親密關係。

 


  而作為潮人標配的數碼品牌,Beats天貓超級品牌日發布了一款Line Friends特別版耳機,萌翻了全球。有別於以往的酷炫風格,該款新品憑藉潮牌與卡通形象的激萌跨界聯乘,在天貓超級品牌日一上線即備受關注。 據統計,Beats這款定製耳機上線不到10天,就創下天貓歷史上單價人民幣2,000元以上高端耳機單日銷售最高額記錄。


  品牌的跨界行銷足以看到二次元IP為品牌帶來的價值,以這樣的方式貼近年輕人,打破次元壁,在短時間內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借「熱點」趁勢出圈


  大部分群眾都喜歡追隨大流,就像說天下文章一大抄一樣,只要看到一個點可以火,就一定會有許多品牌蜂擁而至。


  網易雲音樂地鐵火了之後,知乎、京東、美團外賣、芝麻信用、珍愛網等等,多家品牌火速跟上,花式曬文案,承包地鐵站,或者地鐵車廂,這個人流龐大的集散地,儼然成了互聯網行業造勢的標配之一。 但細看之下,無論是在表現形式還是視覺傳達上面,都做到了驚人的相似。

 


  嘻哈火了,各家品牌火速get freestyle技能,支付寶找到歐陽靖和TT來打call; 京東潮流聯盟,用一支酷炫freestyle的H5更是帶火「潮流」感覺; 麥當勞嘻哈食光可以說是提前暴露了戰隊的陣容;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賓士汽車更是直言“我有freestyle,奧迪沒有”......

 


  蹭熱點無可厚非,關鍵不在快,而在於蹭的Timing。現在品牌都想搭一下熱點的順風車,也是注意力經濟導致的必然結果。 熱點可遇不可求,蹭熱點比造熱點容易得多,再者熱點也就火一時,在碎片化愈發嚴重的當下,巧妙的借勢可以讓品牌增加熱度,營銷更為輕鬆。


借「社交」驅動購買


  現在的社交平台對Z世代使用者的生活習慣、休閒娛樂、消費方式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社交平台上的達人背書、垂直領域的KOL以及一些使用者追隨的名人,他們利用社交平台的公開性去親測體驗為品牌背書,一來可以展現某一產品是否具有購買價值,另一方面展現沉浸式的使用場景,去激發使用者的購買欲望。

 


  同時,有商家將直播間當成了品牌行銷的方式,無論是價格敏感,還是推崇品牌的使用者,均可以在直播間購買到自己的心儀產品。

 


  在這個人人均為自媒體的時代,品牌想要獲得流量、聲量的雙增長,一是需要做好社交引導,發揮使用者的作用; 二是利用好社交平台,驅使更多人為品牌發聲,將是一種具有極強傳播力的行銷。 同時,品牌通過與使用者的社交對話,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佔領使用者的心智,增強那些樂意嘗鮮年輕人的購買意願。

 


  一個人為品牌「代言」,可以說是不具備特殊性。 如果說大多數人均樂意自願為品牌發聲,這將是現象級的傳播,如品牌鍾薛高的高價雪糕,就是使用者自發的傳播案例的正確示範,而這種自傳播也將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素材。


  在這個求變又求穩的矛盾時代,那些具有前瞻性思維的品牌,早就洞察了Z世代的購買習慣、生活方式以及消費態度,在不斷求行銷變革吸引用戶驅動成交之餘,又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的精準行銷,力求品牌平穩發展。 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行銷嗅覺靈敏的品牌,未來可期。

 

29/05/2024

報稅注意!經營網上生意要報稅嗎?稅局制定了甚麼指引?即睇香港網店常見稅務FAQ!

#報稅 #稅務 #網店報稅教學 #網店報稅 #新手創業 #網上生意 #數碼轉型 #數碼營銷 #創業

  根據Statista Market Insights的市場研究,2024年香港電子商務市場收益預計將達到177億美元,預計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76%。該研究還預測,到2029年,香港電子商務市場將有高達650萬用戶。

 

 

  隨住本地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蓬勃,關於網店報稅問題亦相伴而來。對於創業新手而言,相信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到底開網店需要報稅嗎?」針對本地電子商務的徵稅準則,各位可以參考由香港稅務局發布的稅務條例釋義及執行指引第39號(《DIPN 39》)

 

  本文將會引用《DIPN 39》和《税務條例》的重點,回應新手經營網店時,最常出現的報稅問題,助各位妥善處理網店報稅事宜。

 

香港現時採用甚麼稅制?

 

  香港一直實行簡單稅制,當局按《税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税有3種,當中包括薪俸税、利得税和物業税。針對利得税,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意思指當局只會對在香港產生或來自香港的利潤徵收利得稅。換言之,任何人如果在香港營商,但能證明利潤是來自香港以外的地方,則不用向當局繳交利得稅。

 

 

(圖片取自rawpixel.com@freepik)

 

當局針對網店制定了甚麼稅務指引?

 

  為了更妥善處理本地電子商務帶來的稅務問題,當局於2020年3月27日推出了《DIPN 39》的修訂版。參考該修訂版,當局會從以下3大方面,判斷企業需否為其從網店或其他電子商務賺來的利潤繳交利得稅:

 

1. 常設機構位置

 

  一般而言,當局會根據空間、時間和職能3大方面判斷企業是否在港設立常設機構;當企業在港設立的場所具備以下條件,當局通常就會視之為常設機構:

 

  1. 它必須是一個營業場所,不論是由企業自己擁有抑或租用

 

  2. 它必須是固定的,而且是長久性的地點

 

  3. 它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活動

 

  舉例來說,如企業在香港設立實體店,而生產、銷售等主要業務都在該店進行,並同時經營網店出售相關商品,這間實體店就會被視為常設機構,當局會向該企業收取利得稅。

 

  針對電子商務,當局會根據在港伺服器發揮的功用,判斷它是否屬於企業的常設機構。如果企業必須透過在港伺服器進行主要業務活動,而非只處理屬於準備或輔助性質的工作,該伺服器也可被當作成常設機構,企業需為此伺服器所產生的利潤繳交利得稅。

 

2. 核心營運地點

 

  當局亦會根據企業營運電子商務的狀況,判斷企業的核心營運地點。如果企業的網店或其他電子商務在港執行以下活動,當局就會考慮視之為在港進行的核心業務,屆時企業或需繳交利得稅:

 

● 物流工作,當中包括接收、儲存和送貨到顧客手中

● 生產商品,當中包括組裝、加工、包裝、測試等

● 行銷和銷售工作,藉此吸引顧客購物

● 提供服務以維持,甚至提升商品的價值

 

3. 利潤來源地

 

  現今很多企業都會利用本港或海外伺服器,自動化處理以下電子商務工序,削減人力成本:

 

● 提供商品和服務資料

● 處理訂單和收款工作

● 提供數碼服務或發送數碼商品

 

  由於企業通常都需要一個實質存在的辦公地方,處理電子商務的核心工作,例如管理上述自動化工作流程、調整網店版面、後勤支援等,故此當局通常會根據該實際辦公地點,而非伺服器所在地,決定利潤來源地。

 

商戶如不為網店報稅,會有甚麼後果?

 

  根據《稅務條例》,除另有規定外,任何人士如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應評稅利潤(售賣資本性質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均須納稅。換言之,一般企業在港經營網店時,都需要向當局報稅。

 

(圖片取自8photo@freepik)

 

  一旦當局發現企業未有把應課稅事項通知他們,或未有按時提交報稅表,兼且未能提供合理辯解,相關企業可被判處罰款10,000港元,並可被加徵相等於少徵稅款3倍的罰款。

 

總結

 

  隨著本地電子商務發展日益蓬勃,很多企業都經營網店生意,隨之而來的是愈來愈複雜的稅務問題。有鑑於此,香港稅務局推出《DIPN 39》修訂版,為電子商務行業提供更清晰的稅務指引,讓企業更明白當局會根據常設機構位置、核心營運地點、利潤來源地共3大方面,判斷企業需否為其網店業務繳交利得稅。

 

  因此,如果各位有意建立網店,展開創業旅程,建議事前先做好準備,閱讀《掌舖學堂》其他相關文章,例如「【新手指南】開舖新手常犯的 6 個錯誤」,確保網店業務合法合規。針對進一步的稅務問題,歡迎各位向專業人士徵詢意見。

 

(圖片取自mindandi@freepik)

 

  若果各位正在物色合適的開網店平台,歡迎按此下載掌舖手機應用程式,免費體驗各大主要功能。如有開店疑難,歡迎預約掌舖免費諮詢服務,或與我們展開網上對話

 

如對掌舖服務有興趣,歡迎聯絡我們的客服團隊: 

 

FB MessengerWhatsAppEmail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10:00 – 23:00

●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12:00 – 18:00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