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21/03/2024

【FOCUS】聯儲蓄勢「鬆」貨幣,資產齊爆動物精神

#點陣圖 #鮑威爾 #減息 #縮表 #美股 #黃金 #聯儲局

       美國通脹復熾,鮑公定力依舊。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周三(20日)結束議息,點陣圖維持2024年減息3次預測不變,美股三大指數聞聲直衝歷史新高。議息後記者會上,鮑威爾「舌戰」記者,強調通脹通往2%目標之路,儘管崎嶇卻未改變方向,並預告將「很快」放慢縮表步伐。

 

增通脹容忍度,志在軟著陸

 

  3.9%、4.4%、4.5%,鮑威爾最關注的超級核心通脹(除去住房後的服務業通脹),於過去三個月拾級而上,一度令市場預期,聯儲將削減今年減息次數預測,惟最新點陣圖維持「3次」不變,從MAG7到小盤股,從道指到納指,齊齊漲漲漲,交易員對6月減息的押注亦從一天前的不到60%升至近75%。

 


  通脹遠未達標,但6月啟動首次減息卻顯勢在必行,對此,鮑威爾以「雙向風險」解畫指,放鬆政策太快,或令通脹捲土重來;放鬆政策太遲,或對就業造成不必要傷害。他並將1月、2月「波動性」的通脹數字,稱為可能存在季節性影響,但就承認在此「顛簸」之外,並不清楚還可能發生甚麼。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次議息前,民主黨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等寫信呼籲鮑威爾立即減息,而特朗普則放言,若當選總統將不會再次任命鮑威爾,因為「他試圖減息,或是為讓某人當選」。但去年底堅稱「我們不考慮政治」的鮑威爾,今次對高通脹持續更長時間的容忍度增加,大概率是為了「金髮女孩(經濟不太冷也不太熱)」和軟著陸。

 

預告放慢縮表防流動性事件

 

  另一利好則是鮑威爾透露,將「很快」放慢縮減資產負債表步伐。此動作的宏觀背景是,聯儲資產負債表自2022年中啟動縮表以來,已瘦身約1.5萬億美元;微觀背景則是隔夜逆回購(RRP)餘額,從2022年底的逾2.5萬億美元高點,減少至約4900億美元。

 

 


  隔夜逆回購素來被視作金融體系剩餘流動性的晴雨表,以其年初至今縮水逾5000億美元的速度看,大有可能在5、6月時續降至零,或意味銀行業不再有充裕的準備金,或為保留準備金而推高融資利率(如SOFR),二者都將增加金融體系爆發不穩定事件的可能性。鑑於此,坊間預計,聯儲或在5月會議上宣布自6月起放慢縮表,以防止任何跟流動性崩潰有關的事件。


  簡而言之,今次沒有意外的議息,傳達出聯儲承認通脹高企且坎坷,但執意放鬆貨幣條件的訊號,高歌猛進的美股,閃閃發亮的黃金白銀,蓄勢待發的CRB商品指數(由19種原材料構成),資產世界的動物精神勢未到頭。

 

27/06/2023

衰退no where與now here

#衰退 #聯儲局 #鮑威爾 #點陣圖 #加息

  昨(26日)文談到,經濟一旦出現衰退,一眾為「美股牛」護航的「白武士」恐變成烏鴉。有人就挑機:烏鴉不也可一朝變鳳凰?世事固無絕對,但當美國人或投資者真的以為,美國「Recession」(衰退)is no where的時候,恐怕recession is now here。需時刻警惕著:小心,方可駛得萬年船。

 

  說美股壽終,也不單是筆者潑冷水,連去年準確預測拋售潮,被譽為「華爾街最準分析師」的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也不相信標普500指數近日反彈,是「閃亮牛市的開端」。他認為,今時美股較像2000年或2008年「大冧市前的反彈」。花旗也估計,標普年底會跌至4000點(圖一)。

 

 

  筆者昨已指出,不全面的升市,不可以謂大市好,而只可謂指數好,是未可長期維持的。就像近日天氣,驟雨不終日,並不會持久。反而不斷有報告、分析、訊號顯示,美國經濟正被衰退的陰霾籠罩。

 

認住鮑公這隻鷹

 

  衰退的陰霾主要源自鮑威爾上周在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言論,內容與之前議息後的發言幾乎相同。他重申,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緊張,通脹壓力持續高企,要它回落至2%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市場預期高度相符的是,鮑威爾執意要捍衞「美聯儲局將繼續加息」的鷹派立場。他特別強調,美聯儲局只是放慢了加息的節奏,市場不要期望減息會很快到來。對於以加息遏通脹有所堅持,他還有一番「大道理」:這輪通脹中,美國的基層家庭是最早感受到痛苦,也是感受最深的一群。為了種種原因,他認為需要把美國通脹率回復到2%的目標。

 

(Shutterstock)

 

或再加多兩次息

 

  鮑威爾強調,美聯儲局將可控制通脹,而絕大多數的貨幣政策委員都相信目前正在接近這個目標,並預期加息幅度與美聯儲局點陣圖相似。在最新的點陣圖中,FMOC委員對今年利率預期的中位數是5.6%,約相當於再加多兩次四分一厘息(圖二)。鮑威爾說,美聯儲局並不會超出必要地加息,即加息加過龍,但委員會的絕大多數人也認為,接下來會更慢地加息,這樣才讓委員會有時間研判更多信息,以作正確決定。

 

 

  不過,點陣圖也顯示,到2024年底前,將會多次減息,但鮑威爾卻說「不會很快發生」。對於減息與否的衡量,他重申在於美聯儲局是否有信心令通脹回到2%,也需要看美國經濟如何發展,而目前通脹一直高企,也超出委員會的預期。

 

  近幾個月來,市場普遍預期,美儲局會在5.5%水平停止加息,並遲一些時候減息,這當然與鮑威爾所說的相反。從市場表現來看,鮑威爾上周兩天的講話,的確對預期產生了影響。除美股3大指數即時受壓之外,CME「美聯儲局觀察」工具顯示,對於年內餘下的4次FOMC會議,市場不單預期7月會加息四分一厘,11月前再加息的機會也已升至20%,反之「年內會減息」的預期卻無大聲氣(圖三)。

 

 

要警惕衰退驟至

 

  高盛早前一份報告就稱,美國通脹不會像市場預期那樣快速下降,市場其實忽視了因醫療保健等行業出現的「延滯性通脹」的可能性。投資者可能以為美國經濟增長可紓緩通脹壓力,但這些因素始終影響有限。

 

  美通脹高企,鮑威爾傾向續加息。當息口維持高水平,即使美國債務上限已紓緩,但這種以債務驅動的經濟終非長久之計,也不會有運行,而近日美股焦點轉移至AI、科技股等,太多利好消息,投資者沉浸其中,當衰退驟至便不得了。

 

  衰退的情況例如失業人數上升、就業職位減少,在美國的確還未出現,但整體消費停滯,甚至萎縮,對由消費(內循環)帶動的美國經濟就太重要了。早前因有疫情補助,美國民眾消費還可;今時補助陸續停發,消費如何,可想而知。

 

德銀:大約在10月

 

  德銀一份報告也指出,美國最快今年10月就可能陷入衰退。美聯儲局若啟動「積極」的加息循環,歷史上,美經濟從未可避免硬著陸,而美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累積的儲蓄,也將於年底時床頭金盡。

 

  我們不知道何時衰退,但整體大圍經濟實不見得多好。有人抱「怕執輸」(Fear Of Missing Out, FOMO)的心態炒美AI股,可能還未知道羅富齊(Rothschild)家族已在出貨中。

 

  除了上文提及的「華爾街最準分析師」外,準確估中美股去年大跌的大摩首席證券策略師威爾森(Mike Wilson)年初也已警告,美股會因衰退而出現比預期更大的沽壓,會從年初水平再跌22%,標普指數年底前的谷底是3000點!

 

  神準專家與機構權威可真不小,衰退是「狼來了」,還是「真.狼來了」,好快知曉。

 

  回想2000年科網潮,到2000年3月初還是炒到㷫烚烚,但一個月之後,到4月就……見圖四啦 !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