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27/05/2020

【FOCUS】侵侵預告周末「曬冷」 虛張聲勢or一拍兩散?

#國安法 #特朗普 #制裁 #獨立關稅地位 #港匯

  全國人大擬於周四(28日)表決港版國安法前夕,侵侵正式預告將在本周末前「曬冷」「very interesting」 「very powerful」的回應行動。

 

  鑒於北京今次背水一戰前誓已做出全面評估,如鷹派《環球時報》所稱,「美國最大的牌就是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地位」;侵侵是將對華兵行險著,真正祭出一拍兩散殺招,還是虛張聲勢象徵式制裁?都將各有深遠影響。

 

預告周末前對港版國安法宣布對中國採取的行動的侵侵,是動真格還是「紙老虎」答案快將揭曉。(資料圖片)

 

環時:最大的牌只會把自己割得愈來愈瘦

 

  自全國兩會上周四(21日)突揭港版國安法議程,由中央到特區官員的一連串論調可見,人大通過立法決定(預計明日)、常委會展開具體立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港實施,已是勢在必行。

 

  此番被稱作回歸22年來「中央對港最大動作」,「開弓」之前誓已做出全面評估,如鷹派《環球時報》所稱,中方已對美國可能的制裁措施做好迎戰準備,「美國最大的牌就是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地位……美國把所有牌打光,亂施制裁只會把自己割得愈來愈瘦。」

 

  而繼國務卿蓬佩奧指「或影響對香港地位的評估」、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稱「中國正犯下大錯」後,侵侵周二(20日)就借防疫記者會正式「曬冷」--將在周末前對港版國安法宣布對中國採取的行動,並預告「你會發現它很有趣」「我認為會是非常有力的」。

 

  坊間傳言,相關措施或包括凍結執行該法律的中國官員資產、限制企業及金融機構交易、對中國留學生及研究員赴美簽證設限等。

 

弱回應損「震懾力信譽」,遠期港匯續貶

 

  不過,倘若措施真的局限於上述非「重新布局地緣政治」層面,或招來「bark is worse than bite(虛張聲勢)」的批評,及為對手拜登送上「對華軟弱」的攻擊子彈;更甚者,是損失自認全球霸主的花旗國「震懾力信譽」,進而牽動台海局勢評估。

 

  因此,侵侵亦不無可能兵行險著,真正祭出一拍兩散殺招,例如借用去年簽署的《香港人權法》劇本,訂下華府檢視香港自治權等報告日期,相當於啟動香港「特殊地位」倒數;又或者如上周公布的對華新戰略報告所指,宣布印太區新部署等。

 

  截至午市,港匯12個月遠期仍較即期低水逾600點,儘管市場有關港匯走貶押注急增,但金管局高達基礎貨幣規模兩倍的外匯儲備以及源源不斷湧入的「北水」,都被視作香港金融安全的緩衝墊。

 

  曾經向北韓發出「烈焰與怒火」警告,但之後又與恩恩談笑甚歡的侵侵,這一次是動真格還是「紙老虎」?答案快將揭曉。

 

18/04/2024

深度潛伏的國家安全威脅

#飛常談 #間諜 #國家安全 #滲透 #國安法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4月15日,筆者參加官方舉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0周年活動。在開幕典禮上,行政長官致詞時提到,「外國情報人員或外國代理人會隱藏於不同行業作掩飾,間諜甚至會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結婚生子,幾年後才作出例如爆炸的恐怖活動或者竊取國家秘密後銷聲匿跡」(見附註的行政長官致詞)。這句話頓時讓我腦海裏馬上蹦出冷戰前後的幾個案例:

 

  -蘇聯向北美國家進行的大規模滲透行動,有些甚至到了2010年才被揭發,此時蘇聯已經瓦解20年了。

 

  -東德向西德滲透的「羅密歐行動」,嚴格來說,不是一項行動,而是指導各項行動的一種謀略。

 

  -1980年代後期,台灣利用內地開放讓老兵回大陸探親的政策,實施滲透大陸的「復華」、「龍騰」等幾項專案行動。

 

  -19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以色列滲透敘利亞的Eli Cohen等。

 

派間諜到敵對國家進行滲透,是很平常的操作。(Shutterstock)

 

  這些行動專案所涉及的情報人員或者間諜,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第一,這類情報人員沒有派出國或地區的官方身份掩護。最常見的官方身份掩護是以外交官身份享有外交豁免權,即使被對方國家發現,也不能起訴,只能驅逐出境。

 

  第二,這類情報人員也不是對方國家的官員或菁英人士(即在對方陣營中的內鬼,專業術語為「Mole鼴鼠」),而是直接從派出國的國民中選拔優秀者,接受培訓,重構身份,然後直接派遣到對方國家之中,偽裝甚至獲得對方國家的公民身份,作長期而深入潛伏,等待命令。

 

  第三,這類情報人員在專業術語上一般被稱為「Illegals非法人士」,因為他們並沒有官方身份保護,所以如果他們暴露了身份而被抓獲拘捕,後果往往非常嚴重,不僅不會簡單地被驅逐出境,甚至不能享有根據國家戰爭法所規定的戰俘待遇(例如不能被虐待、可以享受人道待遇等),分分鐘可以就地處決,或者面對最高刑罰的起訴與審判。第二點提到的「Mole鼴鼠」雖然屬於叛國,性質也是嚴重的,但好歹需要經過正規司法過程才能定罪。

 

  由於文章篇幅的問題,筆者不能全部介紹上述個案,這裏簡單介紹幾個來自蘇聯的深度潛伏間諜個案,非常經典。

 

  首先是大名鼎鼎的二戰蘇聯間諜佐爾格(Richard Sorge),這位極具個人魅力的蘇聯間諜,幾乎被譽為間諜之王。他是一名德俄混血兒,曾經參加一戰德軍,戰後回到蘇聯,被情報機關吸收和培訓,成為一名以新聞記者身份掩護的間諜,派往遠東地區。佐爾格精通七門語言,在他49年的生命中,年輕時代在德國度過,之後回到蘇聯9年,派往中國2年,剩餘12年的職業生涯都在日本,成為活躍於日本政商界的名人,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官員對其非常信任,因此,佐爾格為莫斯科刺探了大量高價值的情報。最為頂尖級的情報成就,莫過於成功刺探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的精準日期:1941年6月22日,足足提早了一個月通知蘇聯高層,給足了預警時間讓蘇聯做反侵略的動員準備工作。可惜由於種種原因,蘇聯斯大林並沒有採信佐爾格的情報,白白浪費了他的努力。最後,日本反間諜機關精確定位了佐爾格的電報訊號,拘捕了他,並在二戰臨近結束的1944年,處決了佐爾格。

 

佐爾格成功刺探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的精準日期,可惜不獲斯大林採信。(AP)

 

  第二位是活躍於冷戰時代的傑克.巴爾斯基(Jack Barsky),他出生於東德,擁有東德席勒大學的化學碩士學位,本來是一名化工專家,可以過上專業人士的優渥生活,但機緣巧合,他被調去蘇聯工作期間,被克格勃物色並培養成為一名間諜,更通過一系列操作,為他重新塑造了新的身份和生長歷程。其實他的姓名Jack Barsky也是假的,純粹是駐華盛頓的蘇聯情報人員從當地公墓中隨機找出來的一個已故小朋友姓名,然後偽造美國的相關身份證明文件(美國特有的社會保險號碼),從此以這個名字進入北美,並充分利用自己的化工專業背景,深度潛伏下來,更在醫療、能源、保險等行業從事高級管理層的工作,成功躋身美國中產階級上層社會,成功搜集了大量蘇聯關心的商業情報和社會經濟情報。從70年代末開始,傑克足足潛伏在美國20年之久,後來因為有俄羅斯間諜叛變投美,才洩露了他的身份。他是一位極具傳奇性的深度潛伏間諜,完全融入美國中產社會,所以被揭發之後,對美國社會產生非常轟動的心理衝擊,不僅他本人出版了一本自傳《Deep Undercover》,而且至今仍然是各類新聞紀錄片節目的受訪常客。

 

傑克.巴爾斯基在美國潛伏了20年之久,之後將經歷寫成自傳。(網上圖片)

 

  最後,最為轟動的事件,莫過於在2010年,美國一次過揭發和拘捕10個前蘇聯間諜,他們早在蘇聯時代已經滲透潛伏到美國各行各業當中,有中產專業人士,有基層人士。其中有一對夫婦Donald Heathfield和Tracy Foley,先潛入加拿大,並生下兩個兒子Alex和 Tim。丈夫是知名顧問公司高層,妻子是家庭主婦,當被拘捕之後,美國與俄國進行了戰俘交換,兩夫妻加上兩個兒子被遣返回俄羅斯。兩個兒子從小到大都不知道自己父母居然是深度潛伏的前蘇聯間諜,這固然引起了教育專家和輔導專家的注意。本文暫不討論青少年成長教育問題,但這種幾乎不計工本式的深度潛伏,是真實存在的!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了解到上述這類彷彿無處不在的間諜存在,又能如何自處?其實,不是說要求市民自己去發現和對付這類間諜,畢竟對方是經過專業訓練和有充足支援的專業情報人員,不是作為外行人的普羅大眾可以應對,關鍵是,要樹立一種觀念:儘管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並沒有戰爭,但天下並不太平,威脅我們國家安全的手法可以無處不在,因此須充分理解國家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附註:

行政長官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致辭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5/P2024041500281.htm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