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國金與投資
28/01/2021

股場群鼠分吃大笨象!

#沽空機構 #沽空 #對沖基金 #投降 #淡友 #網民 #接火棒

  環球疫症個案總數周三(27日)突破了1億宗,這是根據著名的美國霍爾金斯大學的統計,其中,第一位是有超過2500萬宗的美國,佔了總數的25%,遠高過居第二位已錄得1000萬宗的人口大國印度。不過,該大學的新冠病毒資源中心分折,個案的增長率近期已有所放緩,例如,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已回落至低於20萬宗,我認為,這反映出拜登上任之後加強抗疫以及疫苗接種開始了,因此,市場對於疫症的恐懼感減少,這本應進一步利好股市。

 

散戶聯手殺淡友 市場感恐懼

 

  然而,周三美歐股市都出現較為顯著的回落,主要是由於一些對沖基金沽空個別股票時受到重創,損失數以十億計美元,除了被逼高位平淡倉外,傳說還要沽出其他股票套取現金,因而令到市場感到不安。

 

  不過,由於有了疫苗,市場主流基本上相信疫情可望在今年下半年陸續受控,而就算個別對沖基金出事或甚至破產,也只會帶來短期的影響。

 

  事件也說明了,在宅家時代,機構投資者不再一定可以在市場翻雲覆雨控制大局,反而網上散戶聯合起來的力量已變得十分巨大。

 

網上討論區 匯集龐大力量

 

  現時,各地小股民已很方便地透過網上經紀行買賣股票,而最受歡迎的自必是屢創新高的美股,一些網上股票討論區應運而生,個別例如REDDIT網站的美股討論區有逾200萬會員,當他們聯成一起時,對個別股票便可產生極大的影響力甚至是操控力。

 

  網民喜歡炒網企及特別是遊戲股之類,可以完全不理會任何估值方法,持續炒高,一浪高於一浪,個別對沖基金認為這些散戶已失去理性,正好是食大茶飯的機會,於是入市沽空個別「已升到離譜」的科網股。

 

對沖基金高調沽空 輸光投降

 

  對沖基金Melvin Capital的負責入便曾高調地表示已全力沽空電子遊戲股GameStop,要把它的股價打下去,亦有其他對沖基金加入沽空行列。然而,在網上討論區,散戶號召一齊繼續買入該遊戲股及其認購期權,要以群體的力量擊敗一眾對沖基金,兼且大賺特賺。

 

特斯拉大老闆 為散戶打氣

 

  值得注意的是,當市場激戰時,豪華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的大老板馬斯克,在推特發表了鼓勵訊息及REDDIT美股討論區的連線,令到散戶們更加興奮,因為一旦馬斯克也買入,則淡友必死無疑。暫時還沒有證據證明馬斯克有沒有入市「誅淡友」,但早已升了很多的GameStop其股價在周二(26日)升上100美元以後,周三晚上更一度再升200美元,而在這個時候,沽空主角Melvin Capital已宣布全面平倉投降,公司否認申請破產保護令,但接受注資高達30億美元救亡。市場擔心這些受挫的大笨象會沽出其持有的股票來埋單,然而,GameStop股價升勢未止,在周三美股午市時曾升上360美元才出現回吐,單日升幅曾高達150%!

 

遊戲股6美元升至300美元

 

  四個月前,GameStop的股價不過是6美元,之後受到散戶抬捧股價不斷上升,對沖基金認為該股已脫離現實,因此大舉入市沽空,而這場戰爭導致淡友一方愈輸愈多,參與抬價的散戶則大賺特賺。

 

  然而,當淡友已認輸及完全平倉離場,買入這隻股票便等於玩接火棒遊戲,最後必定有不少人也會重創。

 

勿貪勝不知輸 宜及早套利

 

  今次風波反映出在超低息時代,市場閒資很多,而一些新加入的網上散戶,在討論區匯集成龐大力量,他們很多時一味加倉買入不願套利,把股價持續推高,當碰正「不順氣」的對沖基金經理時,卻正好被他們斬殺,一大群老鼠分吃大笨象。然而,當大象已屍骨不存之後,老鼠也將會互相殺戮。看來,及時套利才是上策!

 

12/06/2023

事隔三月再度狙擊創科(00669),沽空機機指控是否合理?

#創科 #沽空機構 #狙擊

  沽空機構Jehoshaphat Research (JR)又出報告狙擊創科實業(0669),JR於今年2月曾狙擊創科,創科亦已作回應,事隔三個多月再狙擊。作為旁觀者能從事件中學到不少知識,包括會計手法、做生意的策略等,大開眼界。

 

  一般來說,這類沽空報告多會指控公司假帳問題,或者看淡公司未來盈利,繼而造空相關股票從中獲利,但這次JR的沽空報告並非如此。JR今次對創科的帳目與未來盈利隻字不提,整份報告只談一件事,就是指控創科欺騙其生意拍擋Home Depot (HD)。

 


(istock)

 

  HD是創科某些產品的獨家代理分銷商,正常情況下,創科自己也不可以賣相關產品。然而,合約有條款指若產品或包裝有瑕疵的話,就會容許創科另行處理,包括自行直銷。創科擁有一個網購平台叫Direct Tools Factory Outlet (DTFO),專門在美國銷售有瑕疵的產品。

 

  超過60頁的報告正是指控此行為,因為JR發現創科於DTFO出售的貨品並無所講的瑕疵,而DTFO的存貨亦不尋常地多,單一產品的存貨超過6萬件。據估計,平均每6件貨品就有1件聲稱有瑕疵而可以放到DTFO直銷,懷疑創科借「假瑕疵」的理由谷大自己直銷利潤,報告差不多所有篇幅都是證明這一點。

 

  DTFO這個直銷平台每年替創科帶來一二十億美元的營業額,與及4億美元毛利,佔創科整體毛利的37%。單從利潤分成看,同一產品,放到HD處賣,屬於創科的毛利為39.3%,而放到DTFO處賣,毛利率達56.1%。因此,創科有足夠的誘因把產品放到自己的直銷平台處賣,可以省去HD中間商,從而推高毛利,但同時仍能借靠HD的知名度與廣告推銷效力,一舉兩得。

 

  JR認為經報告指控之後,創科有兩條路走,一條是得罪了HD這個巨人,HD佔JR超過50%產品分銷,算是創科的大客戶。另一條路,創科可能要停止利潤非常高的直銷平台DTFO,影響每年4億美元的毛利來源。因此,JR覺得創科被揭露事件之後,未來生意模式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亦作出沽空其股票的操作。

 

  大家覺得如何?我認為這份沽空報告有點奇怪,報告只提出創科一種生意手法,同時亦假設了很多事情,例如HD並不知情、HD採取行動會完全影響DTFO的毛利,於沒有確切證據與推論情況下作出沽空行為,相當危險。

 

  另外,這場狙擊事件,JR並沒有就今年年初創科回應的論點作延伸,似乎已證明當時JR的指控是錯誤的,感覺它於作出指控前並沒有嚴謹的理據。如今轉個方向又再出招,似為啖氣,即使是次沽空獲利,也只能說是好彩而已。

 

相關影片:【又狙擊創科(0669) 估唔到咁都有得攞嚟講】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