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01/02/2023

【FOCUS】負資產宗數飆升 樓市入市良機?

#樓價 #負資產 #資產泡沫

  全球最臭名昭著的「高樓價」城市齊傳出壞消息 — — 香港上季負資產住宅宗數飆升21倍;三藩市樓價按年錄自2012年以來最大跌幅;悉尼樓價中位數1月跌穿百萬澳元。眼見一眾香江地產佬紛紛振臂高呼樓市否極泰來、價格大升在即,眼下到底是否入市良機?

 

業界紛預期港樓全年反彈

 

  壓死駱駝,只需一根稻草?本港樓價經歷去年首三季的下跌8.5%,令533宗住宅負資產浮出水面;隨後第四季再跌7.7%,驟然激起規模超金融海嘯的負資產巨浪,按季飆升近22倍錄12164宗,錄2005年第一季以來最高。

 

 

  但面對自2003年SARS爆發以來的最長跌浪(截至去年底連跌7個月),突然井噴的1月成交量令業界斷言「小陽春」提前到來,紛紛預期港樓全年反彈5%至10%,甚至押注中原指數將升穿191.34紀錄高點,是耶,非耶?

 

高才生力軍 VS 離職退學

 

  先看被業界寄予樓市生力軍厚望的港府「高端人才通行證」等計劃,目標每年吸納3.5萬人,線上申請平台自12月28日推出後,首兩周接獲5800個申請,而年薪250萬元或以上的超過800人,可謂反應踴躍。

 

  但另一邊廂,去年八大教員離職率7.4%(361人)創25年新高,資助學位(學士學位、副學位及研究院課程)退學率3.2%(2711人)同錄20年薪高。

 

  此外,據政府統計處上月公布,內地來港定居未足7年人士佔居港人口比例,已由2016年的2.4%降至2021年的1.9%,而2021年13.48萬人更較2011年的17.13萬人減少逾3.6萬。

 

「幻想中的財富」齊褪色

 

  再放眼全球,跟香港一樣位列全球最難負擔樓價前十的三藩市,Case-Shiller樓價指數顯示11月錄按年跌近1.6%,結束自2019年10月以來升勢,從去年5月歷史高位累計回吐近12%;而全美20大城市整體房價指數錄連跌5個月,為2012年以來最長跌浪。至於同樣以貴出名的悉尼,住宅中位數1月正式跌穿百萬澳元,過去一年累計跌幅13.8%。

 

 

  以上種種,都印證「黑天鵝之父」Nassim Nicholas Taleb周一的最新觀點,近零利率時代引發的房地產、加密貨幣等一系列巨大的資產泡沫,「歡樂時光已結束」,預期「幻想中的財富」規模高逾5000億美元。另據彭博統計,全球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的債務近1750億美元。

 

  最新的證據包括,繼黑石旗下房地產基金限制贖回後,喜達屋(Starwood)、KKR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同加入限制提款。有何 啟示?

 

  相比加入負債一族,手中現金的價值或遠比想像的還要珍貴。

 

24/05/2024

龍市樓論仍具參考價值

#買樓 #樓價 #看透樓市 #樓市點評 #龍市 #本港樓市 #置業 #物業 #地產

  2008年後,香港樓市已不能用西方泡沫經濟的「牛熊市」反映,所以筆者實踐創立「龍市理論」,成功解讀市場的新常態。雖然過去幾年在疫情、社會事件及中美貿易戰非常時期的考驗下,龍市理論顯然需要修正,但該理論仍在當下市場提供到極具理據的參考方向。
 
  西方近代的「牛熊理論」是服務泡沫經濟的,其意義是先讓市場任性地膨脹,但當市場充滿泡沫之後,就會經歷泡沫爆破的調整。回歸後的香港資金流動方式和政府調控市場,難以避免融合社會主義特性,政府處理市場往往也是先去除泡沫,然後再讓市場能量充盈後釋放。
 
  有人在樓價跌的時候,取笑筆者這大好友,更說到「龍市」是強調永遠上升的。其實這些都是抹黑,人們稱我為大好友,是因為個人樂觀,往往在逆境中找到生路。事實上,龍市理論同樣有升有跌,政府用有形之手去除市場泡沫的階段,稱為「龍市二期」,然後再釋放力量讓樓價上升,就是「龍市一期」。經過這幾年市場考驗,告訴了我們要修正的就是「中央出手調節的時段是可以拉到很長,甚至不單只一個回合」,因為我們的政府,包括中央,可能都要面對國際複雜的環境,包括金融策略上也有進退的需要。那是否龍市理論已經沒有價值呢?筆者又不同意,因為我們仍可以相信調節完之後,政府會再次釋放力量。以牛熊市的邏輯,會認為尋底後要有冗長的調節期才對,但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樓市經過調節後,政府會再次釋放力量使其上升。(Shutterstock)

 
  為了在全民悲情負面的市道,證明筆者不同的看法,我先要確定近年的樓價下調是否泡沫爆破。我認為不是,原因是市場根本沒有借貸泡沫。
 
  去年,筆者在發展商會德豐的晚宴分享中發表了「樓市下跌並不是泡沫爆破」,十分高興曾淵滄先生同意本人這個觀點。我認為,如果樓市下跌不是泡沫爆破,市場只是應付非經濟的因素困擾,而不是牛熊市的冗長市場重建和重新積累財富。這正正是龍市理論的重點,過去很多人當了「龍市二期」是「熊市二期」,當了入貨時機是大跌前夕。
 
  最近股市回升,一升就升了3000多點,令到5萬億元市值的香港財富復活,大家可以看到市場在政府容許後的回復力度。這種情況筆者認為稍後會在地產上出現,股市回升只是開始,重點是中央認為現時是市場復甦起動的時機。另外,配合香港人口趨勢由減少轉為回升,香港資金不單只沒有消失,而且還突破17萬億元的水平。公司註冊處亦看到香港本地公司數目創歷史新高,非香港公司也同創新紀錄。
 
  數據十分清楚顯示香港正在回復中,並非在迷失中,各位請參考修正後的龍市理論,然後根據個人能承擔的風險去決定投資。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