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Foodie What’s On
28/08/2015

無肉也吃得飽!三間素食自助餐大盤點

 

  「嘩!唔飽啊!」「款式好少啊!」身邊不少朋友聽說要食素,不免心生抱怨,特別是男士們,在他們眼中,「食素」等於「食唔飽」。如今素食已成為潮流,早就不是傳統齋舖咁簡單,而且,「走肉朋友」愈來多,面孔也年輕,亦給素食帶來一陣清新之風。

 

  如果你對食素這件事仍有小小猶疑,可以考慮一下今期介紹的三間素食自助/半自助餐廳,豐富多樣的食物種類以及管吃管飽的經營模式,或許可以幫你打破心魔。

 

  今次介紹咁多間素食料理,小編當然會益下你,特別請來素食達人李美怡(Cathy),教大家用幾款簡單食材,做一道口味清新又健康的素食茶點——夏日海風。下次開Party不妨都以素食做主題,健康又時尚!

 

 

 

無肉食 黐線價背後的堅持

 

店面裝修型格,會誤以為是西式café

 

  早前位於北角的一間素食店開張,以黐線價$38午市自助試水溫,成功引發話題,甚至要輪候個多小時才可入座。這間餐廳叫做「無肉食」,主打新派素食自助餐,整間店的裝修也走簡約型格路線,Raw味十足的水泥墻身搭配原木色桌椅,細看之下發現每個枱面上還配有不同的綠色盆栽,吊燈是由不同形狀的鍋改造而成,頗具心思。

 

 

  而這間西式Café格調的素食店,也吸引不少年輕面孔。來這裏食lunch的,有附近返工的OL、有一群學生哥、還有有爸爸帶著小朋友,以及聽友人介紹特別前來的素食者。

 

 

  「無肉食唔等於食唔飽,自助餐唔等於大嘥鬼。」80後股東兼店主楊應邦說,「我食素2年,在齋舖做過不同崗位,從樓面到收銀,從洗碗到入貨,也考察過不同類型的素食店鋪,發現香港並無一間真正的素食自助餐,所以有了這個念頭。」

 

 

  「香港人對自助餐的觀念太根深蒂固,食自助等於任食任拎,要食返本、要食到盡。」楊說他心目中的「自助餐」應該是「食得豐盛之餘,亦要珍惜食物,取其所需」,這也是他癡線價背後的一點堅持,想通過這間素食自助餐廳,將惜食觀念推及出去,特別是推及到年輕人身上。

 

 餐廳規矩,入座前先付款,每人有一隻碟可取食物,吃飽之後要自己執碗,送到回收處。

 

  楊形容自己好好彩,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出錢又出力,而搵地鋪的時候,業主得悉他的理念,也願意平租給他。除了想帶給大家健康飲食,楊還堅持「分享」這個理念:「我們不做茶市,3點後師傅們會休息片刻跟著準備晚市,宜家計劃緊將下午這個時段利用起來,免費開放給大家,好似Café咁,你可以入來坐下,同朋友吹下水。」楊說到,「我們也會提供免費飲品、咖啡,當然咖啡就要你自己沖啦。」

 

餐廳隨處可以綠色盆栽,收銀枱好似間花店。

 

  如今餐廳恢復$58午市及$98晚市的價格,任飲任食,唔收加一,午市有三十多款食物,包括沙拉、涼拌、熱炒、包點粉麵、甜品、老火湯、花茶等等,每次上菜份量不算多,但Refill速度夠快,款式又不停變換,務求令客人吃的豐富又飽足。蔬菜瓜果來自於本地農場,皆有品質認證。

 

每次上菜份量不多,但款式轉換夠快

 

  「晚市會供應50多款食物,有東南亞咖喱、越式春卷、西式甜點及布丁等,食材也會更多樣化,比如菇的種類會比午市多些,菜款也豐富些。」楊說。

 

 

  30多款食物,平均$2就可以試到一款食物,你話抵唔抵食!想知道小編當日都試了哪些?而哪些又最好味嗎?

 

  講咗咁多,快來睇下$58素食自助餐,都可以吃到甚麼?

 

冷盤篇:

 

 

薯仔沙拉

 

紅菜頭沙拉

 

涼拌豆角

 

熱盤篇:

 

 炒捲心菜、番茄菠蘿

必食之一:腐皮卷

  

燒豆腐、豆豉南瓜、羅漢齋、鹵水豆腐

 必食之一:炒苦瓜

 炒小白菜

 

  熱盤另外還有炒銀芽、青瓜、佛手瓜、茭瓜以及炒芥菜等等,以少油少鹽快炒為主,吃得到瓜菜的鮮甜。

 

主食&甜品篇:

 

 

炒麵、蘿蔔糕、炸饅頭、棗泥糕。

 必食之一:蘿蔔糕

 

菜包、蒸紫薯、馬豆糕、炒飯

必食之一:菜包

 

煎黃金糕

 

湯水篇:

 

湯水每日款式不同

另有檸檬水和熱茶

 

  小編Refill兩次,幾乎所有都菜式都品嘗了一次,非常滿足的一餐!記得食飽離開前,自己執拾碗筷呀!

 

 

 晚市走精緻路線,款式如下:

 

無肉食

地址:北角堡壘街10﹣16號華曦大廈地下B鋪

營業時間:12pm-2:30pm; 6pm-9:30pm

查詢:2528 2368

 

甘香齋 北角區上班族精明午餐之選

 

 

  其實,甘香齋主打家庭小菜式的素菜,只做午市,多外賣生意,相信於北角區返工的打工族,都叫過他們的外賣飯盒,$34可以自選三個餸連湯或豆漿,還有女士們最愛的紅白米飯,午餐健康又飽足。其自家制的腐皮卷更是小編的心頭好,有手掌般大,內裏卷著鮮甜的椰菜、胡蘿蔔及木耳絲等,是必食之選。

 

 

  其門店位於太古坊海傍街小巷內,相對較隱蔽,除了外賣,鋪頭也做午市半自助餐。選三個餸菜,主食、粉麵、老火湯及豆漿任飲任添,每位$41(與外賣飯盒相比,多咗任飲任添部分,加上燈油火燭開支,故價格略高些)。

 

每日有十二款菜式供選擇,另外有一款是特別推薦,本週為椒鹽東坡肉,需另外加$4。

 

店內無裝修,也較逼仄,前來食午餐的,多是附近返工的打工族。

 

 

  當日香煎腐皮卷沽清,小編一行兩人選了魚香茄子、鮮茄什豆大鱔以及椰菜菜寶炒蛋、油麥菜以及三絲節瓜,落座後找店員後端上。

 

  甘香齋偏傳統齋舖,可以見到東坡肉、蝦仁、大鱔等由豆類之城的仿肉菜款,烹調上也較多油鹽及調味料,與上文介紹的新派素食有些分別。

 

 

  另外,午市為半自助餐形式,三個餸菜不可再添加,但勝在超大份,盤子上堆出了尖。除有白飯及紅白米飯供應,當日還有炒米粉和炒麵供選擇,都是任食。

 

 

  小編鐘意飲老火湯,湯料足,清甜好飲。豆漿亦香濃,稍偏甜。服務姐姐很健談,有熟客來便家長裏短的聊起來,懂得待客之道。

 

甘香齋

地址: 鰂魚涌海堤街18號D10和D11舖

星期一至日: 08:00-15:00

電話:2880 0173

佛教慈心素食   吃出心裏一片清澄   

 

  「素食」除了是近年一些食肆的賣點外,還擁有「慈心不殺」的意義。吃素,品嘗的從來並非食物的色、香、味,而是一種深遠的涵義。

 

  位於北角的佛教慈心素食,一直本著平凡、慈善的態度做生意。舖頭坐落於皇都戲院大廈裏,芬蘭浴室旁,裝潢簡單,擺設有點亂。門前只放有幾尊佛像,一張枱和一個書架,若不為意,行人大概會依為這裏是佛堂。

 

 

  慈心素食與無肉食一樣,提供素食自助餐。但比起後者,慈心賣的是傳統素食,即素齋、素肉等一類的菜式,一共12款,每日菜式不同。當中亦有瓜菜類食物,如素肉炒白蘿蔔、蓮藕果仁蘿蔔絲、蕃茄煮豆腐等,非常豐富。 

 

菜式一共12款

 

蕃茄煮豆腐

 

蓮藕果仁蘿蔔絲

 酸齋

 

  來到傳統素食店,當然要一試素肉,所以小編選了白蘿蔔素肉。放在保温箱內的餸菜,賣相不討好,但吃著就見真功夫。素肉的味道帶微酸,加上白蘿蔔汁很多,味道算是清香。

 

白蘿蔔素肉

 

  除了素肉,小編選了數款蔬菜拌碟,如下圖所見,分別是西蘭花烚椰菜花、雲茸、南瓜和蓮藕果仁蘿蔔絲。這些餸菜的味道是材料的原味,並無添加。拿著筷子左夾右夾,吃著不同的蔬菜,健康和營養輕易吸收。

 

 

  除了餸菜,當然還有主食。這兒的炒飯、炒麵、湯和甜品都是任裝的。據值班義工所言,這兒不但湯水每日不同,就連飯、麵款式亦日日新鮮,可見店主的心思。是日為糙米炒飯,炒飯底夠乾身,內有松子及蔬菜粒,增添炒飯香,少油。至於炒麵,刻意不加豉油,味道有點淡。當日湯水是紅蘿蔔煲青蘿蔔,兩種蘿蔔的鮮味淡淡散於口中,雖然這湯沒放肉類調味,湯水的表面沒有一絲油光,更意想不到蘿蔔的清香足以帶動味蕾。

 

 

  這兒是素食者的食堂,吃完了,你喜歡給多少錢也行,46元只是定價。老闆娘更不時幫助有需要的人,免費送飯給有需要的人。

 

  正如這位食客對素食的態度,佛教慈心素食,希望滿足素食者的營養及善念。定價46元一餐素食自助餐,有12款餸菜,開業至今,他們就沒想到「商業」兩字。

 

佛教慈心素食

定價:每位$46

地址:北角英皇道227-291號皇都戲院大廈地下42號舖

電話:6680-9391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