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13/05/2024

講股

#財金大勢 #港股 #美股

  本欄一直多談宏觀經濟,但今時恒指已企萬八上,應是翻生了,咁就講多啲股,搵下銀。

 

  2022年11月,恒指也見自萬四點區回升,但升了三個月便戛然而止,回跌至今年4月的萬五區。今次又會否如是?筆者估不大會。講不大會,不是A字膊,而是市場必有風險,最大的風險,是美菲日台搞局,圖衝擊中國的紅線。這點以後慢慢談。

 

  2022年11月之升,是憧憬新冠解禁,經濟會反彈,但就忘記了美國的加、加、加、加碼打壓。用四個「加」字都可能不夠,但中國就一一拆解,主要在修抗「加」內功,初步有成。

 

  中國3月的出口下滑,不少悲觀者就話中國瓜嘞瓜嘞。但剛公布的4月出口數據,把這呱呱之口封了。

 

  3月出口下滑後,筆者在「午市閒談」節目中,就不止一次地指出,煤炭股、運輸股、紙業股、化工股都見造好。這些股代表的是經濟向好的指標,經濟不好,不用這麼多煤去發電,不用頻繁運輸去拉原料、拉貨,不用多耗紙去做包裝,當然也不用多用了化工原料去協助生產。

 

  中國4月出口向好,反映經濟增長可期,中國的企業有錢可搵。上周五(10日),本欄的《認識A股和國家隊》一文(圖一)中指出:

 

 

  從盈利結構來看,全市場有4183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佔比近八成。其中,367家公司扭虧為盈,顯示市場較強韌性。盈利公司中,超過四分一的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且658家公司增幅超過100%,顯示增長動力。

 

  從企業組織形式來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佔據主導地位,而民營上市公司則顯示出較強的增長潛力。另外,在央企進行市值管理的背景之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實現較快增長,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25.12萬億元和1.32萬億元,均實現正增長(1.45%和2.54%),顯示盈利質量較好。

 

  有盈利就即是可投資,但買哪些板塊、股較好?筆者會冒險些考慮買內房股,因為這個板塊受經年遏抑,一旦移去頭上的山,可望有較好表現。

 

  偏向虎山行,不是膽大,而是見阿爺打燈照路。的確內房的債務問題是個大問題,但是不會是個使中國像日本一樣迷失三十年的問題。日本要迷失三十年是日本政府無本事,中國政府不會這麼無本事。去年起,本欄不斷報道國內有識之士的拆解內房危機之法,如2023年11月16日的《拆解內房危機的建議》(圖二)、2024年5月1日《內房如何回來》。這些有識之士(得聲明,筆者只是做大聲公,無能力去作建議)的建議都在近日阿爺的救房地產政策中見出手影,結果就是上周五,內房股大升。

 

 

  上周五的內房股大升,其中不乏可能是炒作的。但有實力的內房股,如中國海外(00688)、華潤置地(01109)、龍湖集團(00960)是可望在大浪淘沙,亂世之後的佳人(股),可考慮的(圖三至五)。

 

 

 

 

  內房股外尚有其他板塊可考慮,這個以後談。但必要談的是,當A股回來了,港股成交必多,港交所(00388)必受惠,也可考慮下(圖六)。

 

 

  這也橫撇一筆講美股。

 

  美股的主要推動力是公司回購。

 

  高盛的策略師Scott Rubner指出,今年美國企業預計將回購9340億美元的股票,較去年增長13%,其中預計六分之一約15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萬億元)回購將在今年5月、6月執行。

 

  他進一步指出,今年迄今為止,美股已有價值超過5500億美元的回購通過授權,為有紀錄以來第三高。與2023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已完成的回購量增長了21%(圖七)。

 

 

  隨著美股公司在發布財報後進入開放交易視窗期,回購潮或將更兇猛。高盛的報告指出,本周將有大約92%的公司處於開放交易視窗期,回購潮預計將持續到6月14日。

 

  所以無論今周的CPI升跌與否,美股都有公司回購這個力度去支持,但如果仍支持不了,周線上出現三周不前或下跌的話,美股就可以瓜了。為甚麼有大力回購,而美股仍不升?原因是美國中小型銀行可能爆煲,一日未爆,談多無謂,大家留個心眼便是。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20/06/2024

今周世界開始變

#財金大勢 #缸邊隨筆 #美國 #沙特 #美元 #石油 #黃金 #美債

  世界日日都在變,不然人類便沒有進步了,但今周世界開始有大變,而這變對環球投資市場影響深遠。

 

第一變:石油美元協議到期

 

  1972年美國取消由35美元可兌一盎司黃金的承諾,為的,就是可以肆意印美鈔去支付對其選民無底洞的福利支出(去買選票嘛)以及其軍事霸權的龐大軍費支出。當然尚有其建國200多年來,所打的160多場大大小小戰爭的支出。

 

  為支持印出來龐大美鈔的購買力,1974年基辛格等謀士說服沙特,將石油與美元掛勾,即世人買石油必要用美元結算,而沙特又將售油所得的美元,投資於美國債券。這樣一來,美國就可以創造出龐大的、為買石油而必先要有美鈔的局面。而美元除成為交易所需外,亦迫使各國政府要用美元作儲備,以作國際支付用。

 

  這個1974年美國與沙特所定立的石油美元協議是50年的,到今年2024年便到期。由於近年連串美國在國際上的霸凌行為,兼無限量QE,即是將沙特歷年所收儲的美元貶值。新一代沙特領導人不甘心為美國的馬前卒,遂思變。其變是石油不再單與美元掛勾,而是可以一眾認可的其他貨幣作交易,其中人民幣自然被認可作石油交易的一員。

 

  報章上不少資訊都是抄自海內外媒體,筆者不想竊集他人著作成果,改少少扮作自己一家之言,所以坦言做文抄公,以下是抄自《財聯社》的:

 

  「全球約80%的石油銷售以美元進行。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JIME中心高級研究員近藤茂人表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向沙特施壓,要求其以美元出售原油,以維護美元的地位,並要求沙特購買美國債券和武器。』

 

  美國政府資料顯示,今年3月,沙特連續第八個月增持美國國債,達到1359億美元,環比增長3.66%。

 

  中國已是該國最大的交易夥伴和原油的最大買家。在過去兩年裏,沙特已考慮以人民幣進行商品交易。

 

  沙特一直致力於在其與主要安全盟友美國的夥伴關係,以及其與中國和俄羅斯(歐佩克+內的主要能源夥伴)的合作關係之間保持平衡。

 

  去年,中國和沙特簽署了價值70億美元的本幣互換協定,作為促進本幣貿易、減少對美元依賴的努力的一部分。

 

  近藤茂人表示:『沙特貨幣里亞爾與美元掛勾,以美元結算獲得石油收入,做預算規劃更容易。此外,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資產的主導地位沒有變,這也表明沙特沒有轉向其他貨幣的動力。』

 

  阿聯酋第三大銀行阿布達比商業銀行也預計,沙特貨幣與美元的掛勾,在近期和中期內都將繼續。

 

  該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莫妮卡.馬利克表示:『沙特里亞爾與美元的掛勾與通脹預期一起支撐著貨幣和宏觀經濟穩定。』

 

  『在沙特需要增加海外投資以支援其轉型計劃的時候,與美元掛勾對於外國直接投資流入也至關重要。』

 

  作為『2030願景』計劃的一部分,沙特需要數千億美元來轉變經濟並擺脫石油出口。該計劃依賴於吸引大量國內外投資,一些大型項目仍需投入巨額資金。

 

  沙特財政部長穆罕默德.賈丹(Mohammed Al Jadaan)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活動中表示,沙特將適應當前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挑戰,對一些項目進行調整,即採取『縮減』或『加速』投資的行動。」

 

第二變:更多央行打算掃貨黃金

 

  在美「金」變成美「元」(完)之後,世界央行轉儲黃金。

 

  「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一項年度調查,在宏觀經濟、政治和美元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背景下,預計未來發達經濟體的央行所持黃金的比重將上升,而美元持有比重則會下降。

 

  調查顯示,近60%富裕國家的央行認為,未來5年黃金在全球儲備中的比重將上升,這一比例去年僅為38%;約13%的發達經濟體計劃在未來一年增持黃金,這一比例高於去年調查的8%左右,也是這項年度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

 

  可見,發達國家央行正效仿新興市場購買黃金的步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央行一直是黃金的主要買家。

 

  根據WGC的數據,全球央行在2022年和2023年均增加了1000多噸黃金儲備。

 

  與黃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IMF本月的研究顯示,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重,已從2000年的逾70%暴跌至去年的55%左右,其中剔除了美元升值的影響。」

 

  筆者今年來已有多篇文章指出一眾央行買黃金(圖一至圖三),目的是為貨幣回歸金本位作準備,投資者該怎辦?跟央行買金唄。

 

 

第三變:日本農林中央金庫沽美歐債

 

  日本的農林中央金庫(圖四)——全日本最大的農夫與漁民存貸機構,近月出現流動性危機(即擠提)。原因簡單,一如300多家美國地區銀行一樣,由於之前買入不少低息美債,如今美息升,便使這些低息美債陷於虧蝕。沽出這批蝕本貨,虧蝕立現;不沽出這批蝕本貨,仍掩耳盜鈴扮無事,就會使到營運現金枯竭,終要爆煲。

 

 

  2023年3月美國的矽谷銀行就是這樣而倒閉,如今美國高息禍害輸出到日本,日本農林中央金庫出事了。上周六日農林中央金庫公布要沽售逾630億美元/歐元債,這對美債市場是利淡的,美息會被推高。

 

  如果日農林中央金庫因買多了美低息債,而有流動危機,其他日銀行呢?美國國內逾300家的地區銀行呢?他們又幾時要被迫出售蝕本的美國國債,為美國債市帶來壓力?

 

第四變:阿爺打開口牌托港股,故港股昨升近3%

 

  礙於篇幅,今日(20日)不多說,看圖五的公告,明天(21日)談。一言括之,買國企股啦!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