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27/06/2019

【FOCUS】小心香港陷「失治」時代

#習特會 #反送中 #撤回 #警察總部 #不合作運動 #獨立調查委員會

  白宮放風稱「習特會」將於本港時間周六(29日)上午十時半登場之際,香港自周三(26日)起發起的「G20 Free Hong Kong」系列活動聲勢日盛。發起者無視外交部「不會允許G20討論香港問題」的表態,不惜「落領導人面」,加上部分示威者周四(27日)凌晨再次圍堵警察總部,都恐觸動北京「期望香港有用、卻不節外生枝」的大忌。

 

  港府因硬推《逃犯條例》修訂而令管制威信一鋪清袋,且至今無人問責,固然是激發以連登仔、新生代為主的「無領袖、全自發」式社運愈演愈烈的催化劑;但須知硬幣總有兩面,民眾抗爭的結果可能未必是Democracy,而是香港淪「失治」時代。

 

示威者27日早圍堵律政中心,重申訴求並要求與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對話。(Etnet)

 

時值中美攤牌,訴諸G20恐觸北京大忌

 

  從眾籌逾670萬元在《紐約時報》、《讀賣新聞》等全球報章登廣告宣傳「反送中」;到網民馬拉松式赴19個駐港總領事館及辦事處請願,希望借國際施壓撤回修例;再到愛丁堡廣場「Free Hong Kong,Democracy Now」的集會……港府硬推修例觸發的,不單是港人連續兩周超大規模遊行,更有前所未有的社運新嘗試。

 

  過去兩周,「Hong Kong」兩字成為全球媒體焦點,如今再試圖借G20讓全世界聽見香港人對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的堅持,本無可厚非;但時值中美即將就「根本性問題」攤牌的重要時點,卻可能已觸動北京「期望香港有用、卻不節外生枝」的大忌。

 

須警惕「抗爭-不穩定」循環不斷自我強化

 

  周三(26日)晚,數以萬計市民於中環愛丁堡廣場和平集會,以10種語言宣讀詢問「香港人值得擁有民主嗎?香港人應該享有民主自由嗎?香港現在可以落實真正民主的制度了嗎?」的宣言,令人動容。

 

  惟其後數千示威者再圍堵警總,甚至向警徽擲蛋、在外牆塗鴉,今早再有逾百市民響應網上號召圍堵律政中心,都顯示示威者因港府拒絕回應撤回修例、獨立調查「6.12」警民衝突等訴求,期望愈受挫,愈認為自己須以更大的聲音、更多的方式來表達反對,社會必須警惕這種「抗爭-不穩定」的循環不斷自我強化,最終結果可能未必是Democracy,而是香港的「失治」時代。

 

  無論是上周五(21日)圍困警總約16小時,周一(24日)於稅局、入境事務處的「不合作運動」及周二(25日)的「Say sorry」行動,還是昨晚今早的圍堵警總、律政中心示威,「遍地開花」的無序甚至暴力倘若經鏡頭持續放大,小心隨時引發民意反彈甚至逆轉。

 

  如同本欄12日所寫,不論參與者的目的為何,都應勿忘「和平、理性、合法、安全」的四原則初心,方符合自身、社會、香港的最佳利益。而對已「神隱」8日的特首而言,要盡快趁「習特會」前拆彈及防止事態於「七一」發酵,挽回港人的信任,不拘泥於字眼而順應民意宣布「撤回」修例,及成立由具公信力的退休資深律政專家、學者及社會賢達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6.12」警民衝突,不失為當務之急。

 

02/07/2019

【FOCUS】中美風浪隨時再起 港避「誤傷」須法治自由取信

#貿易戰 #逃犯條例 #立法會 #暴力衝擊 #習特會

  中美貿易戰隨周六(6月29日)「習特會」暫告「休兵」,侵侵口中「已經開始(has begun)」的貿談結果將如何?無人知。香港於短短4周內第三次現數以十萬人大遊行,另有小部分激進示威者趁「七一」暴力衝擊立法會,港府未來兩年如何有效施政?亦是無人知。

 

  北京與華盛頓未見破局,惟從白宮到國會兩院重置中美政經關係大趨勢難改,短暫風平浪靜後,大風暴隨時捲土重來。香港若要力避牽涉其中角力,必須於法治、自由、安全取信於國際社會;港府、港人都須思考,如何既堅定又理性地捍衛一國兩制,避走極端。

 

一部分激進示威者1日衝入立法會,並闖進會議廳,架起「沒有暴徒只有暴政」等標語。(Daren 攝)

 

貿戰恐「沒有痛苦就不會結束」

 

  一場80分鐘的大國元首外交,換來三大成果--中美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暫緩對3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華府同意美國公司恢復向華為供貨,被稱為華府鷹派的大挫敗。

 

  北京與華盛頓未見破局,反有緩和;美股、A股、港股齊齊造好,卻未改投資界審慎。大摩、美林雙雙預期美股將於第三季及今夏調整,回落幅度分別為10%及5%。大摩美股首席策略師Mike Wilson甚至稱,中美貿戰將陷入「沒有痛苦就不會結束」的境地,意味可能要等到經濟惡化後方能達成協議。凱投宏觀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亦指,未來12個月的談判走勢,仍將朝爭端再度升級方向前行,因跟產業有關的戰略仍然非常棘手。

 

  侵侵已經明言,協議必須向美國利益傾斜(has to be better for us than for them),而其「Keep America Great」的連任口號實質即是重新界定全球政治和經濟秩序。換言之,休兵停火並未實質提高中美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實際舉措平息市民怨氣刻不容緩

 

  一個因競選民調大幅落後而對華釋出善意安撫農民、企業主;一個樂以時間換空間,期望穩定國內高企的槓桿率,在保持經濟增速之餘拆解債務炸彈。值此難得的中美風平浪靜期,周一(1日)發生於香港立法會的暴力衝擊及破壞活動顯然分外刺眼,若動盪、失治成為香港社會的常態,不單損害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隨時增添北京掣肘。近日,從侵侵、佩洛西,到歐盟、英國外相紛紛就香港遊行及暴力事件發聲評論,已是明證。

 

  香港這個小小的外向型經濟體,若要力避因牽涉中美角力而「誤傷」,就須於法治、自由、安全取信於國際社會。

 

  鑒於此,港府應刻不容緩以實際舉措平息市民怨氣、挽回管制誠信,包括不拘泥於字眼而順應民意宣布「撤回」修例,及成立由具公信力的退休資深律政專家、學者及社會賢達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6.12」警民衝突及追究「7.1」立法會衝擊事件。而港人亦須明確向暴力行徑說不,避免「以暴抗權」風氣蔓延。

 

  想捍衛一國兩制,任何一方都務必避走極端!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