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行政人員
17/01/2023

人才流失|大辭職潮、「安靜離職」席捲職場?人力資源專家3招助企業洗「頹氣」!

#管理 #安靜離職 #打工仔 #大辭職潮 #安靜離職 #躺平 #Quiet Quitting #職場 #人才管理 #人力資源專家 #人力資源管理 #HR

  有言疫情令世界職場回不去原本面貌,「大辭職潮」、「Quiet Quitting」(躺平文化,或稱安靜離職)等關鍵字相繼席捲職場,針對2023年的人力資源管理部署,企業該如何一洗「頹氣」,防止人才流失危機?

  

本報綜合多位人力資源專家提供的意見,綜合以下三大革新方向,包括:(1)定期了解員工脈搏;(2)注視潛在的調動遷移;(3)提供靈活福利,助企業部署相關人力政策。

 

Workday大中華區總經理湛致遠

 瀚納仕(Hays)香港執行總監Sue Wei

 

  企業近3年多以來,經歷不少技術及文化挑戰。以本港企業管理層近日正陸續要求部分打工仔重返辦公室工作,恢復到原來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模式為例,財務及人力資源管理方案供應商Workday大中華區總經理湛致遠、跨國人力資源公司瀚納仕(Hays)香港執行總監Sue Wei均指出,考慮到打工仔已經適應在家工作(WFH)和其他靈活性工作模式,當中也可能面對艱難的變化及適應過程。而調整政策以留住人才,將是一項重大的人力資源管理挑戰。

 

定期員工調查 建聆聽文化

 

近日席捲職場的關鍵字Quiet quitting,指員工抱持「僅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工作態度,企業應盡快針對現象調整政策,提升員工投入度及留住人才。(資料圖片)

 

  他們分別建議,企業應確保定期進行「員工脈搏調查」、敬業度調查,來了解僱員的需求及情緒,並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湛致遠指出,以往企業可能每隔一年才會進行脈搏調查,惟現今應按行業情況縮短至一個季度,甚至一個月進行一次。

 

  湛致遠解釋:「因為針對不同時段、不同季度,或者某月份,各行業員工的脈搏也會不同。」例如零售業是在年尾是最忙碌的行業之一,公司便可藉調查了解員工需求,提供多一點支援,助紓緩壓力;也可及時了解,面對多重壓力並處於「夾心階層」的中層管理人員有何需求。

 

  早前該企同樣經歷由100%員工在家工作,逐漸轉為50%回辦公室工作,他指當時便需要了解問題如:「公司的環境及設備足夠支援工作需要?」、「同事回來後,會議室是否夠用?」、「茶水間的食物是否足夠?」等。

 

  湛致遠補充,現時企業擁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系統,最重要是可以延展不同功能,以建立聆聽「員工脈搏」的文化,並且可以更有效率地執行員工提出的意見及回應問題,讓其感覺到公司是Walk the Talk(言行一致),增加凝聚力。而該企就是大約每星期問員工3至5條不記名簡單問題,「在上班車程中已可完成」,並由心理學專家設計問題。

 

  近日席捲職場的關鍵字Quiet quitting,指員工抱持「僅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工作態度,湛致遠留意到,該現象可能與員工認為工作已缺乏挑戰性、學不到新東西等息息相關。他與Sue Wei均建議,企業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在公司內部晉升或輪崗,及發掘潛在的調動遷移。Sue Wei指:「最重要的是,公司需要繼續投資以助僱員提升技能,因為需要繼續學習和成長是僱員留下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內部流動 發掘員工潛能

 

  湛致遠又提到,現時HR採用的AI系統不僅用於評估員工表現等,在提升人才管理的系統資訊整合度之後,還可發掘員工潛能以及挽留skills-based人才,同時助找出內部流動或調配的機遇。例如早前在該企工作了5至7年以上的員工,原本負責項目後端工作,以技能為主,但同樣具備良好客戶溝通能力,在後期亦可調配接觸前線工作,接受新挑戰;反之,也有前線團隊的員工可調配到鑽研產品細節,照顧客戶需求等。

 

24/05/2024

AI對職場影響已無回頭路!相關職缺急增7倍!專家:企業宜助員工了解AI潛力、覓新工作方式

#數碼轉型 #職場 #招聘 #AI #資訊科技業 #管理

  人工智能(AI)浪潮正顛覆各個產業,迫使企業數碼轉型。有報告指出,接觸AI較多的產業,其員工產值增長近5倍;而與AI相關職缺增長速度,更是所有職缺的3.5倍。企業愈趨重視AI技能,也推動有關工作薪酬較其他職位平均多達25%。

 

  專家表示,調查凸顯了人們對AI的樂觀態度。但打工仔需要培養新技能,企業也需對他們的AI策略和員工進行投資。

 

  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PwC)日前發表《2024全球AI職缺動態調查報告》,當中提到AI已大幅提高打工仔工作效率,在接觸AI較多的產業,即AI可以輕鬆用於某些工作和部門任務的產業,其勞動生產力成長了4.8倍。

 

有報告指出,接觸AI較多的產業,其員工產值增長近5倍,而與AI相關職缺增長速度,更是所有職缺的3.5倍。(資料圖片)

 

  隨市場對機器學習等與AI技術的需求大增,相關的職缺隨之增加。自2012年起,AI相關職缺增長7倍,但整體職缺平均只增長兩倍,可見市場對AI人才需求殷切。其中,資訊科技業的AI職缺較其他產業高5倍,專業服務業高出3倍,金融服務業則是高出2.8倍。

 

PwC調查 業界對AI態度樂觀

 


PwC TLS主管Carol Stubbings認為,AI技術代表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和創建新產業的機會。(LinkedIn圖片)

 

  PwC英國全球市場及稅務與法律服務(TLS)主管Carol Stubbings認為,AI正改變全球勞動市場,對經歷人才短缺和生產力成長緩慢的國家及地區而言,調查反映了人們對AI持樂觀態度。

 

  事實上,AI的廣泛應用也令部分打工仔得益。為了搶奪人才,企業大幅提高預算聘請AI人才。報告發現,去年具AI技能的相關職缺薪酬,較非AI技術職位平均多達25%。在美國,以數據庫設計及管理員的薪酬增長最高,其次是律師、營銷經理、金融分析師、應用程式開發員等。

 

  此外,企業在招聘時的條件也與以往不同,部分職缺的舊有技能已被新技能取代。尤其對AI相關職缺,員工個人培育新技能成為必備條件,以滿足工作及產業的多變環境。

 

  AI對職場的影響已無回頭路,為適應AI時代,Stubbings認為,企業「需要新的領導風格、對大膽變革的開放態度,及對人機協作的創造性思維。」並對自身的AI策略和員工進行投資,以加速公司發展並確保他們能適應AI時代。

 

  報告則建議,企業除利用AI提高現有流程的效率,也可以藉此來重塑業務模式或開拓新產品綫。還應將AI視為人類的輔助、對求職者和現有員工採取技能優先方式,以便更有效覓得所需人才和助其適應多變的就業市場。

 

員工了解AI潛力 覓新工作方式

 

  另可透過培訓,幫助員工了解AI如何賦予他們權力,支持員工充分利用AI更加自主地工作,增加其自信,使他們工作變得更愉快。

 

  至於打工仔方面,則需要明白AI潛力,藉培訓和試用找出新工作方式;部分人或需要轉向再培訓或技能提升,而尋求新職業。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