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07/02/2024

【FOCUS】半導體冰火兩重天,產業生態醞劇變

#晶片 #人工智能 #英偉達 #5納米

  一邊是MCU(微控制器)晶片需求平淡,另一邊是AI晶片一芯難求,冰火兩重天的半導體供求消長,牽動相關公司股價之餘,更擾動未來產業生態。

 

MCU需求疲軟,中芯華虹淨利跌

 

  「沒有甚麼能夠阻擋」。去年狂飆兩倍、開年至今再升38%的英偉達(Nvidia),最新獲高盛上調目標價至800美元,相當於較現價還有近兩成漲幅,背後皆因兩個字--需求。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中國兩大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00981)、華虹半導體(01347)而言,受累MCU晶片需求平淡及去庫存緩慢,,去年銷售收入按年分別降13%、7.7%,疊加毛利率下降和資本開支高企,淨利分別暴跌50.4%、37.8%。

 

高端AI晶片供應嚴重短缺料將持續整個2024年。

 

  被廣泛用於洗衣機、掃地機器人、智能家居、無人機、汽車等的MCU需求疲軟,折射全球終端消費品市場降溫。除了中芯、華虹,海外巨頭如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 Micro)、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業績全不理想,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更宣布管理團隊減薪20%。

 

英偉達一芯難求,巨頭曲線救國

 

  跟MCU的慘淡相比,AI晶片需求卻持續升溫,業界普遍預計,高端AI晶片供應嚴重短缺將持續整個2024年;Meta執行長扎克伯格上月就透露,公司今年計劃購買約35萬個英偉達H100 GPU,以建立規模空前的基礎設施。若按英偉達去年全年預計出貨55萬個H100 GPU計,相當於買斷逾六成產量。

 

Meta計劃今年內在資料中心部署被稱為Atemis的人工智能晶片,以優化特定工作的效率。

 

  有無替代?現時能與旗艦H100 GPU性能比肩的,或許只有AMD去年底推出的MI300人工智能晶片。不過,相比英偉達上個財年營收預計達588億美元,AMD預計自家AI晶片今年銷售額僅35億美元,換言之,難奢望借此填補巨大的供應缺口。

 

  鑑於此,微軟、Meta正雙雙採用「曲線救國」,前者去年底推出基於雲端的Maia AI晶片,擬今年初起用於微軟的資料中心,為Copilot或Azure OpenAI提供支援;後者亦計劃今年內在資料中心部署被稱為Atemis的人工智能晶片,以優化特定工作的效率。

 

台積電擴產能,中國攻堅5納米

 

  與此同時,英偉達的主要代工方台積電,正緊鑼密鼓擴大產能,其周二(6日)最新宣布將在日本熊本興建第二座晶片廠,令總投資突破200億美元,一廠、二廠擬分別於今年內、2027年底運營。除了布局日本,台積電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兩座晶片廠,總投資高達400億美元。不過,主打4納米的一廠的最新量產時間,已從今年底推遲至明年,二廠量產時間更最新推遲至2027年或2028年。

 

中芯國際據報已在上海組建新的5納米製程生產線,以大規模量產華為設計的晶片。

 

  被美國就英偉達高端晶片大卡脖子的中國又如何?上月中,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加速突破GPU晶片;而最新消息指,中芯國際已在上海組建新的5納米製程生產線,以大規模量產華為設計的晶片。

 

  目前,華為7納米昇騰910B人工智能晶片被視作英偉達A100的國產替代,而跟華為緊密合作的科大訊飛,剛剛宣布基於「飛星一號」大模型算力平台而訓練的「星火3.5」大模型,已整體接近GPT4 Turbo,而「飛星一號」的算力正正來自昇騰910B。至於華為下一代AI晶片昇騰920,會否借上述5納米生產線量產,叫陣英偉達H100?遐想無限。

 

04/03/2024

龍年運程:30年河東,30年河西,世界輪流轉!龍年要買甚麼?且看企業全球市值排名

#數碼營銷 #數碼 #世界三十大市值公司 #企業市值 #NTT #世界前十大上市公司 #日本興業銀行 #中資股 #騰訊 #創科 #晶片 #ChatGPT #數碼轉型 #富士銀行 #投資 #第一勸業銀行 #IBM #住友銀行 #台積電 #Apple #半導體 #OpenAI #Microsoft #Amazon #Google #人工智慧 #AI #Tesla #微軟 #全球最高市值 #Meta #Nvidia #蘋果

  企業市值的排行,其實代表一個國家的國力,代表一個國家的全球競爭力。

 

  2月22日,日經225指數盤中觸及39,156.97點,超越1990年泡沫破裂之前的38957.44點,創出歷史新高。

 

 

  日本股市從年線級別大致就是分為三個階段。

 

  1990年之前的泡沫瘋漲期,從1975年最低3,355點,升到1990年最高3.89萬點。

 

  1990年到2012年的泡沫破裂期,日本股市是整整下跌了22年,最低跌到2008年的6,994點。

 

  然後就是2012年開始的新一輪泡沫上升期,過去12年升了5倍多。特別是過去這一年,日本股市整體就升了50%。

 

  2024年2月,日本的《日經新聞》中最近把過去2020年至2023年世界三十大市值公司的變動及發展做了一個對比,也給大家一個很大的啟發。

 

  大家可以看到全中國在全世界三十大市值的公司之中,只剩下一間騰訊,阿里巴巴這不見了,騰訊現在也比豐田汽車追過了。

 

 

  這在告訴大家,整個中國在全世界的發展中已經慢慢往下墮,大部分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把中資股沽清。

 

  日本這一次再起,大家可以重溫往事。1989年,全世界前十大上市公司當中,日本有七間,從NTT、日本興業銀行、住友銀行、富士銀行、第一勸業銀行等等,佔前列的大都是日本企業,第六大才是IBM。

 

  在過去一段時間,2023年的世界中心在科技七雄之中,大家可以看到全世界市值排行榜,由Microsoft, Apple, Google, Amazon, Tesla, Meta然後到Nvidia這七間公司。

 

 

  在2023到2024年,關鍵轉折的有兩間公司,他們都先後出現頹勢,第一間是蘋果,另一間是Tesla。

 

  蘋果在2023年12月14日創下歷史新高,股價最高達到198美元,收市報197.96美元,市值約為3.08萬億美元,是全球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

 

  微軟在去年11月28日曾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根據報道,微軟在2023年首次超越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微軟的市值達到了3.05兆美元,而蘋果的市值則為2.87兆美元。

 

  微軟的成功部分歸因於其在人工智慧(AI)市場的發展,以及投資ChatGPT製造商OpenAI等因素,蘋果的股價今年開局並不理想,微軟正式超過蘋果三個月,蘋果的頹勢難以挽回,最大的關鍵因為最大市場在中國,大陸品牌已經慢慢吞噬其市場佔有率。

 

 

  但最嚴重的還是Tesla從299.5美元,特斯拉的市值也曾超越了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跌到目前175美元,市值這樣的一個腰斬, Tesla已經被免除到十大以外。

 

 

  特斯拉目前市值約為6,185.85億美元,這使得特斯拉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11位的公司。

 

  目前第10名就是台灣的台積電,整體來說,台積電市值5,800億美元,迫近6,000億元,大家對台積電有更大的想像,他未來的比較對像是Nvidia。

 

 

  從2023年頭起,整個半導體及AI產業全球是一個重點炒作對象,台積電的股價一直在上揚,2021年,台積電曾首次宣佈在日本南部九州的熊本市,投資70億美元建晶片廠。2024年2月24日,台積電熊本廠即將投產,全球高速運算晶片大概有80%-90%以上都是由他來獨家代工,Nvidia市值能夠去到19,000億美元,台積電呢?

 

  30年河東,30年河西,世界輪流轉,龍年要買甚麼?大家可以大概都估計得到。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