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28/12/2022

2022年回顧之一:備鐵板啦!

#中美關係 #中美貿易戰 #大國博弈

  美國不理WTO之判,堅執不讓香港產品用「香港製造」之名。WTO是歐美打造出來的,目的不是搞公平貿易,而是提高發展中地區和國家輸出歐美貨品的門檻。到這些發展中地區和國家排除萬難,千樣犧牲達到這些門檻了,他們便會推翻WTO法則,乾脆來個我是老子天王,我話事,做乜都得。

 

  這是否是突發之事?不是,而是拜登是個老.奸.猾。2021年6月21日,筆者就有文說這個《拜登.老.奸.猾》(圖一)。2021年時,大家可能認為筆者之文是言過其實,但這兩年下來,大家再重看該文,再想想下來應怎部署自己的投資。

 

 

  拜登當選時,不少人認為他是Old Joe,老好人。不少人亦認為他較特朗普會對中國溫和些,會Undo特朗普對華加徵的關稅,A股和港股有望減壓,可以升了。

 

  不過筆者沒這麼樂觀,因為拜登是政壇老手,能做到奧巴馬的副總統,如今又成美總統,正是爛船都有三斤釘,總有點料。

 

  2021年1月19日,筆者有文:《拜登會UNDO特朗普關稅?》(圖二)。筆者有此問,當然是認為不會。

 

 

  到3月,拜登的一些政策出台了,筆者3月30日有文:《美國打壓中國策略》。文章是引用了《西瓜視頻》有位網紅叫林超的資料。3月之時,真看不出圖三和圖四的精粹,如今拜登出招了,就看到為甚麼人家能成網紅,因為真言之有物,有前瞻性。

 

 

 

  3月30日筆者文:《美國打壓中國策略》一文引子是這樣的:

 

  美總統拜登上場,不少投資者憧憬拜登會是個老好人,會對中國仁慈些。但筆者曾有文指出,不會的,因為拜登從政以來,有三十多年是跟外交有關。奧巴馬任內,有重返亞洲以堵中國,拜登是奧巴馬任內的副總統,骨子裏,怎會Friend中國?

 

  近日更看了朋友轉來前美國國防部長Donald Rumsfeld,於2018年出版的自傳《When the Center Held》裏有關拜登的事迹。

 

  1975年福特總統要執拾美軍撤離的爛攤子,福特要求國會撥款去撤退仍留在南越的美國人及一些死忠的南越盟友,拜登處處阻止有關撥款,結果就出現了撤退人員要在西貢美國領使館天台,用直升機撤退的狼狽一幕。

 

  福特救了1500位的死忠美國越南人,這些死忠美國的越南人應是特務、秘密人員之屬,福特欲為他們提供福利,以開展在美國的生活。但拜登又處處阻止,到後來福特找來基督教的義工團體來救濟這批死忠美國的越南人,但拜登仍不放過,處處打、阻。

 

拜登反共反到骨子裏

 

  為甚麼拜登如斯無人情味,對「盟友」可以反轉豬肚?一個解釋,他是反共反到骨子裏的。

 

  骨子反共,你道阿爺知不知?唔知就是無做功課,只要一查過往30年,拜登說過甚麼、做過甚麼,支持過哪些反華反共法案,就知他會怎打壓中國。

 

  大家或有印象見過圖五,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毫不客氣地訓了美國務卿布林肯近30分鐘,全球華人都為楊潔篪的硬而點讚。但如今看來,應是中國已調整了對美的政策,中方可能認為特朗普狂,但拜登則是奸,口舌便給,不及早讓拜登踢踢鐵板會讓拜登太得戚。

 

 

  平視中國,是阿爺的要求。

 

  要美國這個有狂如特朗普,30年來都是奸、猾的拜登,能認識到enough is enough,就是在原則事務上企硬,所以就有:「國際規則只有一個,跟聯合國的,不是跟幾個國家說了的,立場清晰,就是叫板美國。」

 

  要叫板美國,還是那句:「打鐵還得自身硬」,所以中國有短板一定要補,其中一個是半導體業,於是就找了劉鶴去統領以發展第三代的半導體/芯片業。路是漫長的,也是不易的,不過中國領導層已響了起錨笛(不叫吹響衝鋒號這麼激),中美在未來5至10年應會相互叫板,炒股朋友要對這類政治波動,留出一手才好。

 

  拜登與普京會談後,美國傳媒指摘拜登無斬獲,特朗普也謂是普京攞晒彩。不過,普京就謂拜登是位老手,要小心應付,看場外的人看門面,場內的人才知怎過招,連普京也要小心,拜登.老.奸.猾,雖不中亦不遠矣!

 

  拜登老,是事實;不對越南的死忠盟友施援手,還要處處打壓,是為奸人所為;普京謂,跟拜登開會,要十分小心,連普京這個前KGB頭頭也這樣評拜登,可見拜登可以是滑,滑頭的「滑」,以至狡猾的「猾」。

 

  「老奸巨滑」一詞,出自《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唐紀玄宗開元二十五年》:「雖老奸巨滑,無能逃於其術者。」《宋史.食貨志上六》:「老奸巨滑,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老奸巨滑」的近義詞是:詭計多端,老謀深算;反義詞是誠心誠意,忠誠老實,肝膽相照。

 

  據此,拜登在中美關係會好得到哪裏?政治波動會是股市的新冠疫,疫苗是:小心注碼。

 

  對付老.奸.猾,就是不要客氣,備鐵板讓他踢,只有當老.奸.猾踢斷腳骨,他才能聽得入你的正義理由。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14/06/2024

美國退化成大清帝國?

#大國博弈 #美國 #鎖國 #雷鳴天下 #中國 #中美關係 #大清帝國 #經濟 #貿易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熟讀歷史,也是一位傑出的國際大局評論家。月前他曾指出,美國現時的各種反華政策,終會孤立了自己,甚至把美國變成大清帝國般因閉關鎖國而垮了下來。

 

美表面繁榮,似乾隆盛世走下坡

 

  把世界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比作被視為亞洲病夫、腐敗無能的大清帝國,會否過於譁眾取寵?我看未必。有智慧的人觀勢,必會著眼於深層基礎,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惑。美國出了甚麼問題,以致被認為其立國成功之本,正從根部爛了起來?這需要我們把今天的美國與大清帝國的異同作比較。我認為美國仍未發展至晚清般的奄奄一息,較可相比的是表面上依然繁榮,但正在走下坡的乾隆盛世。

 

  乾隆年間,大清國力依然鼎盛,其領土比今天的中國大得多,其軍事力量在亞洲恐怕也是無敵的。當時誰會料到幾十年後,大清會在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今天的美國,自蘇聯解體後已獨力稱霸30多年,但這並未能使她逃過被趕離阿富汗的命運。她在中東的影響力也不斷下降,連簽了剛好50年、與沙特協定的石油以美元計價,也不獲續約。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美國雖竭力遏制中國的發展,張牙舞爪變成力不從心。國內生產總值(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10年前已被中國超越,她能不膽顫心驚?

 

美軍被趕離阿富汗,在中東的影響力亦下降。(AP)

 

美對華抹黑,猶如清朝鄙視西方

 

  美國今天的回應方法是大肆抹黑中國,在美國媒體上任何對中國的正面報道,近乎絕迹。大清帝國擺出的架勢,一樣是對西方事物,貶為奇巧淫技,用鄙夷目光視之。所得的後果兩者也頗為接近,美國人民對中國毫無了解,連踏足內地或甚至香港,也害怕被扣留起來,不能回國。不過,美國人的行為也符合經濟規律,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他們依然購買。大清帝國對西洋的認識也變得愈來愈膚淺無知,無法及時吸納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這與康熙年間皇帝也對西方科學與數學有強烈興趣,反差甚大。

 

  但我們也要公平一點,對待乾隆年間的中國人民與今天的美國人民。乾隆時西方的工業革命處於既濟未濟階段,尚未能對生產力造成翻天覆地的影響。西方國家在中國賺的錢,主要不是靠工業,而是靠鴉片,清政府看不起西方國家,也非沒有理由。今天中國的科技業及製造業仍在起飛階段,有些領域還比不上美國,後者強作輕視,也有不少人認同。

 

 美國拒絕與中國交流,並處處設限,只會損害自己經濟。(AP)

 

  減少接觸,不相競爭,不相往來,終究也會帶來荒謬的後果。我記得內地有套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當中述及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有間汽車廠,其領導人與世界脫節。有間日本汽車廠的人來參觀,中方竟害怕自己的「先進」技術被學去,封鎖了不少車間。殊不知當時日本汽車廠的生產力,早已高出中國幾個檔次。今天,美國的政客還是以為中國樣樣落後,以為美國的工業科技會洩密,必須防範。但有些科技中國有,美國沒有,美國要害怕別人偷自己不存在的東西嗎?

 

  挪威有位前環保部長Erik Solheim,常常訪問中國,可說是位中國通。他近日接受著名網上評論人Cyrus Janssen訪問,對中國的環保工業讚不絕口。電動車、新能源電池、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中國已大幅領先世界。Solheim也認為,當前世界真正現代的城市在中國,尤以南方城市深圳、廣州、杭州等最為現代,而且環保。他對美國力圖與中國脫勾,認為十分不智。他的建議是,美國應盡力吸引中國公司到那裏投資設廠,因這樣才可最有效率地學到中國製造業的先進之處,並且激發到美國本土的競爭心。千方百計阻擋美國的企業面對中國的競爭,只會造成美國競爭力不斷不降。正如大清帝國當年看不起別人的成就而不奮發向上,終於導致帝國崩潰。

 

中國的電動車技術大幅領先世界,充滿競爭力。(AP)

 

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無懼競爭

 

  經濟全球化是促進競爭、人類生產力快速前進的重要因素。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生產力落後,也在害怕自己在國際競爭面前一敗塗地。但結果與此剛好相反,中國人民從「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的懶散狀態,在競爭的壓力下蛻變為世上最勤勞的人民,中國現在又怎會害怕競爭?既歡迎外國來華投資設廠,也願意到外國投資,不怕別人偷學中國的本領。但美國反而害怕了,無復建國初期那股不怕艱辛敢競爭的銳氣,與老化的大清終究有共通之處。

【知識庫】「閉關鎖國」有何特點?

  • 指閉關自守,不與外界接觸的一種國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義。
  • 嚴格限制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交流。
  • 閉關鎖國政策,致使與世界隔絕和脫軌,慢慢地落後於世界。
  • 阻礙經濟發展,徹底喪失對外貿易主動權。
  • 阻隔與外國的科技及文化交流,窒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 中國清朝曾實施閉關鎖國,經濟上自給自足,抵制外來商品,圖防止反清勢力聯合和西方殖民主義勢力滲透。

 

(本文原載於6月14日《香港經濟日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