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心理攻防戰
19/02/2015

心想事成的黑盒過程

#人際關係 #心理情緒

  你最喜愛的新年祝賀說話是那一句呢?

 

  我最喜愛的是祝賀人家「心想事成」。這是最懶惰不用腦的選擇,全人類適用,你要甚麼就有甚麼,不要我替你選擇快高長大、身體健康、學業進步、步步高升⋯

 

  心想事成有一種正面思維的味道,好像那種只要你有夢想就會成就的樂觀,和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

 

這令我想起幾類人:

 

  第一種是愛發夢的人,他們只有夢想,卻沒有計劃。他們好比那些有些創業點子就懷著一腔熱情去闖天下,幸運的便成功,但是,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好夢成空。

 

  第二種是非常堅持的人,他們屢敗屢戰,跌倒了爬起來又再試,囗中常說:「在那裏跌倒就要在那裏站起來」,於是他們鍥而不捨地一次一次重覆,卻又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問題是他們只不過是每次畧作改進,雖可減低再犯同樣錯誤,卻未能增加成功機會。

 

  第三種人是創意解難者(creative problem solvers),他們首先弄清楚問題(problem) 的遠因近因弄清楚自己的目標目的,跟著他們會運用無限創意(creativity),找出各種各樣解決方法,不受傳統習慣拘泥,不自我限制自我審查,更重要的是向解決疑難(solution) 的方向向去走,不是只求應付目前的狀況,而是向問題根本進發。

 

  這種把夢想付諸有系統有計劃的行動,才能增加勝算。

 

  很多時候,大家假設樂觀正面就是成功的主因,聽見名人分享成功心得時,只顧注意有夢想這個前因,和成功這個後果,太注重運氣機遇,而忽略了箇中的種種步驟和努力,改正錯誤不單是避免重蹈覆轍,而是反省了反思,甚至要跳出自己那思想的框框。

 

  所以「心想」到「事成」又豈是一步登天的呢?兩者之間的黑盒過程又有多少人會細想細味呢?

 

07/06/2024

職場女王Son姐|識做人不等於睇人眉頭眼額?虛偽、待人接物屬一線之差!同事間該是君子定小人之爭?

#人品 #辦公室政治 #職場 #辦公室求生術 #人際關係 #待人接物

  職場如戰場,職場行走危機四伏,所以幾時都要打醒12分精神,避免中伏。道理是這樣說的,但事實上有些伏,是要中過之後才知道;有些道理,是要撞板過之後才學懂。趴街唔緊要,最緊要起身快,中伏撞板是學習,小心不能重蹈覆轍。

 

  識做人緊要過識做事,講個個都識講,但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沒有幾多。識做人,大多數人都只會照字面解讀,識做人就是懂得看眉頭眼額、懂得逢迎,總之討人歡心不會得罪人。這種做法,叫虛偽,和識做人的真正意思完全相違背。

 

  識做人的人,指的是人品,是待人接物的手法;有自知之明,懂得審視度勢;管得住自己把口,守得住自己的心;做事有分寸,對人有真誠,做得到以上所講,才稱得上識做人。識做人是學問、是修養,更是修為,所以要勤加鍛鍊。如何能夠做得到?由情緒管理訓練自己EQ開始,凡事不必急於下定論,先眼看四周,耳聽八方,然後眼見未為真,耳聽未為實,冷靜沉著,客觀分析,再作定論、行動未遲。

 

  不過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對人好,不要有期望別人一定要回報對你好。對別人不好,就要做好被10倍奉還的準備。任何人的說話都不必盡信,所有恭維都只是門面說話,畀人讚兩句就眉飛色舞,一朝得志就語無倫次,逞一時英雄口舌之快,付出的沉重代價可以有幾大?我是個過來人,奉勸大家切勿以身試法,後果堪虞。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同事之間有競爭很正常,但君子之爭還是小人之爭?對方小人是對方的事,自己是必須守好自己的原則底線。同一部門分屬兩條Team的同事A & B,合作做一個大項目。大老闆講到明做完之後論功行賞,做得好有機會成為新team的leader。

 

  A為了增加勝算,特意收起最新的數據,只把舊的數據send給B做計算。沒想過B從另一個途徑收到最新數據報告,B不是省油的燈,雖然即時著燈,但並沒有衝動找A對質。只是發了一個電郵問A, send過來的是否全部都是最新的數據?A回覆Yes!The rest is history!

 

  最終結果如何?我會說顯而易見。究竟B如何部署?做了些甚麼?你是B的話,你會點樣做?欲知後事如何,想聽我分解的話,就要踴躍留言啦!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