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綠路閑人
01/08/2011

艾灸療法 有病治病無病養陽

#都市病 #環保生活 #痛症療法 #心理情緒 #健康小tips

  艾灸(音:究)是一種借助艾草或艾條燃點起來的熱力,直接在經絡、穴位或痛症患處近距離温熱的治療方法,目的是刺激血液循環,温經通絡,有病治病、無病養陽。艾灸療法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可說是中國最古老的保健方法之一。艾草性温,味苦、辛,入肝、脾、腎經;《本草綱目》對艾草入藥早有記載,並指出艾灸具「通十二經、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之效。

 

  傳統中醫常把針灸和艾灸結合使用以治病,但針灸是極之專業的一門學問,稍有差池,人命攸關,不是中醫,不可隨便下針!艾灸也屬專業醫學,但因為操作簡易,安全性高,算是拿不準穴位,走對經絡也略見其效,沒有明顯副作用,且花費有限,一般人也負擔得來,而大部分穴位皆可自行施灸,較為方便!

 

  平均每星期我會進行二至三次艾灸,有需要的穴位每次約灸十分鐘,每次整個艾灸過程約三十分鐘,偶爾為了奉迎外子,也會替他在背部某些穴位施灸,所以我家的艾灸工具也算齊備!

 

 

 

温灸純艾柱連艾灸銅盒棒

 

 艾柱燃點後放入銅盒棒內

 

銅盒棒底部有多個小孔

 

  上圖的白色小粒正是以艾草捲成的艾柱,燃點一至兩粒的艾柱置於銅盒棒內,借助棒底的小孔釋出艾草藥性,以温熱患處;要當心的是艾柱燃點起來後,銅盒棒會極之熱燙,絕對不可緊貼肌膚,一定要保持2–3厘米的距離,否則會灼傷;艾柱另一問題是燃點時會不斷釋出煙霧,令空氣略受影響,艾草熄滅後,灰燼又會在小孔鑽出來,清理頗為費神,但勝在銅盒棒的覆蓋範圍較大,用來艾灸肩脊背骨倒不錯。

 

 

艾條和艾灸棒

 

 拉出艾灸棒後,艾條便可置於其中

 

  艾灸棒主要由兩個配件組成,把其中一段拉出,放入已燃點的幼身艾條並裝回原棒,棒條有小孔的部份是一個轉動軸,可以直接置於患處來回按壓,讓艾條的熱力從小孔釋出,感覺就彷如熱力按摩器!這艾灸棒有大小不同呎吋,適合不同身型或身體部份,問題是棒內的艾條較易熄滅,可能因為空氣不足或被艾灸棒的彈簧挾在中間有關,灰燼亦會鑽出來黏在身上!

 

 

無煙艾條:五枝獨立包裝,每盒約三十多元

 

 每枝無煙艾條長約12厘米,直徑約 1厘米

 

使用無煙艾條時的輔助工具包括:打火機、蠟燭臺、盛灰燼的盒子

 

  我最常用的就是無煙艾條,因為熱力足(可以定點施灸)、較耐用(一枝可持續燃燒一句鐘)、少煙燻(只有微煙,灰燼不會隨處散落)。由於艾條較粗身,不易燃點,可手持艾條,直接以蠟燭臺燃燒幾分鐘,至艾條出現赤紅點即可以使用;艾條可分多次使用,只需以水弄熄或以盒內灰燼焗熄便可。

 

 lolo’s Health

 

 

各式各樣的艾灸用品

 

  國貨公司如裕華、華豐及坊間某些保健用品店,均有出售這類艾灸用品,價錢略有參差,最好耐心比較。使用方面,因人而異,不妨購買一、兩本與經絡穴位保健有關的書籍作參考,當然,若各路閑人不介意,亦可看看我精選的幾個穴位!

 

  偶爾肚子發出咕嚕咕嚕聲響,即把燃點着的艾條對準肚臍眼,以約一厘米的距離直接温熱,效果明顯,如果承受不了熱力,可以把距離再拉遠一點。命門更是一個温腎補陽的重要穴位,但因為在身體的背後,自己難以施灸,惟有請救兵;於穴位1及2施灸,坐着或躺下來均可,穴位3則只可以躺着啦!穴位1 - 肚臍眼、穴位2 - 肚臍眼對下約三吋位、穴位3 - 命門穴,即人體肚臍的正後方。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向上移三吋位。這是人體的一個大補穴,對女性尤其重要,因為此乃人體任脈、督脈和衝脈這三條經絡的交滙處,常按壓有助改善全身血氣及多方面的女性毛病,如子宮瘤、經期不調、痛經、臉部肌肉鬆弛起皺等,手按或施灸皆可,理想是左右腳,每星期艾灸二次,每次各十分鐘,其他日子則以手按;艾灸容易上火,一般來說不該天天進行。穴位1 - 手五里、穴位2 - 手三里、穴位3 - 足三里 。

 

 

這三個穴位的功效在《按穴位排濁氣》一文已介紹,不重複了!

 

30/04/2024

健康教育 | 社交媒體推廣健康教育9大秘訣!拉近健康與生活距離、深入淺出解釋都市病

#社交媒體 #都市病 #健康教育 #健康 #智慧生活 #數碼營銷 #醫冶 #數碼轉型 #健康問題

  現代都市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健康問題,如何從生活角度出發,深入淺出解釋這些都市病,並提供在醫冶黃金時刻採取的相應措施。在智慧生活下的非牟利與慈善機構可以善用社交媒體文章來推廣健康教育、拉近健康與生活的距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撰寫具有吸引力和有用性的文章,關於健康問題、疾病預防、生活習慣和養生方法等。香港中風基金其中一文章作簡單風險評估 - 您是中風的高危人士嗎?

 

  2. 使用引人入勝的標題和插圖:標題是吸引讀者閱讀文章的第一個元素。

 

  3. 強調社區參與:在文章中強調醫生和健康專家與社區的互動和參與。分享社區活動、健康講座或醫療檢查的消息。 社區對中風患者及家庭的支援 – 中風基金 Stroke Fund

 

  4. 利用社交媒體工具和功能:社交媒體平台提供各種工具和功能,增強文章的影響力和可見性。例如,使用hashtags來標記相關主題,使用引用、分享和轉發功能來擴大文章的影響範圍, 香港中風基金Facebook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香港復康會

 

  5. 利用視覺媒體:除了文字內容,還可以使用圖片、影片或Infographic等視覺元素來傳達健康教育資訊。視覺媒體更具吸引力,並有助於提高文章的分享和傳播。由香港中風基金主辦《中風危機解密》,其中一集- 【 煩「腦」信箱】 預防中風 你問我答!邀請到神科外科專科黃秉康醫生為大家「解迷」!《中風危機解密》,其中一集- 【 煩「腦」信箱】 ,在節目播出後,他們收到不少聽眾的資訊,包括躺姿洗頭和冬天是否較易中風?身形瘦削人士中風風險較低?而另外一集邀請到中風學會前會長腦神經科專科李梓強醫生及香港中風基金董事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醫生為大家詳盡解釋缺血性與出血性中風各種治療方法。【中風危機解密 - 風中同行】缺血性與出血性中風 不同治療方案大揭秘,提供進一步的解釋和建議。這種互動可以建立信任和忠誠度,並增加文章/視頻的影響力。

 

  6. 跨界合作:與其他領域的人士合作,例如健身教練、營養師、心理健康專家等,共同撰寫文章或舉辦活動。結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和觀點,提供更全面和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內容。「愛·女孩」行動(Girls Get Equal)

 

  7. 使用故事和案例研究:故事和案例研究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關聯健康教育的內容。將真實故事和成功案例與相關的健康問題相結合,可以增加文章的情感共鳴和吸引力。保持與讀者的互動和持續的更新,以維持他們對社交媒體平台的參與和關注。香港中風基金知多一點點-醫生的話

 

  8. 基於內容可靠性:確保文章的內容基於科學證據和可靠的資料來源。提供參考文獻或連結,以便讀者進一步瞭解相關主題。這樣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專業性。養和發佈關於都市人痛症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 三千名受訪者中逾四成有長期痛症 專科醫生指慢性痛症不容忽視。是項調查發現超過七成半(2,306 名)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曾經歷疼痛,並以女性居多,而逾四成受訪者更出現持續三個月或以上的慢性疼痛問題。受訪者一般會採取不同方法解決疼痛情況。此外,約半數受訪者認為疼痛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甚至會導致情緒及精神健康問題。

 

  9. 與社群和關注相關話題:關注社群中的話題和趨勢,這樣可以使文章更具時效性和相關性,並吸引更多的關注和參與。仁安醫院首個私院APP「候診易」及「查藥易」一站式急症門診預約及查藥。

 

  總之,善用社交媒體可以為健康教育、患者教育和支持、持續專業發展、個人品牌建立以及危機管理提供有力的平台。香港中風基金持續推動中風預防及治療的公眾教育,以提升高危群組對急性中風先兆的警覺性為目標。引用香港中風基金董事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醫生一些說話,醫學就是如此,沒有劃一的答案,也沒有必然的對與錯。而每次給患者的意見都是:要平安。

 

  香港中風基金內的撰文及教育影片,在社交媒體上建立信任和專業形象,讓公眾全方位瞭解有關中風的預防、治療、以及照顧患者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並讓他們更願意接受健康教育資訊。

 

  智慧生活下善用社交媒體在健康教育中保持初心,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並建立信任和專業形象,讓大家能夠實際應用在他們的生活中。這樣可以有效地推廣健康教育,並對公眾的健康意識產生積極的影響。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