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綠路閑人
28/11/2011

喝茶絕對是一項理想投資

#抗癌 #湯水 #心理情緒 #識食 #健康小tips

  我喜歡喝中國茶,對於喝茶之道談不上懂,卻肯定這是一項極具回報的投資,這包括個人健康、心靈修煉和物慾的滿足感三方面。

 

  先說個人健康,茶葉內特有的茶單寧 (或稱兒茶素) 具抗氧化、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抑制血壓上升、抗菌之效;又蘊含鉀、鈣、鎂、錳等十多種礦物質及多種維他命,有助維持鹼性體質。其次是心靈修煉,喝茶講求心平氣和慢慢來,否則浪費了好茶,也浪費了泡茶者的一番心思,這便是修練啊!最後是物慾的滿足感,看着書櫃頂層一筒筒的七子餅和一個個的茶磚,偶爾隨風飄來一陣茶香,有一點愉快;何況近年普洱價漲,十年前$150的茶餅今天取價十倍,雖說不會出售,心底仿如撈了一筆,我明白這種俗念要不得,卻仍舊看不破!

 

  我雖不諳茶道,泡一口好茶的基本概念還是有的:茶葉、茶水、火候及茶具至關重要,其次還要講環境、心情和身體狀況。外子在喝茶方面倒是花了一點功夫,我自可坐享其成!

 

  家中茶葉的選擇還算可以,常喝的有青普、熟普、大紅袍、烏龍、鐵觀音等,其他如龍井、六堡、六安及銀針白毫,偶爾喝之,我也不逐一介紹了。

 

  外子平均每星期給我泡茶一、兩次,多在周末,因為只有在不用工作的日子,方有閑情坐下來細味。外子每次泡茶前總愛問:「今天心情如何,想喝那一款茶?」口吻仿如飯店經理,查探我想以那區紅酒伴餐一樣;我也不甘示弱,以品紅的用詞回應:「喝些厚一點的」、「輕身一些的」、「沉實的」、「陳年的」!

 

  喝茶好玩的地方是多方面的,先說茶葉,就其產地、種類和發酵時間的不同,其茶味、湯色亦各異,最高的享受正如上文所述,因應自己那刻的感覺,來揀選適合的茶葉來品味。

 

 此乃台灣野生烏龍,卷卷的茶葉浸泡後即時脹卜卜,金黃的湯色在公道杯內多美

 此乃七十年代青普,茶湯呈深栗色,入口純、順,予人沉厚穩重之感,始終是四十年的茶啊!此等老茶,一餅難求,只因石生厚愛,方有幸一嚐

 

  好玩的,當然還有紫砂壺!從壺身的造形設計、壺把的比例、出水的流暢度及泥色的變化等,其藝術性已足以令我們珍藏、把玩、欣賞。

 

不同的茶葉該以不同的紫砂壺來沖泡,一方面避免影響茶葉本來該有的味道,同時要考慮較大葉的茶,該以大壺來沖泡

 家中最大和最小的兩個紫砂壺

這兩個紫砂壺,同是「朱泥龍蛋」,一個已把玩了三年多,另一個是全新未嘗沖泡的,前者的油潤光澤,你也看出來吧!

 泡茶除了用紫砂壺外,瓷製焗盅是另一選擇,最適宜用來試茶,一來方便看茶葉浸發後的狀況,另方面瓷器不會像紫砂壺般吸味,影響茶湯味

 

  認真一點,水要經過淨化,而水煲則要採用傳統的鐵壺!水源我們還可配合,但鐵壺的花費較大,也不易找。

 

 

  要確保茶質穩定及茶味進展自然,茶葉的儲存也極其重要,基於茶葉的吸濕和吸味性特强,不該隨意存放在衣櫃或雪櫃內;亦不宜受太陽光或電燈直接照射,温度盡量要求穩定和通風。

 

家中多以小型紫砂罐存放常喝的散茶,也有用錫罐和瓷罐

店舖則多以大型錫罐或鐵罐儲存

 

  中國茶其實還有很多學問,只是近代人大多推崇日本和韓國的茶道,卻不知道喝茶之道乃始於唐代,盛於宋、明。擁有這麼悠久的歷史,卻偏偏不及日、韓兩國地位超然,只怪中國茶道較重個人精神上的修道,輕於形式上的講究。

 

 lolo’s Thought

 

  外子常抱怨出外喝茶浪費食水,算是只得倆人,侍應生也會奉上兩個大壺:一是茶、一是水!看着整壺水不曾喝便給倒掉,你說多浪費地球資源?既然不喝,何不先拒絕呢?其次,茶葉在壺內長時間浸泡,絕對影響茶味,茶涼後對身體也不好,所以外子最懷念舊式茶樓提供的細茶壺和焗盅,細茶壺的用水與茶葉的份量比例適中,焗盅更是個人化,可以隨個人口味選茶!

 

這套茶具清雅脫俗,用來裝飾好了,怎捨得用!

 

05/11/2019

定期檢查前列腺

#退休 #理財 #抗癌 #前列腺癌 #乳癌 #定期檢查

  作為一位退休人士,最重要的「利器」就是自己的健康(不是退休儲備呢!)。如果想有愉快的退休生活,必須經常檢查一下自己的「機件」,更重要是保養好自己「副偈」,這樣才可以長玩長有!

 

  上周中,醫管局癌症資料中心公布了最新的數字,2017年確診癌症的宗數為33,075宗,比2017年增加1,607宗,按年上升5.1%,升幅創2009年之後的新高,而大腸癌仍然是最常見的癌症。

 

  不過,最令男士們憂慮的,不是腸癌,而是前列腺癌,因為2017年有2240名男士患上前列腺癌,比2016年增加了17.2%,增幅是主要癌症之冠(見附表)!

 

 

  另外,自1991年以來,除鼻咽癌之外,香港主要癌症的發病數字都持續上升,其中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和整體的大腸癌升幅最快。

 

  但微妙的是,過去10年,平均每年癌症死亡率增長為1.5%,但如果剔除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長因素,男性癌症死亡率其實下降了2.2%,女性則微跌0.9%。

 

  換句話說,雖然癌症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但同一時間,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卻可以減低癌症的死亡率。

 

前列腺癌的病發數字增加,或因更多男士接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驗血測試所致。

 

  今年以來,我身邊的朋友或客戶,至少已有3人確診患上癌症,其中一位是45歲左右的男性友人,他確診患上淋巴癌;另一位是40歲左右的女性客戶,她確診患上乳癌;而最近一位是間接認識的女性友人,年紀不到50歲,則是患上腸癌。

 

  患上淋巴瘤的朋友,由於沒手術可做,故只作化療和電療;而後兩者則做了切除手術,再配合化療。到目前為止,他們三人都已經初步康復(實際要5年才可以算是完全康復),也間接引證癌症已經不算絕症,尤其是及早發現(日後可能變作慢性病)。

 

  兩年前我在本欄寫過一篇題為《退休前先照一次腸鏡!》的文章,建議大家配合政府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開始關注自己條腸的健康。但兩年過後,我又想提醒大家,今次集中男性,就是關注自己的前列腺。

 

  醫學界人士指出,前列腺癌的病發數字增加,很有可能是近年政府大力推廣,社會對前列腺癌的認知增加,以及更多男士接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驗血測試,令很多患病人士及早發現。

 

  各位,無論針對男性的前列腺癌或女性的乳癌,以及子宮頸癌,我們都有方法預防,只要大家提高警覺,就不會讓癌症影響我們的退休生活了!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