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29/12/2023

華爾街夢幻劇本2024

#美國經濟 #衰退

  港股在2023年最後兩個交易日,重越17000關,收報17043,升逾400點,但仍難免有一絲「遲來春天」的惆悵。展望來年,美聯儲局自9月以來,連續3次維持利率不變,已被市場解讀為「放鴿」,即將減息。有人甚至說,華爾街已為2024年寫好了一部「夢幻劇本」。

  華爾街的「夢幻劇本」,大蹺有兩條,分別是:減息和即使經濟衰退,也只輕微。美聯儲局本月宣布利率維持在5.25%至5.50%的區間,那是繼9月和11月後,連續第3次維持利率水平不變。

  本月中議息會議後,鮑威爾表示,利率可能已見頂,如再加息便可能會為經濟帶來下行壓力。而美聯儲局19名官員中,更有17個預期明年底的利率將低於今時水平。這更讓市場認定,這個自去年3月啟動,也是40年來最為迅猛的加息周期快將結束,減息指日可待。

  當看到高息「Higher for Longer」的情況似不會出現,市場遂樂觀預期,明年最快首季開始減息。美國利率期貨市場顯示,明年3月減息的機會高逾八成,而美聯儲局官員也預計,明年全年平均將有3次25個基點的減息,到2025年將再減息4次,並相信毋須再加息以紓通脹壓力。

華爾街:倘衰退 屬輕微

  在美聯儲局「放鴿、減息」之餘,FOMC會議紀錄顯示,他們看好美國經濟會軟著陸,而不會陷入衰退,並預期未來幾年,美失業率只會輕微上升。在這背景下,華爾街一眾經濟學家均表示,明年美國即使出現衰退,也不會像2020年疫情爆發時那麼嚴重。

  早於《華爾街日報》10月公布的季度調查中,華爾街的經濟學家已將明年衰退的可能性降低,從7月的平均54%降至更樂觀的48%(圖一)。

 


  彭博近日綜合了,華爾街經濟學家對未來一年美國出現衰退的看法:僅不足三分一(32%)受訪者認為會「衰退」;近一半(49%)人反而認為會「軟著陸」,以及近兩成(19%)人認為「軟著陸但不會衰退」(圖二)。以下是彭博引述幾位經濟學家的看法:

 


  德銀高級經濟學家Brett Ryan:「技術上,這算是一場衰退,但經濟放緩幅度並不會太大。」

  富國(Wells Fargo)高級經濟學家Sam Bullard:「人力市場疲軟趨勢,最終將引發消費下降,但至今美國經濟的韌性仍令人驚訝。以歷史的標準來看,2024年的經濟衰退肯定是溫和的。」

  抱有樂觀情緒的大行,怎可少得高盛?高盛首席經濟學David Mericle:「經濟的主要風險是重新加速,而不是衰退。我們沒有做好完全準備,因為經濟增長比我們的預期還要強勁。」

過去不一定可推斷未來

  看到華爾街一眾經濟專家這麼樂觀,不禁使筆者記起,市場今年初不也預期美國今年減息,並出現經濟衰退?

  彭博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Anna Wong至今仍堅稱:「經濟衰退的迹象早在今年10月便出現了……我們仍相信衰退或已發生。」美經濟是否已出現了衰退,專家或各有標準,但今年減息就的確只聞樓梯響。

  華爾街往往會根據過去情況,例如減息、美總統大選周期等,推測來年市場有甚麼事情發生,以及其良好反應和表現,但歷史極大機會不會簡單地重複。「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市場對明年的預期,可能過於樂觀,例如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出現「滯後效應」(圖三)。如果最後一次加息與衰退之間,平均延遲時間為11個月,從今年7月起計,明年上半年衰退的風險便相當高了。

 



  此外,如美國這個「大花筒」死性不改,財赤持續高企,今時逾30萬億美元的負債將不斷增加,爆煲風險只會愈來愈大,也恐拖累全球。

  筆者只數了美國內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還未計一些類似今年以色列為報復哈馬斯而襲加沙的「黑天鵝」,包括瑞典加入北約又會惹俄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兩岸同胞都不願看到的台海危機等。

  2024年真的會如華爾街所想,夢幻般完美,還是完美的科幻?不必等風水佬的十年八年,明年今日,自有分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07/06/2024

美國今晚的就業數據

#財金大勢 #美國經濟 #就業數據 #非農 #聯儲局 #減息

  港股好淡近日未見分明,投資者期待美國今天(7日)公布的5月份非農就業數據,有助改善市場氣氛。若勞動力市場持續放緩,將進一步支持美聯儲局減息。

 

  不過,不管今天「非農」數據是否真可進一步為市場帶來驚喜,讓好友「飛龍」在天,可能已不重要。

 

  市場普遍預期,5月美國非農就業職位將增19萬個。如果是這樣,雖然新增職位可能較疫後的就業高峰為少,但市場仍認為屬健康水平。若失業率可穩定在3.9%,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穩定,美聯儲局便毋須減息,有信心達到遏通脹的目標。

 

ADP數據少於預期

 

  投資者今時最希望的是,勞動力(非農)市場迅速放緩,而重點在於「迅速」。美國周三(5日)公布了俗稱「小非農」數據的ADP(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私營機構就業人數,5月份只增加15.2萬人(圖一),較4月份的18.8萬人少了3.6萬,亦少於市場預期的17.5萬人,是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頗令市場意外。

 

 

  看受影響的行業,製造業和天然資源/礦業的工作急減,而較高薪的資訊和專業/商業服務的工作,也進一步流失(圖二)。同時,20至49人的小型公司亦有3.6萬個職位消失了。

 

 

  有份工的又如何?美國打工仔轉工,人工增長持續放緩,5月人工增長7.8%,低於4月按年的9.3%,而沒有轉工的加薪幅度則連續3個月,維持在5%不變(圖三)。

 

 

  簡單總結美國「小非農」5月的數據:1. 新增就業人數較4月及預期少;2. 個別較高薪行業及小企業的職位消失;以及3。人工增長較4月低或無變。失業、人工加幅減少或不變,都有助減息情緒。

 

JOLTS又有「意外」

 

  正如ADP首席經濟學家理查森(Nela Richardson)說:「步入下半年,勞動力市場雖仍穩健,但就業及工資的增長正在放緩。」他更確認了美國經濟放緩。

 

  其實,不單ADP數據反映了美國就業放緩,美國勞工部周二(4日)公布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4月職位空缺為805.9萬個,比3月的835.5萬個少了29.6萬,也遠少於市場預期的835萬個(即市場預期4月與3月的職位空缺差不多,只相差5000個)(圖四)。

 

 

  JOLTS是耶倫最喜歡看的勞動力市場指標,但3月份職位空缺數量已「意外地」少了32.5萬個,是3年來的最低水平,而4月又再一次減少,令市場「意外」。

 

  此外,3月份建造業的職位空缺從45.6萬個降至27.4萬,單月減了18.2萬個,並創有紀錄以來的最大跌幅。數據經調整後,3月份的就業崗位數量為34.6萬,而4月的職位空缺再次跌至33.8萬。這兩個月成為了建造業職位空缺有紀錄以來的最大跌幅(圖五)。

 

 

  不過,JOLTS即使有耶倫加持,但近年來大部分與勞動力市場有關的調查,回應率都大幅下降,而JOLTS的實際回應率更接近歷史最低的水平--33%!(圖六)也就是說,有逾三分之二職位空缺的數據,是估出來的!

 

 

  ADP和JOLTS最新的數據不約而同地令人「意外」,如果即將公布的「非農」數據又有「意外」,並延續勞動力市場繼續「迅速」放緩的進程,即非農就業職位增長較同比或預期少,美聯儲局便有減息的可能。

 

加拿大帶頭減息

 

  在加拿大已率先減息0.25厘,歐洲央行也傾向跟減息的趨勢下,不少對美國短期內會減息抱樂觀態度的人遂認為,美國很快會減息。筆者不會盡信美國就業人數、職位空缺等數字,因所有數據都可能要為拜登政府的經濟工作,粉飾太平。在這前提下,靠估或篤數後的數據,可能都像豐田等日本5大車企造假的數據般不可靠。

 

  與周一(3日)文談PCE的結論一樣,筆者認為,今時美國正以高息為武器對付中國。若美國沒有出現金融危機,又或非農新增就業職位少於10萬個,美聯局是不會減息的。望減息者很可能還要再坐一會,wait and see,接受美息「high and longer」。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