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06/03/2024

買英偉達?求「神」

#財金大勢 #英偉達 #AI概念股 #巴郡 #美股

  美股3大指數本周一(4日)收市雖跌,但上周五(1日)卻全面報升,標普500指數突破了5100大關,納指更創新高。市場普遍相信,英偉達(NVDA)近期升勢對美股貢獻不小,但其表現真的會繼續「英偉」?筆者且帶大家求枝籤,問下「神」。

 

  未求「神」問卜之前,且先看看英偉達的表現如何「神」勇「英偉」。英偉達周一逆市創新高,曾高見876.95(美元.下同),收報852.37元,高收近4%,市值2.13萬億元,超越沙特阿美成為全球市值第三高的上市公司,僅次於蘋果(AAPL)和微軟(MSFT)。

 

  時間稍微回溯至上周五,當日英偉達收市已突破了800元大關,至822.79元,升4%(圖一)。市值首度突破2萬億元,晉身華爾街第三大最有價值的公司,英偉達是否近日才「英偉」?非也。

 

 

  根據美國《CNBC》報道,今年英偉達的股價一直呈升勢,年初至2月已升近四成,過去12個月則升了225%以上。《CNBC》更指出,如果1年前投資1000元於英偉達,截至今年2月20日,便會增值至3248元;5年前,投資相同金額,便會有逾10倍(1015%)增長,至17542元!

 

  若10年前投資1000元,這筆投資已便增長了223.4倍,至148226元;如果自英偉達上市,即1999年1月22日便以1000元買入,至2月20日,便增長了2777.08倍,價值接近2784065元,(圖二)回報非常可觀!

 

 

華爾街日報:有人質疑現泡沫

 

  不過,《華爾街日報》(簡稱《華》報)昨(5日)則指出,英偉達雖推動了美股屢創新高,但也令人質疑是否出現了泡沫。《華》報以2022年10月14日起計,英偉達的股價已升逾7倍,又指英偉達在2月21日公布第四季財報後,僅兩個交易日,市值就增加近2800億元!

 

  《華》報更指出,英偉達的市值從1萬億躍升至2萬億元,僅花了180個交易日,而蘋果和微軟則用上了500多個交易日,只是蘋果或微軟約三分一(36%)的時間!

 

  AI概念既炒得火熱,跟買英偉達這「AI第一股」實不會買錯?但《華》報又指恐有泡沫,還是問下「神」,要問的當然不是普通神明,而是股神巴菲特。

 

續買能源股 減持蘋果惠普

 

  任投資者搖破籤筒,巴菲特當然不會答你,但他會以實際行動回答。據《經濟通》報道,巴郡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的最新文件顯示,巴郡去年第四季續增持西方石油(OXY)、雪佛龍(CVX)兩大能源公司,卻暫未見巴菲特,透過坐擁1676億元創紀錄現金的巴郡,買入英偉達;他反而減持了兩隻長期持有的科技股:蘋果和惠普。

 

  報道指巴菲特不買英偉達是嫌息率低。事實上,英偉達每股派息近年維持在0.16元水平(圖三),派息比率走低之外,與美股及行業的平均收益率分別3.44%及2.07%對比,英偉達的0.02%收益率便低得離譜(圖四)。

 

 

 

  再看西方石油(圖五)、雪佛龍(圖六),甚至是與巴菲特點名將會「無限期持有」的可口可樂(KO)和美國運通(AXP)比較,絕大部分確實都優於英偉達,更不用說巴郡現金及等價物中,佔大部分的美債那高逾5%的利息回報。

 

 

 

股票不熟不買 投資作風各不同

 

  巴菲特不買英偉達,利息固然是一大考慮,但若投資者熟悉巴老的作風,便知道他買某股就如自己要做哪盤生意一般,生意不熟不做。巴老忠告子女,做生意無可避免地要冒風險,但並非所有冒險都可成功。如要減低風險,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做自己熟悉的生意,不要涉足陌生的領域。

 

  巴菲特不買自己不了解的股票,尤其是當他認為,今時市場的表現比他年輕時的更像個賭場。巴老看到了今時投機氣氛太濃,這又與華爾街個別人士的看法相同。此外,巴老對英偉達持審慎態度,或多或少也可能與其高齡有關。

 

  「男神」不買英偉達,那「女神」呢?「木頭姐」伍德(Cathie Wood)也清倉了。

 

  投資者若認為「巴老」和「木姐」的「靈籤」都不太靈驗,可再自行見機行事。畢竟荷包在自己手,投資作風、可承受的風險等也各有不同,股市變化莫測,對我的好策略,或會為你帶來差業績,不可一本通書睇到老,何況要跟這些老外之「神」。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20/06/2024

今周世界開始變

#財金大勢 #缸邊隨筆 #美國 #沙特 #美元 #石油 #黃金 #美債

  世界日日都在變,不然人類便沒有進步了,但今周世界開始有大變,而這變對環球投資市場影響深遠。

 

第一變:石油美元協議到期

 

  1972年美國取消由35美元可兌一盎司黃金的承諾,為的,就是可以肆意印美鈔去支付對其選民無底洞的福利支出(去買選票嘛)以及其軍事霸權的龐大軍費支出。當然尚有其建國200多年來,所打的160多場大大小小戰爭的支出。

 

  為支持印出來龐大美鈔的購買力,1974年基辛格等謀士說服沙特,將石油與美元掛勾,即世人買石油必要用美元結算,而沙特又將售油所得的美元,投資於美國債券。這樣一來,美國就可以創造出龐大的、為買石油而必先要有美鈔的局面。而美元除成為交易所需外,亦迫使各國政府要用美元作儲備,以作國際支付用。

 

  這個1974年美國與沙特所定立的石油美元協議是50年的,到今年2024年便到期。由於近年連串美國在國際上的霸凌行為,兼無限量QE,即是將沙特歷年所收儲的美元貶值。新一代沙特領導人不甘心為美國的馬前卒,遂思變。其變是石油不再單與美元掛勾,而是可以一眾認可的其他貨幣作交易,其中人民幣自然被認可作石油交易的一員。

 

  報章上不少資訊都是抄自海內外媒體,筆者不想竊集他人著作成果,改少少扮作自己一家之言,所以坦言做文抄公,以下是抄自《財聯社》的:

 

  「全球約80%的石油銷售以美元進行。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JIME中心高級研究員近藤茂人表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向沙特施壓,要求其以美元出售原油,以維護美元的地位,並要求沙特購買美國債券和武器。』

 

  美國政府資料顯示,今年3月,沙特連續第八個月增持美國國債,達到1359億美元,環比增長3.66%。

 

  中國已是該國最大的交易夥伴和原油的最大買家。在過去兩年裏,沙特已考慮以人民幣進行商品交易。

 

  沙特一直致力於在其與主要安全盟友美國的夥伴關係,以及其與中國和俄羅斯(歐佩克+內的主要能源夥伴)的合作關係之間保持平衡。

 

  去年,中國和沙特簽署了價值70億美元的本幣互換協定,作為促進本幣貿易、減少對美元依賴的努力的一部分。

 

  近藤茂人表示:『沙特貨幣里亞爾與美元掛勾,以美元結算獲得石油收入,做預算規劃更容易。此外,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資產的主導地位沒有變,這也表明沙特沒有轉向其他貨幣的動力。』

 

  阿聯酋第三大銀行阿布達比商業銀行也預計,沙特貨幣與美元的掛勾,在近期和中期內都將繼續。

 

  該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莫妮卡.馬利克表示:『沙特里亞爾與美元的掛勾與通脹預期一起支撐著貨幣和宏觀經濟穩定。』

 

  『在沙特需要增加海外投資以支援其轉型計劃的時候,與美元掛勾對於外國直接投資流入也至關重要。』

 

  作為『2030願景』計劃的一部分,沙特需要數千億美元來轉變經濟並擺脫石油出口。該計劃依賴於吸引大量國內外投資,一些大型項目仍需投入巨額資金。

 

  沙特財政部長穆罕默德.賈丹(Mohammed Al Jadaan)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活動中表示,沙特將適應當前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挑戰,對一些項目進行調整,即採取『縮減』或『加速』投資的行動。」

 

第二變:更多央行打算掃貨黃金

 

  在美「金」變成美「元」(完)之後,世界央行轉儲黃金。

 

  「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一項年度調查,在宏觀經濟、政治和美元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背景下,預計未來發達經濟體的央行所持黃金的比重將上升,而美元持有比重則會下降。

 

  調查顯示,近60%富裕國家的央行認為,未來5年黃金在全球儲備中的比重將上升,這一比例去年僅為38%;約13%的發達經濟體計劃在未來一年增持黃金,這一比例高於去年調查的8%左右,也是這項年度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

 

  可見,發達國家央行正效仿新興市場購買黃金的步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央行一直是黃金的主要買家。

 

  根據WGC的數據,全球央行在2022年和2023年均增加了1000多噸黃金儲備。

 

  與黃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IMF本月的研究顯示,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重,已從2000年的逾70%暴跌至去年的55%左右,其中剔除了美元升值的影響。」

 

  筆者今年來已有多篇文章指出一眾央行買黃金(圖一至圖三),目的是為貨幣回歸金本位作準備,投資者該怎辦?跟央行買金唄。

 

 

第三變:日本農林中央金庫沽美歐債

 

  日本的農林中央金庫(圖四)——全日本最大的農夫與漁民存貸機構,近月出現流動性危機(即擠提)。原因簡單,一如300多家美國地區銀行一樣,由於之前買入不少低息美債,如今美息升,便使這些低息美債陷於虧蝕。沽出這批蝕本貨,虧蝕立現;不沽出這批蝕本貨,仍掩耳盜鈴扮無事,就會使到營運現金枯竭,終要爆煲。

 

 

  2023年3月美國的矽谷銀行就是這樣而倒閉,如今美國高息禍害輸出到日本,日本農林中央金庫出事了。上周六日農林中央金庫公布要沽售逾630億美元/歐元債,這對美債市場是利淡的,美息會被推高。

 

  如果日農林中央金庫因買多了美低息債,而有流動危機,其他日銀行呢?美國國內逾300家的地區銀行呢?他們又幾時要被迫出售蝕本的美國國債,為美國債市帶來壓力?

 

第四變:阿爺打開口牌托港股,故港股昨升近3%

 

  礙於篇幅,今日(20日)不多說,看圖五的公告,明天(21日)談。一言括之,買國企股啦!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