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雷鳴天下
29/11/2019

選後形勢解讀

#區議會選舉 #區選 #建制派 #反對派 #泛民 #政府 #選民 #中間沉默派 #理大 #中大 #示威人數

  區議會選舉結束,雖然建制派所得票數有顯著增幅,基本盤並無流失,但在總席位上卻兵敗如山倒,這倒是應驗了我5個月前在本欄援引淝水之戰歷史案例所寫下的論斷︰在兩軍對峙時,任何一方的退讓,必會引發不測的危機。林鄭當時不斷道歉,其後又大隱於府衙之內,在社會最需要領導人論述之時,她在一段頗長時間內卻鮮有公開露面,當時已有建制派議員埋怨這會拖累區議會的選情,今天只是應驗了那時的預言罷了。

 

 

  這次選舉及這幾個月多次示威及暴亂的參與人數,倒是有助於我們掌握香港的實況。今次投票人數約294萬,兩大陣營的得票率因點算票數時有個別的作弊投訴,所以仍有爭議性,但大局不改。建制派得票約122萬,反對派得票169萬,另有3萬餘票不歸類於這兩陣營。按百分比算,大約是41.5%與57.5%之分。很多人說並無打破四六比的常態,也不無道理。

 

中間派人數仍然最多

 

  因投票率高,不少人驚訝沉默的大多數去了哪裏?在愈來愈撕裂的社會,這確是值得注意的問題。6年多前,鄭赤琰教授建議香港的選舉制度應學習新加坡、澳洲等地的全民強制性投票,我對此建議大力支持。若用此方法,沉默者便不能再沉默,我們才真正知道民意。香港21歲至85歲人口,扣除數十萬外傭後,今年約有580萬人,我們可把他們分成幾大類。約413萬人登記為選民,連選民也不願做的大約便是167萬人吧,有登記但沒有投票的是119萬人,兩者加起來是286萬人,幾乎剛好等於香港成年人的一半。這些成年人,在如此動盪的社會環境中仍保持沉默,也許各有因由,但顯然他們絕大多數並非政治動物,不過,這些沉默者總數稍低於成年人總數的一半,我們以後只能稱之為沉默的一半人,而不是沉默的多數。

 

  有投票給反對派的169萬人,是香港成年人口的29%,仍是少數,投給建制派的,則是21%。兩派都遠未得到香港成年人口大多數的支持。換言之,社會撕裂雖然加劇,中間派銳減,但中間人數依然最多,在今天特殊的環境下,這倒是稍為值得安慰的部分,中間派若不斷萎縮,社會的和諧必會受損。

 

  我們若把香港的政治光譜只劃分為建制派、中間沉默派及反對派,則又過於簡單。在5個多月的暴亂中,我們可看到真正的暴徒每次應只是三幾千之眾,多次加起來的或有六、七千,理大一役,除非律政司決定起訴時放軟手腳,否則這麼多人在暴動案發現場被抓獲,很難不損兵折將。但在過去,我們也見到在多次暴動期間,可能有總共多達數萬人協助過暴徒,他們亦不肯與暴徒割席,這些人雖不見得有直接參與過暴動,但在道德上或法律上,我們都應視他們為暴動的同犯,需要譴責。在6月份最大型的示威中,組織者聲稱有200萬人參與,我們算出是40萬人以下。我們知道,投票比較其他的政治參與,是機會成本最低的,所以參與的人數亦應最多,但今次投票支持反對派的只有169萬人,這便反證了他們過去所說的200萬人是胡說八道。有去示威的40萬人,我們可視為香港反對派政治運動的較積極支持者,但我們不能把這些人都視為支持暴力。至於沒有去示威,但又有投票支持反對派的120多萬人,他們與暴徒的距離更遠。

 

政府無能令黃營壯大

 

  這169萬人為何投反對派?他們當中當然有相當一批是泛民的基本盤,但不見得全部都是。我從前也指出過,藍營黃營人數都有上升,中間派減少。黃營人數上升,除了人口結構改變、年輕人投入外,我相信政府錯誤路線的影響最大。市民眼見政府無心無能力反擊暴徒的肆虐,自然不滿,建制派候選人受拖累是必然的。至於藍營人數增加,主要是市民難以接受一些只懂破壞毫無建設的行為。我在朋友圈、知識界或街頭巷尾與市民交流,不知見過多少人或搖頭嘆息,或心中憤慨,不過,他們對政府的無所作為一樣不滿,這也抑制了部分人的投票意慾。

 

  也許經過從中大二號橋向公路投危險物品、在理大投汽油彈,及選舉後暴徒被抓及疲倦,暴動會稍息,但人心仍然浮動,部分香港人仍處於失智失德的狀態,經濟衰退亦無可避免,如何走下去,將來有機會再談。

 

15/12/2023

區選結果或將加劇建制黨派之爭

#立會透視鏡 #立法會 #區議會選舉 #民建聯 #工聯會 #香港新方向 #政治 #香港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估唔到一場事前咁唔被睇好嘅選舉,最終都能夠咁戲劇性收場。唔少人唔睇好投票率,點知喺政府力推之下都推到上27%,仲要臨收工搞到個系統故障要加時作賽,真係劇本都好難寫到咁精彩。

 

  今次選舉,焦點並不在於邊個選區選到咩人,而係各大政團最終能夠收割到幾多議席。直選議席方面,44個地區直選選區,一共有88個席位,貴為香港第一大黨嘅民建聯,每區派出一個人,最終只係得3個人落馬,一共奪得41席之多,成功率達九成三。另外佢哋喺地委會界別共有77人參選,68人贏咗,成功率亦有八成八。透過呢兩個選舉已經囊括109席,仲多過梁山泊嘅好漢。

 

  睇番搶灘第二位嘅建制派工聯會,25人出戰直選,7人落選,18人搶到議席,當選比率都有七成二,但喺地委會選舉,21人出選就只係得9人當選,即係合共僅取得27席,只係得民建聯嘅四分之一,更遑論其他議席更少嘅新民黨、自由黨同經民聯。

 

民建聯及工聯會是今次區選得到議席最多的頭兩大政黨。(資料圖片)

 

  民建聯紮根地區咁多年,得到較多議席自然係好正常嘅事,例如2015年區議會選舉,全部議席都係直選,佢哋派出171人出選,都有119席,放飛其他建制派政團。不過有其他建制中人就指出,今次完善咗嘅區選制度,直選畀民建聯拎到44席都無問題,但問題在於連地委會界別佢哋都拎到咁多席,畀人嘅感覺就係成個選舉遊戲出現明顯偏差,搞到其他政黨都不是味兒。

 

  呢位建制中人表示,依家無咗泛民,全部建制派對陣,好明顯嘅一個效果,就係無論地區直選定地委會選舉,「識得人多就有著數」,佢又話:「大家講嘅政綱都差唔多,喺市民心目中亦都覺得選到邊個都差唔多,所以投票率創新低,而咁嘅環境之下,有樁腳、動員能力強嘅政黨,優勢顯而易見。而民建聯過往做區出身,咁三會入面好多人都有民建聯背景或者同民建聯領導層都係熟絡,進一步鞏固佢哋嘅優勢。試問一日個選舉制度不變,啲細黨或地區聯繫無咁強嘅政團,有乜可能同到佢哋競爭?」而喺選舉期間,已經出現工聯會嘅重量級人馬專係去幫民建聯嘅對手站台嘅現象,好明顯就係大家對於「大黨」好有怨言。

 

  仲有個細政團叫香港新方向,讀者可能無聽過,不過佢哋嘅立法會議員張欣宇都算係曝光率幾高嘅議員。佢哋區選出五人,僅僅得一個當選,地委會更加無派人去選。之後佢哋就向全港市民發公開信,信中有一段提到:「政治,從來不應該只是僅僅取悅粉絲或圍爐埋怨的遊戲。政治,本就應當回歸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呢一句正正道出成個新選制之下,要贏,就要靠圍爐、就要靠日常生活嘅每一天去取悅粉絲。睇嚟未來兩年(現屆立法會餘下任期),各大政團都會諗諗計點樣減低「大黨」嘅影響力。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