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16/02/2024

【FOCUS】美商業地產之雷,或先引爆歐洲

#商業地產 #FOCUS #專欄 #財金大勢 #美國 #德國 #銀行

   美國商業地產之雷,引線由成交燒到價格,如今正慢慢燒向銀行。聯儲為首的三大監管機構,密切注視22間本地「冒險家」銀行(商業地產貸款組合達資本金三倍以上)之際,痛苦已提前在日本、德國的金融機構蔓延,最先倒下的骨牌隨時不在美國而是歐洲。

 

價格崩盤接連刷新眼界

 

  一場世紀疫情,徹底改寫商業地產光鮮亮麗的前景。繼去年全美商業地產交易量急劇縮水51%至僅3740億美元後,進入新的一年,價格崩盤接連刷新眼界。繼位於華盛頓特區的19層樓高的The Xerox Building,1月以2500萬美元易手,較賣家2011年1.45億美元的購入價下跌83%後,位於波特蘭的地標建築The Montgomery Park,剛剛以3770萬美元易手,較賣家2019年2.55億美元的買入價下跌85%。

 

地標建築The Montgomery Park,剛剛以3770萬美元易手,較賣家2019年2.55億美元的買入價下跌85%。


  此只是全美商業地產「以價換量」的冰山一角,價值暴跌不單意味早前高位接貨的業主陷入負資產,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測算,未償貸款餘額高於房產價值的寫字樓貸款比例高達44%;更預示為其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面臨增加撥備乃至壞帳大增的風險。

 

德PPB受累降至垃圾級

 

  率先警鐘大響的是月初暴跌的美國紐約社區銀行(NYCB),受商業地產貸款潛在壞帳等影響,其第四季撥備5.52億美元,較市場預期高逾11倍;透過美國分公司對美國商業地產風險敞口達50億歐元的德國PPB銀行(Deutsche Pfandbriefbank),昨日遭標普下調評級至BBB-,股債齊崩;擁有7.19億美元與美國辦公樓相關不良貸款的日本青空銀行,亦最新為潛在壞帳撥備324億日圓(約2.2億美元)。

 

德國PPB銀行是歐洲商業房地產融資專業銀行,對美國商業地產風險敞口達50億歐元。


  「美國生病,全球吃藥」的戲碼再上演,但美國本地銀行業仍被視作風險可控,即使是位於兩條紅線(商業地產貸款組合達資本金三倍以上,貸款規模三年增幅超50%)之上的Valley National Bank,其首席執行官仍強調「貸款狀況良好」。

 

鮑公暗示馳援地方銀行

 

  何解?原因之一,受衝擊最大的辦公室市場僅佔整體商業市場市值的約兩成;原因之二,對商業地產貸款敞口較高的,大多為資產規模較小的小型銀行;原因之三,去年到期的5410億美元商業地產債務,大部分已償還或展期;原因之四,握有天量現金的私募股權公司旗下房地產基金正伺機買平貨。換言之,只要商業地產價格下跌仍能跟金融機構的迴旋餘地取得平衡,盡可能延遲爆煲時機,就有望在利率下行時驚險過關。

 

  值得留意的是,聯儲主席鮑威爾較早前就指,「我們正在與他們(規模較小的區域性銀行)合作,確保他們擁有資源和計劃來應對預期的損失」。

 

  不過,對擁有1.6萬億歐元商業地產貸款餘額,且經濟失去動能的歐洲來說,銀行體系或是更早倒下的骨牌,其中敞口和槓桿最高的德國首當其衝。

29/06/2023

【FOCUS】「末日情境」仍靜好,聯儲壓測魔鬼在細節

#聯儲 #銀行 #商業地產 #壓力測試

  當紐約、三藩市等大都會寫字樓的空置率攀升至30年來最高,聯儲主席鮑威爾繼續鷹聲嘹亮,最新暗示不排除接下來「連續兩次加息」。歐美高利率絞索繼續嘎吱收緊聲中,聯儲一年一度的銀行業巨頭壓力測試卻歲月靜好--參與測試的23間大行全部資本充足,即使在「末日情境」假設中損失5410億美元,仍能運作放貸功能。不過,樂觀表象之下,魔鬼仍在細節。

 

新聞稿修改字眼暗藏「心虛」

 

   激進加息掀起的「海變(sea change)」,接連將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拋下浪尖,儘管KBW地區銀行指數、標普500銀行指數已較3月低點分別回升近14%、9%,但關於「下一個是誰」的猜謎遊戲從未停止。

 

 
  就在昨日,聯儲揭盅地區銀行風暴後首個壓力測試結果,在假設的嚴重全球衰退期間(包括商業地產價格下跌40%、住宅樓價下跌38%、失業率升至10%),23間測試銀行仍能將最低資本要求維持在聯儲標準的兩倍以上(10.1% VS 4.5%),且能吸收5410億美元損失並維持放貸。

 

  負責監管的副主席巴爾 (Michael Barr)就稱,「銀行體系仍然強勁且富有彈性」;但值得留意的是,跟去年的新聞稿相比,「壓力測試幫助確保大型銀行在經濟低迷時支持經濟」,改為「壓力測試是幫助確保大型銀行在經濟低迷時支持經濟的工具之一」;「擁有強勁資本水平」改為「有條件抵禦嚴重衰退」。

 

商業地產貸款損失恐嚴重低估

 

  字眼修改或許不經意暴露聯儲的「心虛」,即本年度壓力測試僅覆蓋資產2500億美元以上的大銀行,大量的中小銀行根本未被納入測試。更重要的,今次測試標準是在地區銀行危機爆發前的2月就已制定,儘管納入地產市場、就業市場的嚴重逆風情境,但卻假設「利率會在嚴重衰退時走低」,跟聯儲現時強調的「高利率將維持更長時間(higher for longer)」背道而馳。

 

 壓力測試顯示末日情境下,CRE(商業地產)貸款的損失僅為649億美元,注定嚴重低估。


  此外,在壓力測試假設的「末日情境」5410億美元損失中,來自CRE(商業地產)貸款的損失僅為649億美元,但事實上,在高達5.7萬億美元CRE的債務冰山下,由大型銀行持有的僅略多於一成(約13%),其餘大部分由中小銀行、兩房、險企、證券化債務資產、Reits等持有,換言之,所謂649億美元注定是嚴重低估。

 

矽銀倒閉、瑞信賣盤動盪重演

 

  那麼,美國距離商業地產價格下跌40%的「極端情境」還有多遠?Green Street數據就顯示,美國「機構級」寫字樓價值自去年3月加息以來已下跌27%。隨著繁華著稱的紐約,首季寫字樓空置率高逾22%,財長耶倫最新罕有承認,「一些業主把鑰匙交還銀行,然後一走了之」。而今年到期的商業地產貸款就有2700億美元。

 


  同樣頭痛的還有歐洲,歐洲央行銀行監管委員會主席Andrea Enria昨日稱,歐元區銀行報告的貸款拖欠情況全面增加;而在內地,四大行去年對房地產不良貸款按年急升六成至1800億人幣。

 


  鑑於此,IMF第一副總裁Gita Gopinath最新警告,如果高利率持續時間超過預期,資產價格或將重新定價,並可能引發類似矽谷銀行倒閉、瑞信緊急賣盤時的金融動盪。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